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中國鐵建]真情滿尚義 大愛灑萬全

中國鐵建 · 2024-07-04 22:52 留言

如今,張家口市尚義縣曾經最貧困的南朝碾村,泥濘的土路變成了混凝土路直通縣城,破舊的房子煥然如新,老人們笑容滿面,在活動廣場練習八段錦,人人有事干,家家有收入,貧困一去不返,鄉村振興的律動在群山中飄蕩。

前不久,中國鐵建召開2024年鄉村振興工作會,全面總結中國鐵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安排部署2024年主要工作,強調要活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以產業優勢提升幫扶工作成效,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定點幫扶期間,中國鐵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構建了“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協同機制,每年通過黨委常委會、董事長專題會、工作推進會等形式研究部署定點幫扶工作10余次,形成了兩個“1+2”組織保障模式,即每個定點縣由公司總部和2家所屬產業單位共同承擔幫扶投入,每個定點縣保持1名掛職副縣長和1名駐村第一書記,確保“前方有陣地,后方有支援”。

自2002年中國鐵建定點幫扶張家口開始,22年寒來暑往,18名掛職干部接力扎根在這里,因幫扶結緣的中國鐵建和尚義縣、萬全區,就像親人一樣,心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朝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生活前行。

38年的心病治愈了

南朝碾村村民郭青蘭正在院子里喂雞,看到呂帥又拎著一袋水果走了進來,郭青蘭微笑著跟他打招呼,“來,進屋坐。”并倒了一杯水,遞給他。

對于常人來說,干點兒農活兒再正常不過,但對于患有先天性心臟瓣膜缺失的郭青蘭來說,卻難如登天。因為這個病,勞動后會造成面部赤紅,呼吸困難,血氧不足,嚴重時伴有咯血,身體抵抗力下降,一次感冒需要近一個月才能康復。

2017年7月,中鐵十九局駐南朝碾村第一書記呂帥正式赴任。在走街串戶調研村民收入和致富出路的過程中,呂帥了解到郭青蘭的情況后,第一次來到她家里,“幾根木頭做的大門,一個殘破的土坯院子,她坐在椅子上臉色暗紅,兩眼無神,37歲的年紀,被病痛和苦難折磨得像50多歲。”呂帥回憶。

上世紀90年代,郭青蘭的家人曾經籌錢帶她到北京治病,但沒有國家醫療補助和報銷政策,家里無力支付高額的手術費用,最終放棄了治療,從此郭青蘭再未出過遠門,也錯過了第一次康復的機會。她的母親一邊介紹著郭青蘭的病情,一邊拿出塵封近20年的病歷遞給呂帥。呂帥輕輕地擦掉灰塵,逐一看完。

郭青蘭家是鄉親們普遍認為最困難的人家,父親耳聾,無法溝通,女兒心臟瓣膜缺失,無法出門,人世間諸多的不幸都集中到這個家庭。返回住所的當天夜里,呂帥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回想起郭青蘭那絕望的眼神,呂帥下定決心,把郭青蘭作為第一精準扶貧對象。

第二天,呂帥便將情況匯報給中鐵十九局,申請帶郭青蘭到北京治病。得到肯定答復后,呂帥聯系鄉政府借調一輛小型救護車,鄉衛生院院長陪同,趕赴北京。經過3次檢查,2018年1月3日,郭青蘭順利在北京阜外醫院完成手術,總計約18萬元的治療費用,80%由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報銷。

住院一個月期間,呂帥像照顧自己的姐姐一樣,打飯、掛號、請大夫,安頓郭青蘭父母住宿,跑前跑后,無微不至。臨走前,郭青蘭的母親給呂帥買了一點吃的以表謝意,呂帥了解她們的家庭情況,又找到商店,請求費用由他本人支付,將錢原路返還。商店老板得知呂帥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正在為脫貧攻堅努力,馬上退還了費用,并堅決不再要錢,“就當我為脫貧攻堅出了一份力吧。”

