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做好“去、提、增”三篇文章 實現工業運行“開門紅”
近日,《山東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印發實施,《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也重新作了修訂。7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行動方案》和《應急預案》進行解讀。
會上,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孔慶成介紹,近年來,山東扎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力做好“去、提、增”三篇文章。
在“去”上,加快推動化工和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著力壓減低效產能。截至目前,大氣傳輸通道城市10家鋼鐵企業產能全部轉移退出,煉鐵產能1957萬噸、煉鋼產能2356萬噸;推動壓減焦化企業26家,產能1801萬噸;整合轉移地煉企業10家,產能2696萬噸;壓減輪胎企業12家,退出低效落后輪胎產能2380萬條;關停退出水泥熟料生產線32條、水泥磨機223臺,涉及產能1663.2萬噸和1.17億噸。
在“提”上,全面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著力提升傳統動能。2022年工業技改投資增長7.3%,高于全部投資1.2個百分點;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3049個,完成“萬項技改、萬企轉型”目標。
在“增”上,聚焦“十強”重點產業,持續培育壯大新動能。2022年全省制造業投資增長11.2%,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28.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9.4%,增加值增速達到14.4%。
“今年1月-5月,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增速較一季度提升0.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7個百分點,實現了工業運行‘開門紅’。”孔慶成說。
目前,水泥需求下行趨勢凸顯,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成本長期高企,利潤不斷壓縮成為常態,提高能效水平,降低成本壓力成為水泥企業提升綜合實力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突破點。
2023年7月6-7日,中國水泥網將在重慶舉行“2023中國水泥節能與新能源發展大會”,從節能改造,光伏、儲能等技術應用,綠電、替代燃料替代傳統能源轉型等方面出發,共同探討水泥行業節能降耗新途徑。
會后將參觀東方希望重慶水泥預熱器“5級改6級”節能示范線等。
編輯:李心儀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