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住建廳:2022年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情況通報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ǔ牵┙ň郑?/p>
2022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住建部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增量提質的沖刺之年。各市州以實際行動描繪新發展格局,推動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在住建領域落地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培育市場主體,刺激市場需求,湖北省裝配式建筑穩步發展?,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發展情況
(一)政策措施不斷細化。住建部《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發展的實施意見》(鄂建文〔2021〕34號)出臺后,各市州及時制定政策措施、細化落實。武漢市出臺《關于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協同發展的通知》,打造項目建設正面清單,明確重點區域新建建筑按照裝配式建筑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和建造要求;宜昌市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通知》,推動中心城市范圍內的民用建筑、工業建筑100%實施裝配式建造;黃岡市、荊州市對裝配式建筑的立項與規劃、招投標與設計、施工與預售、生產與檢測、建設監督與竣工驗收進行全過程管理,確保裝配式項目按照規定的標準實施建設;十堰市以政府投資項目為突破口,學校、醫院、保障房、棚改房、大型公共建筑等項目優先采用裝配式建造,發揮帶頭示范作用。
(二)發展速度顯著提升。經過前期政策激勵、強基固本、培育主體、拓展市場,裝配式建筑發展進入快車道。2022年,除恩施州外,其余市州均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呈現出大中城市發展快、增量大,中小城市發展穩、增幅緩的態勢。
從發展速度看,全省新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3802.3萬㎡,同比增長51.6%,年度目標任務完成率118.5%。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年度完成任務總量占全省完成任務的72.6%;黃岡市、黃石市、孝感市年度完成任務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198.0%、157.8%、154.0%,發展速度居全省前列。
從結構形式看,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以混凝土建筑為主。新開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2069.3萬㎡,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54.4%,同比增長率55.9%;鋼結構建筑1461.5萬㎡,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38.4%,同比增長率37.9%;木結構及其他混合結構建筑為271.5萬㎡,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7.2%,同比增長率124.4%。
從產業鏈發展看,截至2022年,建成生產基地86家。其中預制混凝土結構基地41家,年設計產能650萬m3;鋼結構基地43家,年設計產能310萬t;木結構基地2家,年設計產能25萬㎡。在建生產基地16個,有裝配式建筑設計經驗的企業65家,覆蓋16個市州,初步建成武漢、鄂東、鄂西3個相對集中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集聚區。
(三)發展格局逐漸明晰。一是分層推進態勢明顯。以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為代表,圍繞高質量建造和高品質建筑的目標開展工作,在實施規模和技術質量管理水平方面都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年度目標任務完成量占全省70%以上;其他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目前主要還是圍繞一些標準化構配件的應用走低裝配率的工業化建造之路。二是龍頭企業引領作用突出。裝配式建筑龍頭企業在裝備升級、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提升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中建三局研制智能建造一體化平臺、中交二航局研發數智建造云平臺,提升了建筑施工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中冶南方、中鐵大橋局開發BIM協同平臺,提升項目建設品質和項目現場精細化水平;中鐵十一局成立工程數字化科技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相關專業算法。這些龍頭企業集合優勢資源,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走出資源高效整合與配置、效率和效益兩提升的高質量發展路子。三是產業結構適時調整。為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裝配式建筑結構類型也發生調整和改變。我省基礎設施采用鋼結構裝配式方式建造項目明顯增加,目前已有57家鋼結構企業將業務范圍拓展至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全省新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占新建裝配式建筑的比例也從2021年的42.3%上升到2022年的52.9%。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湖北省裝配式建筑呈現出支持力度加大、速效明顯提升、能力不斷夯實的穩健發展態勢,但整體來看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發展質量有待提高。從裝配式建筑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看,雖然絕大部分市州均完成了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的總目標。但從統計上報的項目信息來看,孝感市、咸寧市、黃石市、十堰市、荊門市、隨州市、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新開工裝配式項目多為工業建筑,這一方面是因為受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房地產開發項目大幅減少,另一方面也因為部分市州對民用建筑工程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質量不高。
(二)支持政策落實不力。盡管各市州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政策文件,但扶持政策柔性多、剛性少,宏觀方向多、具體操作少,土地、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過于籠統,無法落到實處,不能有效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
(三)制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標準化程度低。項目大量應用非標準尺寸部品部件和接口,標準化、定型化、通用化程度低,只能采取固定模臺進行非標準化生產。二是建設工期長。建設單位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理解不夠全面;設計單位對構件生產、施工關注不夠,現階段普遍按照現澆混凝土結構設計后再由生產企業進行深化拆分設計,對生產施工組織的銜接、指導作用不強,出現成本、工期增加等問題。三是配建比例低。市州普遍采取單個項目配建30%-50%的裝配式面積的過渡性做法,削弱了規?;瘍瀯?,增加了模具周轉、項目管理、設備租賃等費用。
三、下步工作要求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各市州要對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發展的實施意見》(鄂建文〔2021〕34號)及本地區實施方案,堅持目標導向,緊盯薄弱環節與問題,提高工作績效,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推動我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一)聚集合力,落實主體責任。各市州要明確2023年度裝配式建筑發展工作任務和目標,及時將工作任務和目標分解,使發展裝配式建筑工作重點突出,有的放矢。建立“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抓具體,職能部門抓落實”工作機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層層落實、合力推進。
(二)提高站位,加大推進力度。各市州要貫徹落實國家、省“十四五”規劃及有關文件精神,對照年度目標任務要求,加快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鼓勵打造高質量裝配式住宅項目。要建立長效機制,提升部門協同推進能力,對符合裝配式建筑實施條件的項目及時跟蹤服務指導;提高裝配式項目配建比例,武漢、宜昌等重點城市要抓好落實、走在前列,其他市州要同步推進,迎頭趕上。嚴格落實裝配式建筑月報制度,強化動態管理。要及時總結提煉實施經驗,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各方主體實施裝配式建筑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夯實基礎,強化標準宣貫。湖北省住建廳發布的《湖北省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湖北省裝配式預制混凝土建筑標準化構件庫》(簡稱“一指南一庫”),適用于全省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的設計和預制構件制作,能夠為設計人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指導和標準化設計方法。各市州要結合省廳組織開展的“一指南一庫”培訓會,推動本地區行業、企業聯動,擴大“一指南一庫”推廣效應,逐步建立傳播度廣、認可度高、實用性強的標準化生產體系,推動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四)加強督導,完成年度目標。各市州要堅持以目標責任考核為載體,把工作著力點放在對各項目標任務的全程跟蹤督查上,加強經常性督查和檢查,及時進行查缺補漏,使工作的“觸角”跟著目標走,充分發揮平時督查跟蹤工作進度、推進工作落實的重要作用,確保完成2023年度裝配式建筑目標任務。
資訊編輯:菅文璐 021-26096691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