我國建筑墻板行業發展現狀
建筑隔墻板行業隸屬墻體材料,由于板材規格尺寸工整,易于成型,便于機械化生產,生產效率高;加上板材尺寸大、塊型大、整體性好,可以裝配式安裝,施工效率高,最能做到生產工業化,產品標準化,規格尺寸模數化,施工裝配化;且能夠大量利用建筑廢棄物節約原材料,減薄墻體厚度擴大使用面積,減輕墻體自重,降低基礎造價,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綜合經濟效益,特別適合住宅產業現代化及以輕鋼結構為主體的現代化建筑結構,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親睞 ,建筑隔墻板已逐步成為結構的圍護與隔斷的主體墻體材料。
我國的建筑隔墻板的發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和這個世紀初發展較快,1999 年生產總量就達到了2.41億平方米,占我國墻材總量的1.41%。
但是,我國的建筑隔墻板行業生產企業由于仍處在小、亂、形不成規模,粗放型生產的狀態。行業從業門檻低,多數建筑隔墻板生產企業目前還是單打獨斗沿用小規模方式試驗制造,邊改進、邊生產,生產工藝落后,難以達到規?;?、定型化要求,難以適應大規模住宅建設的需求。特別是行業大量關鍵應用配套技術未得到解決,如板材接縫技術及收縮開裂問題,再加之產品質量不盡如人意和許多低劣產品充斥市場,惡性競爭對建筑隔墻板等建筑板材造成了惡劣的質量影響,使得建筑隔墻板市場,不但未有突破性進展,反而嚴重下滑,市場反復很大,我國2005 年建筑隔墻板生產和應用急劇萎縮到3000萬平米,2006 和2007 年建筑隔墻板生產和應用萎縮到不足2800萬平米,企業已不足300 家,全國建筑隔墻板產值不足20億元。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利廢力度的加大,特別是對建筑垃圾廢棄物的處理,我國的建筑隔墻板行業在政策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一期間,我國相應的產品國家標準標準、建筑施工和驗收規范陸續頒布實施,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建筑隔墻板行業得復蘇;而建筑隔墻板技術裝備的提高,又為行業注入了新的動力,我國建筑隔墻板技術裝備自主開發研究的已超過了十幾年的歷程,雖有一定的進步,過去一直處于低檔次、低水平的初級開發階段,近幾年來以北京紫微斯達建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建筑隔墻板擠壓成型成套化機械裝備生產企業,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改進,終于基本實現了關鍵設備國產化及設備成套自動化的突破。行業裝備水平的提高技術瓶頸正逐步得到解決,行業目前已呈現恢復性增長,預計行業今年產銷將會突破8000 萬平米。
但是,我國的建筑隔墻板行業大多生產企業仍處在小、亂、形不成規模,粗放型生產的狀態。建筑隔墻板產品質量問題比較突出,普遍反映的質量問題是:一、尺寸偏差及外觀質量問題較多;二、面密度控制不好;三、力學性能如抗沖擊性、抗折破壞荷載(抗折力)、吊掛力項目檢測結果普遍低;建筑隔墻板產品在技術上還存在較大差距。
建筑隔墻板行業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行業宏觀調控和行業自律失控
隔墻板行業由于投入少、上馬快,企業無序競爭相當激烈,競相壓價、相互傾軋現象十分普遍。加之建筑應用部門只注重價廉而不注重品質,使得行業宏觀調控和行業自律失控,嚴重阻礙了行業技術進步及發展。
2、企業管理水平落后
不少企業管理混亂,工藝紀律不嚴,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導致生產穩定性差。
3、人員素質差
人員素質是建材企業頑疾,也與勞動強度大有一定關系,行業企業生產負責人對相互關聯的產品標準指標都搞不清楚,依葫蘆畫瓢就大膽批量生產銷售。
4、技術、工藝裝備落后
多數小規模企業多方面投入不足,設備簡陋,生產現場技術力量匱乏,從業人員多為流動性很大的臨時工,許多數企業,一臺擠出振動成型機或四、五個手工操作成型養護平臺,七、八個臨時工就是一個企業的現象不少。這種現象的產生與從業門檻不高及生產和經營兩方面質量監督不力不無關系。
編輯:易洪興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