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民和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踐行綠色發展紀實

民和祁連山之窗 · 2023-11-03 11:43 留言

初秋的青海,高原大地秋色浸染。民和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和公司)高聳的預熱器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陣陣清風拂過黃綠交錯的樹木,驚起幾只飛鳥,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幅神奇旖旎的山水畫卷之中。

“我們以‘開一方資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發展’為己任,因地制宜,不斷加大綠色工廠建設力度,堅持以綠為底色,走出一條污染少、效益好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成為青海省海東市現代化建材企業的一張名片。”民和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旺軍在提及企業踐行綠色發展時說。

近年來,民和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將綠色、循環、低碳作為企業發展的新動能,始終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總目標,把綠色發展融入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公司北山大理巖礦遴選進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2020年榮獲青海省綠色工廠稱號,2022年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連續6年被評為青海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緊扣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民和公司地處素有青海門戶之稱的民和縣川口鎮,其前身是民和縣水泥廠,2006年戰略重組后,成為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擁有一條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先進的2000t/d高固氣比工藝水泥熟料生產線,年產水泥70萬噸。

乘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列車,民和公司積極探索出一條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工業綠色轉型發展道路。

如何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改善和能源資源節約作出積極貢獻,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同步推進?企業決策者的答案是通過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最終實現產業提質升級、綠色轉型。

民和公司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加大綠色礦山建設和節能減排技改投入,積極探索科學開采和生態恢復治理新路徑,持續優化工藝流程,全面細化節能減排技改方案,先后投入2億多元,實現了礦山平峒和破碎系統技術改造、道路硬化、高陡邊坡覆土綠化,完成了水泥窯高效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窯尾袋收塵改造、生料磨和2#水泥磨系統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廠區噪聲達標的綜合治理、水泥窯在線監測和在線視頻監控、水泥窯脫硝系統建設,實現了煤電消耗大幅降低、各項工序能耗指標低于限額標準、粉塵和NOX達標排放的預期目標。

積極建立健全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提高預防、預警、應對能力,積極踐行青海省錯峰生產規定,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天氣造成的危害。推動企業向運營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方向邁進。

遵循發展規律聚焦綠色轉型

北山大理巖礦作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是一座中型山坡露天礦山,位于祁連山南麓,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僅不適宜植物生長,而且由于陡峭巖質邊坡不具備植被生長所需的物質基礎和環境,極難實現坡面復綠,增加了礦山綠化的難度。

民和公司以建設綠色礦山為目標,深入調查分析邊坡現狀特點,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努力實踐,組織技術力量成立攻關小組,通過不斷的探索試驗,研究制定了《培土防護和坡面覆綠技術方案》。

針對礦山最終邊坡巖層產狀傾角為80°,近似直立的問題,在臨近邊坡時采用光面控制爆破,將邊坡坡面控制在75°左右,與巖層產狀基本保持一致,有效防止了邊坡垮塌。

將生產過程中的第四系黃土剝離物運送至邊坡坡腳處,以寬為8米作為堆積護土層,利用重型工程機械設備自下而上分層碾壓夯實,并利用挖掘機進行機械刷坡,最終形成坡面角為60°的邊坡,有效提高了邊坡穩定性。同時,為確保邊坡不受雨水的影響,修筑了完善的截排水設施,有效防止了雨水侵蝕對邊坡造成的不利影響。

通過對邊坡培土防護處理后,由人工在坡面開挖直徑為10cm的魚鱗坑,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生長條件的披堿草、檸條、苜蓿等草種。“舉全員之力、聚全員之智”育苗、培土,義務植樹、種草,在坡底平臺種植松樹、楊樹、榆樹等樹種,推行分片管理。

與此同時,利用廢棄物加工制作儲水罐,針對各點落差大及引水路程遠等多種困難,設置了三級泵,將水分級逐次泵至各點,保障了邊坡、樹木及植被的灌溉,實現了海拔2190米以上平臺最終邊坡處約7000平方米面積的覆綠。針對卸礦期間揚塵大的情況,在溜槽卸礦口加裝了兩臺霧炮機,大幅降低了卸礦時的揚塵。

為了更好實現生態環境恢復治理,2022年,民和公司邀請專業團隊進行先進的團粒噴播生態復綠新技術。從“種子”開始的最自然的育林方式,使用專用設備和專用材料制成具有優良團粒結構的土壤培養基,由專業人員在坡度分別為37°~43°和50°~60°的陡坡上噴播,人工制造出一個最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培養基,形成根系發達的“自然”木本植物群落,使邊坡快速形成理想的植物群落,完成了約3萬平方米的生態恢復治理,使“自然的植物群落”與周邊環境和諧共生。

