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100兆瓦時重力儲能項目加緊建設
位于江蘇南通洋口鎮的如東100兆瓦時重力儲能項目是我國首個重力儲能技術應用示范項目。連日來,工人們搶抓當前施工黃金期加緊建設,確保項目在今年底實現并網發電。
“現場每天有1000多名施工人員,基本上5天就能建一層,目前已建到23層,預計8月底能夠封頂。”項目現場負責人吉順林告訴記者,根據施工需要,該項目要求使用C70高性能混凝土,一般攪拌站無法滿足生產,因此,為減少運輸成本,保證項目質量和進度,項目基地直接建設了一座高于普通標準的攪拌站,為項目如期建成順利并網提供便利。“全面建成后,這座長110米、寬120米、高148米的35層長方體儲能塔將成為如東的新地標。我們的發電容量是25兆瓦,簡單地說,就是每天按照設計,一個來回能發10萬度電。”
吉順林介紹,如東100兆瓦時重力儲能項目總投資10億元,項目引入全球領先的EV公司重力儲能技術,建設一座儲能塔,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提升和降低重力塊的方式來存儲和分配可再生能源,為電網或用戶提供電力。重力塊可由土壤、沙子、煤灰、玻璃纖維等廢棄材料制成,以實現循環利用。該項目建成后既能適用于電力的調峰調頻,也可用于新能源電力的儲存與利用。
據了解,重力儲能技術是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方案之一。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并網發電并不能像火電、核電那樣持續穩定,產電高峰與用電高峰時機不匹配、傳輸通道受限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能源浪費。而為新能源優化配置儲能,可以在更大時間尺度和空間范圍內調節互濟,一定程度上滿足高峰需求、實現高效利用,同時能有效平抑風電、光伏發電的出力波動,提升電網接納可再生能源能力。
此外,重力儲能作為一種新興儲能技術,還具備安全、長壽命、長時儲能等優點。與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傳統技術相比,其儲存介質較難退化,儲能過程也相對更加綠色安全。“如東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的規模比較大,我們的重力儲能項目就是與之配套的項目,與傳統的抽水儲能和電化學儲能相比,我們更環保、更安全可靠。”吉順林說。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