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三新”理念助中國水泥行業實現超越、引領

喬龍德當選第七屆中國水泥協會會長
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中國水泥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此次會議選舉了中國水泥協會第七屆理事會成員,經過大會的選舉,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出任本屆中國水泥協會會長一職。中國水泥網CEO邵俊作為第六屆中國水泥協會常務理事出席了本次大會,參與、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并在喬龍德會長出任中國水泥協會會長第一天,對其進行了獨家專訪。喬龍德會長全面而深入地回答了采訪問題,并在采訪中對中國水泥協會今后工作方向進行了清晰梳理,對行業未來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
“三新”——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喬會長指出:“行業的發展如果只是吃老本是無法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創新是永恒的,技術進步是沒有止境的”。
喬龍德會長在上任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之初就曾提到過建材行業的“三新”發展理念,同樣在出任中國水泥協會會長之際也表示水泥行業要貫徹“三新”的發展理念,形成行業獨特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規劃。
新技術——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技術為代表的水泥行業新技術要不斷研發和提升,從軟件到硬件,從工藝、主機到輔機、配件、管理系統等等要進行全方面的技術進步;同時在研發的過程中,要與世界先進技術對標,同時還要應用新技術解決現實難題。
新標準——隨著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標準也要不斷進行改變和提高。今后我國水泥行業的發展方式將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新標準的出臺將有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水泥產品的標準、落后淘汰的標準、節能減排的標準等等,新標準不僅要提高,還要有橫向的擴展。
新政策——與國家有關政府部門溝通,爭取一些有利于行業的相關政策,例如,協會目前正在和發改委商討水泥項目核準權歸屬的問題,建議把地方核準權收歸到國家發改委。在環保、節能等方面也要和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協商,出臺符合國家經濟發展和行業發展的環保政策及國家支持政策。
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工業發展到現在,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就此止步,如果不繼續創新,行業就沒有未來。喬龍德會長對于第二代新型干法技術提出高度重視,他表示,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的創新與研發將使水泥工業技術裝備更加先進,資源配置更為合理,由此標志著我國水泥工業在發展中,將名副其實地引領世界水泥工業的發展。
由大變強需要自身能力的不斷提升
對于“強國”的概念喬會長這樣表示:“一個人不僅僅要個子長高才算強壯,還要有相匹敵的重量,水泥行業目前就像一個個子很高的人,可是重量不夠,所以在國際上的地位還不足以達到強國的行列”。
從大國向強國轉變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喬龍德會長在去年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向強國轉變的建議。成為水泥強國的重要一點是得到世界的認可,在國際市場上有發言權、有話語權。水泥工業單純的產量大、質量高并不一定能夠得到認可,全面提升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才是獲取世界認可的方法,如何做到這一點就關系到行業自身能力的提高問題。
目前,中國水泥工業在產量、質量和主要裝備技術方面都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以說在這幾個方面已經邁入強國的行列,但這并不代表著中國水泥工業整體已經獲得全世界的認可,喬龍德會長認為,我國水泥工業目前還存在一些“軟肋”:1)目前中國水泥工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裝備技術僅限于主機設備,配套設備、材料仍無法與主機設備相匹配,技術提升和全面配套上,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2)能耗、排放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明顯的差距;3)資源分配、管理、運行手段都沒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節能減排。國際組織CSI用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廢棄物利用等等主題來引導水泥企業,正是看到了中國水泥行業在這方面的不足。
除此之外,中國水泥工業的國際影響力還體現在行業相關標準、理論等方面的制定以及輿論、影響等方面的導向上,而這些喬龍德會長認為歸根究底還需要靠自身的強大才能得以實現。“等到這些內部問題解決了,中國水泥工業就具備了世界水泥強國的條件”,喬龍德會長說。
[Page]
喬龍德會長接受中國水泥網專訪
超越、引領是中國水泥發展接下來的目標
喬會長把中國水泥行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中國水泥的發展步伐就像跑馬拉松一樣,經歷了跟隨階段、追趕階段,下一個階段將是超越階段。”