認領制養殖發放雞苗

為了改善郭青蘭的居住環境,呂帥發起號召,中鐵十九局同事和呂帥的親戚朋友捐款共計1.7萬元,正好趕上國家出臺農村危房改造政策補助,很快郭青蘭一家搬進新房,中鐵十九局還出資配置了家電。

歷經世間滄桑,38歲的郭青蘭臉上終于有了笑容,也有了一個嶄新的家。

呂帥和郭青蘭之間的故事,只是中國鐵建開展定點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呂帥也是當時280多萬名駐村干部、第一書記中的一位。

他們從事的事業本就偉大,干出的成績同樣閃光。

曾經的貧困村建起產業群

中國鐵建上下自始至終將產業幫扶作為重中之重,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到定點幫扶縣開展現場辦公,與地方政府深入對接,共同梳理相關困難和需求,包含二級單位班子成員在內,每年現場辦公40余次。

2024年6月12日至14日,中國鐵建總裁、黨委副書記王立新利用3天時間來到張家口市尚義縣、萬全區,進工廠、看車間、走街串戶,累計行程約700公里,了解中國鐵建助力鄉村“五個振興”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慰問掛職干部和因病致困群眾。

王立新對掛職干部講,“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抓住產業振興關鍵,以產業可持續帶動村民致富。”

河北省張家口市曾有10個國家級貧困縣,尚義縣是其中最貧困的縣之一,南朝碾村是尚義縣最貧困的村。該村地處大山深處,交通閉塞,靠天吃飯,留在村里的多數是老人,村里還有負債。想要脫貧,談何容易!

看到村民種植的有機雜糧在家里閑置,2018年,呂帥從雜糧銷售入手,采取“企業+農戶+合作社”的運管模式,為南朝碾村注冊開設了“南村小鋪”微商店,以保護價形式收購貧困戶的雜糧,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線上線下齊發力。當年,他們銷往北京市場的雜糧收益達到36萬元,實現了村子有史以來集體收入“0”的突破。土雞、土豬等特色農產品也通過“南村小鋪”走向京津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在具備光熱條件的地方實施光伏扶貧,建設村級光伏電站,通過收益形成村集體經濟。

南朝碾村地處離縣城約70公里的大山深處,擁有得天獨厚的光照條件和草場資源。經過反復論證,中國鐵建投入幫扶資金,呂帥帶領村民利用村里的坡地建起了養殖圈舍,圈舍上方安裝光伏面板,并入國家電網,引進企業發展養殖業。經過7年的努力,目前該村已經擁有2000只羊、近600頭牛,還有豬、雞等家禽。僅“農光互補”光伏養殖項目,便可為南朝碾村帶來約35萬元的集體收益,同時還為村民創造了9個就業崗位。

65歲的南朝碾村村民翁團便通過“農光互補”項目實現了脫貧致富。之前,他依靠5畝薄地生活,愛人身患殘疾,家里沒有穩定收益。自從有了“農光互補”項目,他成為一名羊倌,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每天出去放羊,其他時間割草、清理羊圈,每年可收入6萬元,成為村里創收模范戶。

要想富,先修路。2018年秋收后,中鐵十九局和尚義縣水利局出資85萬元為村里修筑的水泥硬化路上,一輛輛滿載農作物、土特產的車輛穿梭著。中鐵十九局在村里推行家禽“認領制”養殖,引進產蛋高的褐蘭雞。郭青蘭一家也認領了40只雞,康復后的郭青蘭便負責養雞,每年能夠有6000元的收入。

針對土地貧瘠現狀,呂帥把土壤改良當作培強農業生產后勁的重要措施,依托中國鐵建投入的40萬元項目經費,采購有機菌肥400余噸,建設雜糧有機種植基地600畝。以前一斤小米賣不到3元,現在種出的有機小米一斤賣到了將近10元,成了享譽京津市場的“貢米”。

