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從上市公司報告看水泥區域性行情差異
上市公司水泥業務總體縮量,華北營收降幅居首
2023年,受房地產景氣度下行影響,國內水泥行業總體面臨需求收縮壓力,市場競爭明顯加劇,市場價格出現大幅回撤。截至10月底,全國水泥價格指數(CEMPI)由年初的140.82點降至109.58點,年內累計下跌22.18%,同比跌幅達到29.15%。
圖1:2023年全國水泥價格指數持續走低(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在市場價格不斷探底的過程當中,國內各大區域由于下游需求變化幅度以及市場競爭烈度的不同,實際水泥行情存在一定差異性。
從財報數據來看,東北區域上市公司水泥業務營收總體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西南和西北區域水泥營收降幅分別在9.01%和10.61%左右;中南和華東區域水泥營收同比分別下滑13.35%和15.57%;華北區域水泥營收同比降幅居首,達到20.77%。
圖2:2023年六大區域上市公司水泥業務營收及同比增速(億元,%)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因不同上市公司區域劃分存在差異,本文部分數據存在重復統計的情況
具體而言,東北區域受去年疫情影響,增長基數偏低,加之遼寧省推行全面振興政策,基建投資較為活躍,故冀東水泥、山水水泥以及亞泰集團在東北市場的水泥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對沖水泥價格下跌帶來的影響,使得整體營收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
華北地區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局部受外來水泥沖擊嚴重,當地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發揮率偏低,上市公司水泥業務量價齊跌,冀東水泥以及天山股份在華北區域的營收跌幅均在20%上下,成為上市公司總體營收跌幅最大的區域。
華東和中南是國內水泥消費量最大的兩個區域,但由于年內多地出現房地產施工放緩的情況,華東和中南地區水泥需求表現同樣不及預期。據中國水泥網大數據研究院估計,1-9月中南和華東地區水泥產量同比分別減少了約11%和4%,降幅高于國內其他區域。在此背景下,市場份額成為水泥企業的首要目標,華東和中南地區進入充分競爭狀態,價格跌至平均成本線以下,總體營收減量高于其他區域。即使是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的海螺水泥,在華東和中南地區的營收總額相較于去年同期也下滑了8%以上。
西南和西北地區內部需求差異明顯,新疆、青海、西藏以及陜南等區域,年內基建項目落地施工的增量較為明顯,水泥需求表現良好,上市公司在相關市場的銷售量均出現同比增長。然而,在甘肅、貴州以及陜西關中等區域,由于新增項目不足,水泥銷量普遍有所下滑。總體而言,西北和西南局部需求存在亮點,加之部分區域交通不便,受其他區域的價格沖擊較小,水泥價格降幅相對偏緩,上市公司水泥業務營收降幅低于國內其他區域。
表1:上市公司水泥業務營收同比變化幅度排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中南、華東價格降幅較大,風險基本充分釋放
截至10月底,中南和華東地區水泥價格指數分別報收100.81點和108.44點,同比跌幅分別達到35.97%和29.54%,跌幅領先其他地區;其次是華北和西南地區,水泥價格指數同比跌幅分別為29.03%和26.03%;東北和西北地區價格跌幅稍小,同比分別下跌20.22%和16.38%。
圖3:2023年國內六大區域水泥價格指數變化情況(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從上市公司財報數據以及地區水泥價格指數來看,目前國內受基建拉動作用較強的西部以及北方省份,年內水泥市場運行狀況相對較好。同時,市場化較為充分、以往依靠房建市場作為主導需求的地區,市場摩擦增多,企業競爭區域白熱化。總體而言,目前水泥價格下降幅度呈現出南強于北、東強于西的趨勢。
中南和華東地區水泥成交均價降至歷史低位,甚至一度跌破2009年基期水平,市場競爭的劇烈程度顯著高于其他地區,降價風險基本釋放完畢,反彈空間較大,但價格走勢取決于需求恢復情況,目前仍不樂觀,后續或將進入較長的磨底期。
華北地區水泥行情不佳,水泥價格指數高位回落,但由于當地產能集中度高以及環保管控嚴格,價格指數的絕對值仍位于第二梯隊。
西北、東北以及西南地區水泥價格指數回撤幅度較小,其支撐主要來自于政策的強度和持續性。在基建項目持續釋放的背景下,水泥價格變化幅度相對平穩,但若新舊項目銜接出現困難,存在進一步拉低水泥價格的可能性。
編輯:林加義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