可以說21世紀之前的二、三十年是中國水泥跟隨世界先進水平的階段,21世紀以來的頭十年是中國水泥快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階段。目前在諸多方面,中國水泥行業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齊頭并進,因此接下來的階段將是超越、引領,也是由水泥大國向水泥強國的轉變階段。
喬龍德會長認為,今后中國水泥行業要進行三個轉變:
1、發展方式的轉變——技術提升,目的是超越、引領。技術的提高是無止境的,就像發展是永恒的道理一樣。隨著全球環境、能源的挑戰越來越激烈,作為能源、資源消耗大戶的水泥工業,在節能降耗、減少排放等方面的技術也面臨著持續進步的挑戰。我們是水泥大國,有著眾多的行業人才、智慧和經驗,因此在技術的提升、超越和引領上,我們有著很大的優勢。
2、發展格局的轉變——國際發展,中國水泥產能要向國外發展。這里所說的向國外發展不僅僅是我們的主機裝備占領國際市場,而是水泥產能的國際擴張,國內水泥企業去國外有需求的市場建設生產線。目前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產能的國際擴張步伐,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3、發展重點的轉變——優化存量,提升行業效能、效益,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能源集約型行業。我認為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能耗、排放問題都將成為環保相關部門的硬性標準,不符合排放標準的工業企業直接關停這種硬性措施或許將出現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水泥工業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實現行業能耗、排放、環保等標準的提高,這樣就能在以后的更高環保要求中占取主動地位。
正視不和諧因素,強壯自身是根本
喬會長表示:“對于一些客觀存在的不足我們需要正確認識,通過協會、相關政府部門、全體企業及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去改善和完善”。
目前,業內對于過剩產能抑制的問題仍然存在很多聲音,有人甚至悲觀地認為水泥行業已經到了一個拋物線的最高點,后期將會呈下行的發展態勢。同時,盡管國家出臺了諸多限制新增產能的政策,但隨著投資主體的開放和地方政府熱情不減的政績沖動,新建仍然還有一定規模。
對于客觀存在的過剩產能問題,喬龍德會長認為業界對于水泥行業不應過分悲觀,產能過剩是水泥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產能過剩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之內可以帶來充分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之后就可以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得到最好的收益;而過度的過剩則是資源能源的極大浪費。
而對于違規新建項目,喬龍德會長表示,目前法律、法規執行不嚴格的現象不是水泥行業獨有的,是一個全國范圍的社會現象,短期內可能無法改變。對于行業來講,應對措施在于鼓勵技術、標準的升級,建立強硬的節能減排指標和許可證要求,轉變企業的經營理念,將規模優勢轉變為節能降耗的優勢。
目前的行業發展形勢已經不再是規模、產量取勝,“游戲”規則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不比誰“跑得快”,要比誰“步子大”,這需要建材聯合會、水泥協會、相關政府部門、水泥企業以及行業內所有人士去共同努力。
對于中國水泥協會今后的工作,喬龍德會長表示,協會要努力促進新技術的研究,定位在為全行業進行“共性服務”。作為中國水泥協會理事會的成員要真正肩負起行業責任,深化自身的行業使命,只有真正為行業做出貢獻才能得到行業的認同。
最后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向喬龍德會長匯報了本網的工作內容,他介紹說,中國水泥網一直保持創新的理念,公司內部管理信息化不斷提升,同時為行業內企業所做的信息化建設也在不斷進步,在業務模式上不斷開拓,爭取為水泥行業貢獻更多的力量,幫助行業內的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喬龍德會長對中國水泥網的發展表示肯定,他認為中國水泥網的發展方式比較靈活,從頁面內容可以看出作為行業媒體,中國水泥網非常活躍,信息資訊量大。水泥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其不可替代性也就決定了行業發展的永久性,中國水泥網定位在建材、在水泥行業可以說是手持一張“永久牌”。
編者按:一年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的工作已經讓喬龍德會長滿負荷運轉,聯合會內部工作的調整、諸多協會和分會的管理、國內外行業及宏觀經濟形勢的考察與判斷等等都消耗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建材行業各個板塊的行業發展、經濟運行等內容涉及到多行業、多領域的信息和知識,每項決策,喬龍德會長都會經過深思熟慮。中國水泥協會是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眾多協會里最重要的板塊,喬龍德會長將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這項重任擔在肩上,這對于正處在轉型重要時期、面臨著許許多多挑戰的中國水泥行業是個大好消息。同時我們也堅信,在喬龍德會長超越、引領方針的指引下,中國水泥行業將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編輯:jirong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