南朝碾村農光互補項目

目前的南朝碾村還在建設3000平方米的自然養殖園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三省四縣交界處最大的牲畜貿易中心,集租賃、養殖、交易、屠宰于一體,預計可實現15萬元的年收益。

22年來,中國鐵建在產業幫扶上,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變“輸血”為“造血”:在尚義縣開展旱作燕麥全覆膜穴播實驗,取得第一手數據,為燕麥提產增收提供科學依據;在三里莊村,中鐵地產幫助成立安全裝備防護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近500畝的蔬菜大棚種植,可解決300余個就業崗位,增加村集體收入100余萬元;在萬全區投入幫扶資金,培育和扶持了“萬之泉”礦泉水、新羊屯村富硒大米、萬鐵商貿等品牌20余個。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2022年,隨著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全世界將目光聚焦北京和張家口。張家口作為協辦城市,也迎來了體教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機遇。河北省“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宣傳推廣,更為旅游資源豐富的尚義縣文旅產業帶來更多機會。

特布不落是蒙語音譯名稱,“特布”其意為五,“不落”意思為泉,寓意泉眼眾多、水源充沛之地,該村擁有“涼、美、靜、高”稟賦,平均氣溫17.1攝氏度,海拔1550米,較好地保留了壩上草原的原始風貌,周邊還有元中都遺址、中都草原、草原天路等壩上知名景點。

該村由河北省體育局駐村幫扶,引入了門球、田徑、自行車等賽訓資源,但資金缺乏限制了體育賽訓基地建設的快速發展。中國鐵建把握住“強強聯合”的機遇,投入150萬元援建賽訓場地和研學基地,提高配建保障水平,有效匯聚了中央企業與省直單位幫扶合力,成功舉辦了競走、越野、自行車錦標賽等10余場省級賽訓活動,2023年通過體育為村集體創收40多萬元。

援建的特布不落村體育賽訓基地項目

據中鐵十四局掛職尚義縣委常委、副縣長任江山介紹,每一場重大賽事會給當地村民帶來約100個臨時崗位,足不出戶便掙上了“勞務費”;展銷會上,胡麻油、莜面等特產受到裁判員、教練員與賽事相關工作人員的“熱捧”,紛紛選購;部分賽事運營公司了解到當地馬鈴薯口感“沙綿”,主動聯系滿井鎮政府,批量從村民手中購買馬鈴薯等農產品。?

2024年6月,河北省競走隊隊員正在尚義縣特布不落村一公里競走賽道進行集訓,“這里屬于亞高原地帶,適合集訓,隊員們每天要走20公里,吃住都在這里,很方便。”集訓領隊介紹道。

已經76歲的村民陳大爺,便抓住機遇,將自己家里的3間房騰出來建起了民宿,每個床位每天可以有60元的收入。

中國鐵建還將持續投入資金支持特布不落村體育賽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優勢資源,讓村莊變“景區”,把“美麗風景”變為“旅游經濟”。

訂單多了,村民腰包鼓了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指出,加強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培育,發揮其對貧困人口的組織和帶動作用,強化其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時任中鐵十四局掛職尚義縣委常委、副書記孫潔針對全縣企業進行走訪后,發現尚義倫比服飾有限公司(簡稱倫比公司)規模較大、設備先進,但由于位置偏僻、市場影響力小,導致訂單不足,公司陷入“大馬拉小車”的尷尬境地,本來能夠解決300多人就業,可只能安置100余人。

2017年,中鐵十四局與倫比公司簽訂工裝采購合同,下達了第一批11700套工裝訂單,并按照協議要求,優先安置貧困人口就業。

“嗒嗒嗒,嗒嗒嗒……”得益于中國鐵建的穩定訂單,倫比公司車間各種設備更加忙碌,一張張忙碌的面孔洋溢著笑意,經過113道工序,一件件精美的中國鐵建工裝被制作出來。

李秀梅曾是尚義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時也是一名在廠工作20多年的老機工。丈夫患上了擴張性心肌病,平時干不了一點兒重活兒,還留下了數十萬元的債務。倫比公司離家近,她一邊照顧家庭一邊賺錢養家。

