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經濟增長重心將轉向內需
國家統計局將定于本月21日公布中國第三季度GDP數據,目前多位經濟學家及多家機構均表示,中國GDP增速將逐季回落,經濟運行將溫和放緩,預計三季度GDP增速將放緩至10%之內。專家表示,未來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保持穩定,經濟增長重心將轉向內需。
“中國經濟運行將溫和放緩;中國進出口增速將明顯放緩,2011年的增速將達到非常低的水平。”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在16日發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中作出趨勢性預測:中國GDP增速2010年在10%左右,2011年則回落至9.5%左右。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三季度GDP為9.5%,自一季度11.9%的高點繼續回落,四季度將進一步回落至8.8%,全年經濟料呈現“前高后低”的增長態勢。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表示,受節假日因素的影響,9月工業增速受到一定影響,預計9月工業增長13.5%左右。而根據工業和其他產業相應的變化情況,預計第三季度GDP為9.1%。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在短期內,出于對房地產調控和人民幣升值對經濟增長的憂慮,預計政府投資會有所放松,隨著中央投資的下撥和地方政府的配套,預計未來的投資增速仍將維持較高水平,而且明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因此,盡管明年房地產投資會面臨較大的困境,但整體的投資增速仍將較為可觀。因此,今年的GDP增速預計會達到10%左右,與此同時,明年的GDP增速仍將保持9.5%左右。
不過,經濟學家表示,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重心將轉向內需。
據CCWE預測,中國進出口增速將明顯放緩,2011年增速將達到非常低的水平。
“中國將走以內需為主的結構調整道路,我覺得這是‘十二五’規劃的主題。”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表示,全球經濟在兩三年內都不可能走出衰退,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中國不能轉向開發內需的話,將喪失經濟增長動力。
至于如何擴大內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建議,加快城市化進程。在未來的20年,中國將有4億農民工及其家屬會轉變成城市居民,而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國家會有巨大的資金投入。因此,加快城市化進程必將產生巨大內需。
綠色經濟和大消費成熱點
綠色:能耗和碳排量都要減
對于“十二五”規劃中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是否仍定為20%,存在一定爭議。有發改委專家認為,這一幅度或將在15%到20%之間。
發改委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中心徐華清認為,“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指標可能會達到18%。“十二五”減排目標應該比“十一五”低,即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低于20%。預計未來10年GDP年增速可能逐步下降,預計維持在8%或以下,這將導致節能減排的難度加大。
也有人士預計,“十二五”期間政府不僅要提出能耗下降指標,還要提出二氧化碳的減排目標。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透露,“十二五”規劃是中國首部綠色五年規劃。氣候變化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是中國“十二五”期間以及未來發展的最大約束條件。不僅要使我國的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20%,而且要努力使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迅速提高,以及減少其他溫室氣體排放。
15日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當天,綠色投資主題已經率先啟動。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節能減排的綠色政策有直接約束力,綠色投資主題將貫穿整個“十二五”期間。
城鄉統籌:
城鎮化率快速健康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在“十二五”規劃中,城鎮化率將突破50%,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結構隨之會發生一系列深刻變化,破除城鄉分治的“二元”體制,推動城鎮化快速健康發展。
權威人士認為,城鎮化速度加快,有助于刺激廣大的農村消費市場,提升我國的內需。但目前,進城農業人口的城鎮化,以及城鎮化時部分農村土地變為城鎮土地,這兩個問題是困擾城鎮化的瓶頸。這些問題的解決,將直接關系到城鎮化進程所釋放的農村市場消費能力大小,必然要在“十二五”規劃中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中信金通研究報告認為,提高居民收入的直接效果是刺激內需市場。同時,加快城鎮化進程,完善農民工的“新市民”認同過程,將形成大量新增需求,也構成大消費行業的增長基礎。因此,大消費概念板塊包括醫藥、零售百貨、服裝、食品飲料等,將成為“十二五”期間的直接受益者。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