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一石激起千層浪 海螺中國建材“第二次握手”
2012年12月6日下午,中國水泥行業最著名企業——海螺集團網站首頁頭條忽然登出了“中國建材集團與安徽海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消息,頃刻間,幾大行業媒體網站迅速全文轉載,業界人士奔走相告,或短信,或電話,對這一消息反響十分熱烈,大家認真揣摩消息中的文字內容及圖片信息,試圖解讀消息中的內涵與外延,大家各抒己見,褒貶不一,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此,筆者力求公正公平,也對此事客觀分析探討一下,以饗讀者!
筆者認為,首先這次中國建材集團與安徽海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面上看似乎有點偶然其實不如說必然性更甚,當然從求真務實的角度分析,問題的關鍵不是誰和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是戰略協議的內容有無實質性進展。因為實事求是講,這幾年,國內企業間、中外企業相互間、國內企業與地方政府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好戲連臺,而本文的主角中國建材集團,這幾年是整合市場的高峰期,簽署的合作協議更是不勝枚舉。
可以明顯看出,在當今中國社會背景下,一個有情一個有意,各個組織相互間簽個戰略合作協議什么的,還不是小菜一碟,筆者說這一次中國建材集團與安徽海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其“必然性”的原因也就在這里。
那么這次中國建材集團與海螺集團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什么特別備受關注呢?其實筆者不說,相信業界大多數人也會心知肚明,“還不是中國建材集團、海螺集團這兩家企業的特殊關系使然!”
這次雙方戰略合作協議在蕪湖海螺集團總部簽字,許多人均會自然而然聯想起他們在2006年徐州已經簽過的那次: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及徐州公司交接簽字儀式,并且那次簽字儀式絕對稱得上聲勢浩大、高朋滿座、嘉賓云集、戰略協議內容突出:2006年7月1日下午,安徽海螺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在江蘇省徐州市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戰略合作暨徐州海螺公司交接簽字儀式。出席會議的特邀領導就有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張人為,國務院國資委國有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路耀華,中國建筑材料集團高級顧問 原國家建材局局長王燕謀,徐州市委書記徐鳴等重量級嘉賓,中國建材報、中國水泥網等多家媒體參加并進行了詳細專題報道。
海螺集團、中國建材集團戰略合作暨徐州海螺公司交接簽字儀式
如果將2006年那次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及徐州公司交接簽字儀式比喻為中國建材集團、海螺集團雙方的“第一次握手”,那這次蕪湖握手言歡應是雙方的“第二次”了,相比之下簽字儀式處理低調、不講排場、人員單純: 12月4日,中國建材集團與安徽海螺集團在蕪湖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志平和安徽海螺集團董事長郭文叁就共同促進我國水泥行業發展的問題進行了協商,雙方在現有基礎上,就進一步提升合作層次,拓寬合作領域,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達成一致。中國建材集團董事、中國建材總裁曹江林和安徽海螺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紀勤應代表雙方簽署協議。中國建材集團董事會秘書、總經理助理光照宇,中國建材副總裁、中聯水泥董事長崔星太,中國建材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常張利,中國建材副總裁、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西南水泥常務副總裁白彥;海螺集團公司領導郭景彬、何承發、章明靜、吳斌、萬涌、周波、楊開發等參加了會見和簽約儀式。
中國建材集團與安徽海螺集團在蕪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不難看出,這次簽字儀式與2006年的那次相比有天壤之別,最明顯的不同就是,一是沒有像上次國務院國資委及地方政府官員參加,二是沒有建材聯合會及水泥協會行業領導在場,三是沒有行業及地方媒體的記者參與報道,參加人員只是兩家企業的內部人員,簽字儀式相對簡約,就像一位朋友到另一位朋友處串門順便談妥了一份生意并簽了合同一樣,筆者分析原因,一方面應是中國建材集團、海螺集團與時俱進,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精神,轉變文風會風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是雙方企業高管面對當前及今后水泥行業嚴峻形勢,面對企業利潤指標與2011年相比均大幅度下降,求同存異并講究企業發展與宣傳策略的作法,“欲擒故縱”,以期達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中國水泥行業在經歷2011年豐收年(全行業水泥產量突破20多億噸,整體利潤達千億元,也是多年來的曇花一現?。┖螅?012年全行業利潤再度急劇下滑,大家從中國建材、海螺集團去年2011年年報及今年2012年半年報、三季報的數據對比中,可以一見端倪。面對即將到來的2013年,雖不時傳來中國經濟已經避免了“硬著陸”、2013年經濟形勢會比2012年全面向好的積極聲音,但身在其中更會有切身感受的廣大企業們,尤其是在全行業產能過剩的中國水泥行業跑馬圈地、聯合重組、馳騁多年的中國建材集團、海螺集團恐怕更有不同的理解。6年前雖然雙方以交接徐州海螺公司為契機,建立了所謂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但6年來的事實卻看出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名存實亡,反而雙方關系愈來愈變得微妙起來,有時各唱各的調,各擦各的槍,甚至達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兩家企業的隸屬背景、戰略定位、發展模式、管理理念、盈利能力、企業文化不同甚至掌門人風格魅力差異,業界人士有目共睹。
《三國演義》中有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筆者認為6年來中國建材集團、海螺集團雙方的“磕磕碰碰”也好,“戰略戰術”也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屬正常,無論過往的誰是誰非,皆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計前嫌、正確面對現在與未來,如今中國水泥工業產能過剩嚴重、基層員工待遇普遍低下、中國水泥技術還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中國水泥企業還沒有真正走向世界應該也是不爭的事實,新形勢下,中國水泥行業的兩大領軍企業終于又齊聚一堂,運籌帷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應是一件好事。如果2006年徐州那次簽字儀式,多多少少有點政府、行業協會“包辦婚姻”的味道在里面,那這次2012年蕪湖握手則更像“自由戀愛、私定終身”的翻版!
無論中國建材集團及海螺集團的決策層真實心態如何,我們都期望中國建材集團及海螺集團為中國的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打造真正的世界性企業以及勇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做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