“我們實行計件工資,大家勞動積極性很高。加工1條褲子7塊錢,中國鐵建工裝訂單來了以后每天可以加工20多條褲子,1個月就能掙4000多元。”李秀梅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加快生產。在廠里,像李秀梅一樣的工人有300多人。

孫潔在走訪中了解到,還有100多戶行動不便、離工廠較遠、不能按時上下班的貧困戶沒有收入,他便積極與企業溝通,建立“家庭微車間”,免費上門,提供送設備、送技術、送原料的“三送”服務,按件每月結算工資,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元左右,讓137戶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在家就業。

為幫助其發展訂單,中國鐵建將倫比公司納入工裝供應商名錄,進一步提升了訂單規模。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鐵建各單位累計下達9700多萬元的工裝訂單,每年穩定帶動就業超過170人。

2023年,中國鐵建《工裝訂單助就業 消費幫扶促發展》的幫扶案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藍皮書(2022)》。

鮮食玉米種植和加工是萬全區的特色產業,出產的鮮食玉米口感甜糯、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被譽為“中國鮮食玉米之鄉”。張家口禾久農業開發集團是萬全區鮮食玉米產業的龍頭骨干企業,但受限于企業規模小、利潤低、品牌宣傳不到位等因素,曾導致產品滯銷、村民減產減收。

中鐵十四局與張家口倫比公司簽訂工裝定點采購儀式

自2019年開始,中國鐵建將禾久農業開發集團納入消費幫扶企業,激發鮮食玉米的市場潛力,打造特色品牌,累計幫銷超過千萬元,幫助萬全鮮食玉米走進了全國千家萬戶。禾久農業開發集團也通過“訂單、入股、就業”等形式,有效帶動了上千人致富。

同時,中國鐵建還通過在當地建立特色農業種植基地、援建項目等舉措,帶動人口就業,增加村民收入。中鐵十四局在尚義縣連續7年建立無公害小雜糧種植基地510畝,并負責包銷,年產出和加工產品價值近300萬元,每年用工5000人次,為80戶村民每戶平均增收1萬余元。據統計,中國鐵建每年購買幫銷農產品約2600萬元。

志智雙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定點幫扶期間,中國鐵建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的指示,高度重視幫扶地區群眾就業工作。為讓大學畢業生找到合適的工作,自2017年起,中鐵十四局開通了“綠色通道”,以“集中報名、資格審查、統一面試”的形式,每年拿出一定名額,招錄符合條件的尚義籍貧困家庭畢業生。

在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工作的祖昕就是第一批大學畢業后通過定向招聘進入中國鐵建的尚義籍村民,“作為一名尚義人,我和家人對中鐵十四局都很熟悉,我曾經的夢想就是進入像中鐵十四局一樣的央企工作,真的沒想到夢想實現了,擁有這份工作我非常珍惜。”祖昕說。

工作后,祖昕被分配到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項目擔任盾構機操作員,能夠參與修建通往自己家鄉的高鐵,祖昕十分自豪。他僅用半年時間便掌握了盾構操作技術,并見證了清華園隧道的成長和貫通。這條隧道被譽為“中國高鐵智能建造第一隧”。

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張家口至北京最快運行時間由3小時7分鐘壓縮至47分鐘,祖昕也高興地坐上了自己參建的通往家鄉的高鐵。

經過7年的鍛煉,祖昕已經成長為一名技術主管,目前正在參與青島第二海底隧道建設,建成后該隧道將成為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

