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加坡水泥行業報告
2009年,由于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新加坡經濟收縮了1.3%,比2008年1.4%的增長率低,特別是制造業和金融部門受影響最大。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增長了15.5%和18.8%。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經濟整體增長了17.9%。
今年上半年經濟形勢的的改善主要是基于制造業,特別是生物醫藥和電子制造業的出口為基礎。金融服務受活躍的外匯交易和國內銀行貸款的支持形勢好轉。盡管經濟增長率將保持穩健,但是這強勁的增長勢頭可能不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
基于上述因素,貿易和工業部(MTI公司)修訂了其對新加坡經濟的預期,預計2010年有望達到13%至15%的增幅。
建筑業
建筑業去年16%的增幅萎縮至今年的9.7%,而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增幅均為11.5%。截至2010年5月,建筑業合同價值已達57億美元。如果所有計劃中的項目如期進行,則預計今年內批準的建筑合約總額可達155至200億美元。其中,私營部門占合約總額的55%。
私人及公共房屋,濱海高速公路(MCE)以及捷運(市區線1期及2期)將是今年和隨后幾年建筑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建筑與建設局(BCA)也在積極宣傳提高新加坡建筑行業開發商,業主和專業人士對環境的可持續性的認識和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認識。基于此,未來幾年可能會逐步增加混合水泥的使用。目前,該混合水泥的成分是磨細的高爐礦渣。因此,為了讓更多的骨料用于混凝土制品,需要生產低堿水泥。
散貨碼頭/研磨能力
今年8個進貨港和1個研磨廠的產能略有變化。一個碼頭已建成筒倉以增加它們的散貨處理能力。目前,全部水泥碼頭的處理能力是900萬噸。研磨工廠的生產能力為30萬噸。
水泥/熟料/礦渣進口
2009年,共從日本進口,臺灣,馬來西亞,中國和泰國進口水泥/熟料/礦渣550萬噸。
由于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產能過剩,造成水泥價格比去年有所松動。廠家們仍在打價格戰并繼續抑制原材料價格。
2010年6月的水泥價格為每噸89新加坡元(約合66美元)。
結論
2010年的水泥需求預計將超過500萬噸。之后由于基建項目的陸續開工預計2011年和之后幾年的水泥需求量將保持在500萬噸。
新加坡已經實施了新的水泥標準SSEN 197, 類似的標準BSEN 197將在2010年9月開始實施。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song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