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冷暖大佬談 | 劉鵬飛:“多措并舉”塑造水泥行業健康生態
?名家薈萃,專家云集,不同視角,各抒己見。中國水泥網近期開設了《水泥冷暖大佬談》專欄,采訪了水泥行業諸多企業領導、行業專家,本期邀請到的是內蒙古水泥協會會長、蒙西水泥集團董事長劉鵬飛。
我國水泥市場需求萎縮、產能過剩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特別是今年疫情管控結束后,房地產疲弱等多重因素疊加,量價利齊跌,水泥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行業如何短期脫困、如何長期健康,業內專家、人士提到了很多可行的建議和想法,值得思考研究。借中國水泥網約稿之際,我談談個人的理解。
一、短期來看,應做好行業自律,繼續堅持錯峰生產政策,擴大錯峰生產時段,聯動相鄰地區錯峰組織。
錯峰生產是減碳有效途徑,也是化解產能的有力舉措,已取得了成效,應當繼續堅持,行管部門應當出臺具有強制力的政策文件就錯峰生產做出規定,PVC熟料線和垃圾處置熟料生產線通過與傳統窯置換錯峰時間來確保錯峰生產整體性,從而確保錯峰生產的基本面穩固。
從近幾年來看,僅在采暖季錯峰生產還是不夠的,有些地區已在夏季開展了錯峰生產,因此,有必要延長錯峰生產的整體時間,以應對市場的嚴重過剩。
過去,受運輸成本限制,水泥產品市場輻射距離比較短。現在,由于“公轉鐵”、卡車電動化等運輸方式的轉變,讓水泥和熟料的運輸半徑加大,跨省競爭激烈。
如果錯峰生產時間在相鄰省市不同步或者彼此不考慮,那必將造成了錯峰生產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各地水泥協會應該建立起事前溝通機制,讓相鄰地區的錯峰生產時段良性聯動。
二、中期來看,隨著拉動經濟增長方式和引擎的調整,國家和地區應有序推動落后水泥產能的退出,且不再置換或者新增產能建設。
三、長期來看,實質性去產能才是行業健康的必由之路,需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行業深度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引領世界水泥發展格局。
每一個水泥人,每一個水泥企業,尤其是大企業,都應該承擔起責任,做好行業自律,推動水泥行業脫困,塑造健康行業生態,實現長足發展,努力實現社會、股東、員工的價值最大化。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