近年來,中國鐵建已經累計接收30余名尚義籍大學畢業生,實現了“幫扶一人就業,帶動全家小康”的目標。

2016年,中鐵十四局出資注冊成立了“尚農勞務有限公司”,建立縣、鄉、村三級勞務派遣組織,對勞務人員開展實用技能培訓,促進他們向技能型工人轉變,增加工資收入。先后有100多名尚義籍勞務人員到中鐵十四局工程項目工作。

中鐵十四局援助的鄉村基層干部培訓項目

2021年以來,中鐵十四局利用自身資源為尚義縣培養公路施工技術人員8人,通過以干代訓,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同時將尚義縣城投公路公司納入《勞務分包合格分供方名錄》,提高縣企的施工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

為答好就業幫扶這道“題”,中國鐵建打出一套“組合拳”:聯合尚義職教中心、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合作辦學,聯合開辦“鐵道施工與養護”專業,推行“訂單教育”“工學結合”,進行“2+2+1”教學,學生先在尚義職教中心學習2年基礎課,再到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習2年專業課,隨后到項目見習1年,由中國鐵建對畢業生進行集中安置。

高守旺原是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宣平堡鄉蔡家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成為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工人。

“2018年,我在萬全區職教中心參加了由中鐵十一局專項資金資助的職業培訓,通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和考核,順利進入工廠就業,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工資,生活得到改善和保障,讓我擺脫了貧困。”高守旺說。

“像他這樣通過技能培訓實現就業脫貧的貧困戶共有18戶。”時任中鐵十一局掛職萬全區委副書記羅登橋介紹:“2017年,中鐵十一局投入30萬元用于貧困戶職業技術培訓,并與有關企業達成協議,采用訂單式培養,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和穩定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據統計,僅2023年,中國鐵建就累計培訓定點幫扶地區基層、鄉村振興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才等超千人次,組織萬全區鄉鎮、區直部門“一把手”赴浙江大學開展領導干部履職能力提升暨鄉村振興戰略培訓,助力當地干部在鄉村振興及招商引資工作中萌生新思維、闖出新路子;在三里莊村和孫家小莊村實施重點群體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計劃,聘請河北農業大學種養殖專家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和技能人才25人;在尚義縣,開展基層干部和教師“能力素質提升工程”,累計培訓686人。

尚義縣圖書館

中國鐵建還從尚義縣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入手,援建了縣圖書館、縣美術館、集中安置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項目,并投入50萬元用于購置政治、科技、衛生等圖書和自主借還一體機等設備,每年惠及讀者上萬人。

中國鐵建還陸續援建了尚義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多功能演播廳、縣融媒體中心高清演播室等項目,如今的“尚義春晚”“四季村晚”等喜聞樂見的演出節目輪番上演,“大家唱”“大家跳”等群眾文化賽事熱烈舉辦。

幼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中國鐵建牢記總書記囑托,在定點幫扶過程中,重點關注教育、醫療、養老三項民生工程,精準發力,補齊短板。

曾幾何時,家住萬全區孔家莊村移民搬遷新村的李奮軍夫婦為孩子李苒上幼兒園不停奔波,公立園飽和、路程遠,私立園學費高是夫婦倆的心病。

從鐵道兵,到如今的中國鐵建人,四海為家,風餐露宿,對于孩子的教育有著發自內心的虧欠和偏執。2019年,羅登橋了解到有很多像李奮軍一樣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移民搬遷新村附近上學,便打定主意要為當地建設一座現代化幼兒園。經過多方奔走,拿方案、選園址,在區委、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最終以舊四小校舍為基礎,由中國鐵建和中鐵十一局捐資418萬元開始建設“鐵建陽光幼兒園”,并于當年11月正式開園。李苒也實現了在家門口上學的心愿,幾乎全勤入園,并圓滿畢業。

孩子們在鐵建陽光幼兒園鐵道兵訓練營訓練

校園門口“鐵建陽光幼兒園”的金字閃閃發光,校園內孩子們有的在丟沙包、有的在壘積木、有的在鐵道兵訓練營做訓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認知,幼兒園還設置了動車乘車體驗、鐵道兵訓練營、傳承鐵建文化、小小菜園等功能版塊,“在鐵道兵文化和鐵建文化的熏陶下,在我們幼兒園畢業的孩子,會顯得更自信、更成熟。”幼兒園園長董慧榮介紹說。

