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的“自救”之法
今年上半年,弱需求、高庫存、資金緊張成為水泥行業存在的普遍現象,“陰霾”籠罩在整個行業的頭頂,久久難散。面對處于“寒冬”的行情態勢,一些企業撐不住退出了水泥的歷史舞臺,一些水泥企業則紛紛開啟“自救”模式。
降價銷售維持企業市場份額
水泥市場需求低迷之際,企業為維持市場份額,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降價銷售成為常用的“自救”方法之一。
據全國水泥價格指數(CEMPI)顯示,截至6月底,該指數報收117.61點,環比下跌1.28%,同比下跌19.09%。自今年4月開始,該指數持續下行,一路跌至近5年新低。
中國水泥網調研了解,今年以來受房地產行業態勢不佳影響,廣東水泥需求下滑2-3成,供需矛盾加劇。當前廣西水泥運至珠三角市場,到位價僅290元/噸左右,部分廣西水泥企業外銷出廠價甚至低至190元/噸,遠低于成本價,市場態勢嚴峻。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負責人、資深分析師鄭建輝也感嘆,隨著房地產投資、新開工項目數量的回落,水泥需求受影響在意料之中,影響幅度之大卻在意料之外。
拋售低效資產緩解企業壓力
水泥企業面臨供需失衡和市場需求下降的壓力,導致企業壓力不斷增加,經營狀況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水泥企業選擇“拋棄”低效資產來緩解壓力。水泥企業通過淘汰老舊設備、停產不達標的生產線等方式,逐步淘汰低效資產。
如:浙江南方水泥轉讓慈溪南方水泥100%股權及轉讓方對標的公司人民幣2043.88萬元債權,轉讓底價為5556.51萬元;
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出售7、8號窯生產線機器設備,轉讓底價近9500萬;
唐山燕東水泥拍賣名下的180萬噸粉磨產能指標及124萬噸熟料產能指標,起拍價1.34億元。
加速技改提高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水泥企業開始加速技術改造,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如:青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1號線日產6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項目,自去年12月底動工,80天主體完成,項目投資9000多萬元。
▲青州中聯技改項目
此外,6月28日,梅州皇馬水泥與中國中材國際工程正式簽訂工程總承包合同,強強聯手全力推進總投資8億元的46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余熱發電技改項目建設。
據了解,該項目將原有25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升級技改為46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配套9MW純低溫余熱發電的機組。該項目于去年開工,目前已進入核心主設備建設階段。
擴大水泥銷售范圍,短腿變長腿
如今,“公轉水”、“公轉鐵”等多式聯運在水泥產品運輸中的經濟效益日漸凸顯,水泥的銷售范圍得到有效提升,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開始跨省運輸,抓緊興建碼頭、港口等,完善企業物流資源配置,提升其物流營運綜合能力。水泥企業逐漸打破距離的桎梏,不斷開拓遠方市場。
例如,去年遠在千里之外的萬噸福建水泥通過鐵路來到湖州、杭州市場,“支援浙江省湖州、蕭山等地工程建設”。
來賓武宣華潤水泥碼頭項目第四結構段承重梁澆筑完成。項目投資總額約1.4億元,新建3個3000噸級散貨泊位。
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水泥企業通過多式聯運在打開銷售版圖的同時,也打破了水泥區域市場壁壘,加劇了水泥市場的競爭。將對傳統市場區域格局帶來一定沖擊。
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
近兩年,一些水泥企業選擇通過資產兼并,加強行業內的業務整合,優化自身資產結構,提升其競爭力。
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水泥行業共發生大約30個并購重組案例,數量較前幾年明顯增多,特別是去年10月份以來水泥企業買賣資產活動頻繁,其中水泥熟料企業并購項目22個,粉磨站6個,其它2個,其中多數是產業結構調整布局案例,參與企業也以中小企業為主。
圖: 2022年以來并購數量明顯增多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data.ccement.com/)
告別單一產業,打造以水泥為主的生態產業鏈
當前市場弱勢運行趨勢不減,企業盈利能力承壓,為適應市場變化,確保企業穩定發展,水泥企業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積極行動,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業績表現。近年來,水泥企業積極布局砂石骨料、商混、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告別單一產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涉足其他領域,打造以水泥為主的生態產業鏈。
2021年8月收購海螺新能源100%股權后,海螺水泥開始頻繁發力新能源業務。如投資50億元用于發展光伏電站、儲能項目等新能源業務,實現下屬工廠光伏發電全覆蓋。海螺水泥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李群峰曾明確表示,新能源是公司轉型發展的重要賽道。
天山股份表示,積極發展“水泥+”業務。商混業務持續優化布局,骨料業務快速發展,增加資源儲備,加快推進協同處置固廢、危廢、生活垃圾等業務。并且在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建設方面,秉持應建盡建的原則。
紅獅集團確定未來發展戰略:立足水泥主業,進入多晶硅行業,水泥主業做強做精,多晶硅產業加快布局形成規模,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構建“水泥+多晶硅”雙主業格局。
除此之外,為應對當前市場變化,一些水泥企業也在積極建設熟料庫,中轉庫等。
面對當前低迷的行業態勢和復雜的市場環境,水泥企業需轉變經營思路,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和應用,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尋求多元化的增長路徑,挖掘新的增長點,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水泥需求下行趨勢凸顯,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成本長期高企,利潤不斷壓縮成為常態,提高能效水平,降低成本壓力成為水泥企業提升綜合實力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突破點。
2023年7月6-7日,中國水泥網將在重慶舉行“2023中國水泥節能與新能源發展大會”,從節能改造,光伏、儲能等技術應用,綠電、替代燃料替代傳統能源轉型等方面出發,共同探討水泥行業節能降耗新途徑。
會后將參觀東方希望重慶水泥預熱器“5級改6級”節能示范線等。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