時任青海省委副書記吳曉軍、副省長劉濤及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等政府職能部門和礦山企業負責人共計100余人來到這里,就礦山恢復治理情況進行交流學習,吳曉軍對企業礦山恢復治理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圖斑整治工作也順利通過了青海省圖斑驗收組的現場驗收。

提升品牌價值推動集聚發展

走進民和公司廠區,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現場,鮮亮有序的設備和層疊美麗的花木。水泥包裝點干凈、明亮,大方相迎的職工讓人倍感親切。

近年來公司高度重視安全環保、綠色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到了生產環境整潔優美,工作場所安全有序,不僅規避了環保風險,也為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為更好地達到清潔生產和揚塵污染治理,公司投資2000余萬元建設全封閉物料堆棚,建起了一座儲量4.2萬噸的冬儲熟料庫,給曾經地面坑洼、塵土飛揚的大料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經過改造,為職工建起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果林小游園和干凈整齊的停車場,不僅美化了環境,也為職工帶來了更多的便捷,果園更成為了職工飯后散步休閑的好去處。

投資900多萬元購置散水車、高壓沖洗車和清掃車,使廠區道路和工作場所的清潔更加便利。在噪聲源上安裝消聲器,降低噪聲污染。大型羅茨風機選用新型空氣懸浮風機,實現節能和降噪效果。進行預熱器降阻脫氮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實現大氣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投資100多萬元對化驗室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化驗室迎來了從外觀到內涵的改變。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大大改善了質量檢驗人員的作業條件和工作環境,達到了滿足標準化化驗室的條件、提升化驗室良好形象、改善檢驗條件、消除安全隱患的改造目標。

開展技術革新擦亮綠色名片

“這些年,收塵設備先進了,管理制度更精細了,設備干凈鮮亮,現場整齊有序。鮮綠明亮的地板讓轉動的磨機更顯生機,橙色的無動力抑塵槽不僅帶走了皮帶走廊的灰塵,還把走廊變得干凈漂亮,也讓巡檢員的心情清爽明亮。包裝段的改造不僅為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也讓拉運司機贊不絕口。春天柳枝吐蕊、桃花芬芳,秋天格桑花挺拔搖曳,廠區成了美麗的花園。晴天燦爛明媚,雨天清新芬芳。”精神飽滿的職工高興地說。

熟料庫底輸送帶安裝自制無動力抑塵罩,輸送帶再無冒灰、漏料現象,抑塵效果明顯,大大改善了工作環境,減輕了勞動強度。水泥包裝段抑塵、隔離措施完善,干凈整潔,亮眼的乳白色色調讓人心情頓感明亮。包裝機設置隔離門,清包機加裝清掃器,裝車機安裝自制活動式收塵罩,地面、墻面、收塵罩全面升級改造,并用有機玻璃對包裝段與裝車段進行有效隔離,不冒灰了,不漏料了,包裝過程更加輕松了,裝車更加快捷了,職工工作效率提升了,水泥拉運司機也高興了。

這些改變不僅大大提升了企業形象,做到了對現場崗位人員職業健康方面的保護,也是對職工的一種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對工作的思考和完善中去,為企業“智能制造”貢獻更多更好的新思路新方法。

民和公司通過評選表彰獎勵等方式不斷鼓勵職工結合工作實際,發揮聰明才智,以工作中的小改小革助力公司能源節約和低碳發展。企業有10多項小改小革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粉煤灰自動排渣裝置、循環水池自動噴淋改造等多個項目獲系統內獎勵,為企業綠色發展和節能降耗再添新力。

鮮花盛開,草木繁茂,從礦區到廠區,企業到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技術改造、設備升級,綠色工廠、健康企業,民和公司正在綠色發展的進程中穩健前行。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5 20:32: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密云县| 贞丰县| 陆河县| 玉环县| 垦利县| 三河市| 顺昌县| 安仁县| 绥江县| 青浦区| 云和县| 余姚市| 顺昌县| 保亭| 龙里县| 吉隆县| 扶绥县| 武鸣县| 潜江市| 丽水市| 屯门区| 吉隆县| 永泰县| 二手房| 九台市| 积石山| 贞丰县| 汪清县| 武山县| 皮山县| 合江县| 友谊县| 仁化县| 五大连池市| 横峰县| 河北省| 炉霍县| 孙吴县| 罗江县|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