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布)新水泥廠的“綠色密碼”
技術改進后裊裊白煙襯托下的湛藍天空
“咬定‘尾氣’不放松”,變窯灰為資源,化滾滾濃煙為潔凈白霧;巧調參數、合理“用風”,讓原料高效分解,使燃料充分燃燒;“踏破鐵鞋”尋來的粘土節省了燃料,提高了產量……這一切改變就發生在以“綠色環?!睘榘l展理念的剛果(布)新水泥廠。
剛果(布)新水泥廠是中國路橋利用中國政府向剛果(布)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在原有已停產水泥廠的基礎上,同剛方共同投資恢復生產的大型水泥生產項目。作為該國唯一的水泥生產廠家,同時也是中國與剛果(布)的第一家合作經營項目,剛果(布)新水泥廠被譽為“中非合作典范”。水泥廠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通過不斷強化管理和技術革新,加強環境保護,走出了一條投入少、消耗低、環境好、效益高的海外生產型項目發展之路,在展示中國“走出去”企業的優秀形象的同時,更吸引著人們去探尋蘊含在其中的“綠色密碼”。
回收窯灰節銀錢 留下清新在人間
窯灰是從水泥窯尾廢氣中收集下的粉塵,它們經過回收不僅可以再次生產水泥,還可有建筑灰墻、調灰漿、打地基墊層、消毒、煉鋼等多重用途。若任其排放到大氣中,不僅使得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白白浪費,更為嚴重的是會造成環境污染。剛果(布)新水泥廠恢復生產之初,對窯灰的回收再利用率不足20%,大量窯灰被排放到大氣中,導致滾滾煙塵在廠區上空終日不散,以致形成厚重陰霾。
盡管剛果(布)當地的環保管理并不嚴格,但水泥廠卻高度重視此問題,經過工廠技術部門的多次討論,于2005年7月對老式除塵設備在機械和電氣方面進行了一次大的技術升級改造。改造完成后,使得對窯尾廢氣中粉塵的回收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此舉直接使得每天的窯灰回收量超過100噸,為企業贏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曾經繚繞在廠區上空的滾滾青煙遁去無形,如今只有悄然飄散著的裊裊白煙,襯托著廠區上方湛藍的天空。
高效分解省原料 巧妙用風降油耗
除了減排,節能降耗也是實現綠色環保生產一項極其重要工作。對此,剛果布新水泥廠也有自己的一套“密碼”。
在生產水泥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分解爐對原材料進行分解,而水泥廠原有的設備的分解率僅能達到60%,導致原材料耗費量巨大。為此,技術部門多次進行專題研討,不斷試驗,優化分解爐參數,最終將分解率一舉提高到85%以上,從而最大化地利用和節省了原料。
在水泥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將生料煅燒為熟料,而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剛果(布)新水泥廠所用燃料主要為重油,燃燒率不高,水泥廠改進技術,調整窯頭燃燒器的用風匹配,有效地控制了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從而提高了燃燒率,極大地降低了燃料使用量。
此外,在篦冷機冷卻過程中,提高提高了二次風和三次風的風溫,循環利用廢氣熱量,增加熱源,減少燃料的使用。據統計,與去年的生產情況對比,水泥廠今年的單位油耗足足下降4升/噸,累計節省燃料23.6萬升。
精選粘土好煅燒 節約燃料產量高
對水泥生產廠家來說,原料的選擇直接決定了其生產效率,因此需要技術人員對配料方案進行精心設計。剛果(布)新水泥廠通過對廠區當地的原材料進行實驗分析,發現其粘土成份中鐵的含量較低,導致生料液偏低,需要較高煅燒溫度,這不僅給熟料煅燒造成困難,也大大增加了燃料的消耗。
為優化配料方案,今年3、4月份,水泥廠化驗室的技術人員“踏破鐵鞋”,遍尋水泥廠周邊方圓20公里范圍內的粘土,對其進行了取樣分析。通過對數十個粘土樣品中成份的細致比較,并多方考慮開采難度等因素,最終確定在離廠15公里處的粘土地進行取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對2012年的兩次生產情況的分析顯示,熟料煅燒良好,熟料強度也從去年的48Mpa上升到了目前的52Mpa,增加了混合材的摻加量,使得單位熟料的水泥生產量提高了4.8%,今年累計多生產水泥3600噸 。
追求可持續發展,注重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是中國路橋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一以貫之的原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剛果(布)新水泥廠革新技術,淘汰落后生產力,在環保管理并不嚴格的異域,自覺主動地做到了節約優先,效率為本,有效地節約了能源、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未來,作為剛果(布)最大的水泥生產廠家,剛果(布)水泥廠無疑將承載更多的“綠色”社會責任。我們期待著水泥廠繼續秉承中國路橋的綠色發展戰略,不斷創造屬于自己環保節能事業的“綠色密碼”。
編輯:楊琴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