目前,“鐵建陽光幼兒園”已經完成了兩期建設,辦學規模達到12個班,有獨立的塑膠跑道操場、閱覽室、音樂室、午休室等多個功能室,配備有視頻監控系統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解決了像李苒一樣360個孩子的上學問題,并申報河北省示范性幼兒園。

凡是到過鐵建陽光幼兒園的家長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感慨,“良好的硬件設施加上獨特的鐵道兵文化,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幼兒園。”

2020年6月1日,中鐵十一局投資80萬元為萬全區設計的現代化第四小學新教學樓正式開門迎新。在新校建設過程中,中鐵十一局還投入60萬元,建設了一座168平方米的科技體驗室,成為萬全區主要的科普推廣中心。

醫療保障是事關群眾健康福祉的重要事業。“曾經的尚義縣沒有120調度指揮中心,這就導致老百姓打120求救,有時張家口指揮中心接電話,有時候鄰近的內蒙古縣指揮中心接電話,很不方便。”任江山說。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自2019年起,中鐵十四局和中鐵十九局累計投入872萬元,用于尚義縣120調度指揮中心建設和基層醫療設施升級,建立起以縣醫院為中心、三個鄉鎮衛生院為副中心的120調度指揮中心,累計接單12500余次,調度派車4700余次。

“對于醫院來講,時間就是生命,孕婦急產轉診、中毒病危急救、急性心肌梗死等情況都遇到過,有一次我們接到了有人在車禍中受傷的求救電話,相比以往縮短了1小時的救援時間。”尚義縣120調度指揮中心值班主任常芳回憶說。

流動醫療救護車

2024年,中鐵十四局又投入73.55萬元援助尚義縣中醫院康復病區建設項目,購置部分康復設備,新購一臺救護車,完善中醫院建設,填補尚義作為全省唯一沒有中醫院縣的空白。

為使當地老年人老有所依,2019年1月開始,中鐵十一局出資70萬元,首倡成立“鐵建陽光”孝心養老公益金。通過開展募捐活動、簽訂贍養協議、定期收取兒女孝心款等流程,由鄉鎮根據每月兒女孝心款交納數額申請10%補助金,然后將補助金與孝心款匯總,以現金方式發放給老年人。

目前,“鐵建陽光”孝心養老工作已在萬全區171個村全面推廣,惠及全區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千余人,累計發放公益金3600余萬元。

據統計,僅2023年,中國鐵建在定點幫扶地區直接投入無償幫扶資金2500余萬元,投入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成果資金831萬元,引進產業幫扶項目9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6個。

談及這些年的感受,任江山說,“做好鄉村振興工作,離不開后方企業的支持,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呂帥表示,“在我心里,我真心想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做一點事,把每一分錢都用在鄉村振興上。”?

倫比公司的女工們心中一直銘記這份恩情,利用下班時間耗時百日一針針繡出十字繡送給中國鐵建,上面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 感謝鐵建扶貧情”“中國鐵建 情系尚義 擔當扶貧”。

【責任編輯:張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5 23:15: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泰和县| 桃园市| 长海县| 泰来县| 东阳市| 黄石市| 乌拉特后旗| 合肥市| 虹口区| 盘山县| 改则县| 霍城县| 桐柏县| 潍坊市| 阳江市| 尼玛县| 普定县| 濉溪县| 改则县| 田阳县| 武隆县| 万全县| 丰城市| 都江堰市| 米脂县| 河西区| 铅山县| 灵川县| 彭阳县| 封丘县| 石屏县| 麦盖提县| 诸城市| 万全县| 鲁甸县| 义马市| 库车县| 车险| 南陵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