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前三季度水利建設落實投資1萬億元,完成投資8601億元
水利部于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召開“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有關情況,并和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國共同答記者問,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曉琳主持會議。
李曉琳: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水利部新聞發布會。今年以來水利部強化組織推動和協調聯動,持續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完成水利建設投資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今天我們舉行“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向大家介紹有關工作情況。
出席本次發布會的有: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國,幾位發布人將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現在,我們首先請陳敏副部長作介紹。
陳敏: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歡迎大家出席這次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水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今年以來,水利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全力抓好防汛抗洪工作,特別是有力有效應對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同時,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前三季度新開工水利工程數量、落實和完成投資、吸納就業人數,均在2022年同期高基數之上實現明顯增長,在促進民生持續改善、社會預期持續向好、經濟持續好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水利項目開工數量實現較大增長。1—9月,全國新開工各類水利項目2.49萬個,同比增長12.9%;總投資規模1.15萬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重大水利工程開工35項,南水北調中線河北雄安干渠供水、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吉林水網骨干工程、北京市溫潮減河治理等項目開工建設,國家、區域和省級水網工程體系加快構建。
二是落實和完成水利建設投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1—9月,水利建設落實投資10750億元,完成投資8601億元,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其中,廣東、山東、河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云南、福建等10個省份完成投資超過400億元,有效發揮了拉動經濟作用。
三是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速。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吳淞江整治等在建重大工程加快實施,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全面完工,陜西引漢濟渭、甘肅引洮供水二期、福建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實現通水,開始發揮效益。加快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大力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協同推進市縣級水網建設,全力打通國家水網“最后一公里”。
四是水利建設吸納就業作用更加凸顯。1—9月,水利項目施工吸納就業221.2萬人、同比增長5.7%,發放工資411.3億元、同比增長37.1%;其中:吸納農村勞動力175.4萬人、同比增長2.8%,發放工資306.1億元、同比增長34.7%。更多人民群眾在水利建設中獲得更多勞動報酬,水利在穩就業促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水利部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科學判斷和決策部署上,全力抓好第四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水毀水利設施修復和災后重建,確保全年水利建設完成投資超過去年水平;同時,提前謀劃好明年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貢獻更大力量。
我就介紹這么多。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問答環節
問答1
媒體:
剛才陳敏副部長介紹了今年1—9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情況,從投資完成來看,已經達到8601億元,為歷年同期最高,請問取得這樣的成績水利部采取了哪些有力有效的措施?謝謝!
張祥偉
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推動,抓得早、抓得細、抓得實,全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1—9月完成投資創歷史同期新高。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首先,狠抓投資落實。這是滿足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一方面,各級水利部門積極爭取公共財政加大水利建設投入。1—9月各級財政落實水利建設資金607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5億元。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大規模水利建設投資需求,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指導地方水利部門和項目法人,做好項目儲備,完善項目償還機制,努力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積極利用好金融支持水利的政策,加大金融投入。同時,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1—9月,落實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761億元,金融貸款1885億元,基本保持去年同期高水平;今年的投資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社會資本,落實社會資本投資10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6%,為大規模水利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二是狠抓項目開工。為保障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進度,進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從去年底開始就提前謀劃今年新開工項目,超前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實行清單管理,按月跟蹤調度,對重大工程每周進行跟蹤通報。特別是重大水利工程,各級水利部門主動與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溝通協調、聯合會商,逐環節解決用地、環評、項目審批等難點堵點問題,推進工程多開早開。今年以來,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2.49萬個,投資規模達到1.15萬億元,項目個數同比增加2844項、投資規模同比增加941億元。其中開工重大水利工程35項,比如,南水北調中線雄安干渠、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還有吉林水網骨干工程等等,這些項目對于提升流域區域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說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8.05億立方米,將加快形成與國家骨干水網互聯互通的廣西水網新格局,對緩解南寧、北海、欽州、玉林等受水區缺水情勢,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狠抓建設進度。聚焦工程實施進度、投資完成等重點問題關鍵環節,今年以來,水利部組織開展19次調度會商,對進度慢的地區加強有針對性地指導,提出明確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加快建設進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由于今年工作抓得早、抓得細、抓得實,從3月份開始,單月完成投資基本都在1000億元以上,為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謝謝!
問答2
媒體:
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請問今年水利部在這方面有什么新舉措、新進展?
陳明忠
水利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深刻認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是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加快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主要做了這么幾項工作:
一是持續強化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各地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路徑和具體舉措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導督促各地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各地多渠道籌資推動農村供水工程建設,1—9月,落實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投資1069.1億元,已完成投資833.2億元,均較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開工建設農村供水工程17089處,完工11504處,提升了5493.6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二是深入實施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我們對標今年新實施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聯合有關部門強化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配備水質凈化消毒設備,對城鄉供水一體化、規模化工程全面開展水質自檢,加強對小型集中和分散農村供水工程的水質巡檢和抽查,不斷強化農村供水水質保障。
三是加快推進管護專業化。積極推進農村供水縣域、片區統一管理,加強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推進數字孿生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完善水價形成和水費收繳機制,加快推進計量收費。1—9月,各地落實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資金42.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30億元。已完成維修養護資金35.8億元,維修養護農村供水工程7.8萬處,服務農村人口1.7億人。
四是兜牢農村飲水安全底線。加強農村飲水狀況全面排查和動態監測,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解決,保持動態清零。指導受洪旱災害影響的地區強化農村應急供水保障,加快修復水毀供水工程,強化水質檢測,全力確保災區農村群眾飲水安全。通過新建工程、維修養護、應急供水等措施,解決了169.5萬農村人口的飲水臨時反復問題。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跟蹤,大力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的保障能力和管護水平。謝謝!
問答3
媒體:
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國家水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請談談今年以來重大水利工程總體建設情況。謝謝!
王勝萬:
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水利部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加快推動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在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各工程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第三季度不斷延續今年以來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態勢,今年下達中央投資計劃的重大水利工程前三季度累計完成投資901.6億元,占今年投資計劃的64.2%,具體如下:
一是開工數量保持高位。第三季度,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北京市溫潮減河工程、江西省珠湖黃湖方洲斜塘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國家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優化布局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開工建設,前三季度已開工35項重大水利工程,開工數量保持高位,涵蓋了引調水、防洪、灌溉、生態等多種工程類型。
二是在建工程加快推進。一批工程實現了重要節點目標,引江濟淮工程自2022年底試通水通航后,鳳凰頸泵站加快主體工程建設,其余工程已基本實施完成,正在推進全線試調水聯合調試工作;引江濟淮二期工程也已實現主體工程開工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通過末臺機組啟動驗收,8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主體工程全面完工,比原計劃大幅提前。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輸水線路已完成294公里,占全長390公里的75%,已進入到攻堅階段。海南天角潭水利樞紐下閘蓄水,甘肅引洮供水二期、青海引大濟湟工程通水,湖北省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投產發電。
三是完工工程效益初顯。福建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江西花橋水庫陸續完工,山東南四湖湖東滯洪區建設、月亮泡蓄滯洪區防洪工程及安全建設等工程實現竣工驗收,轉入運行管理階段,將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等方面全面發揮工程效益。
目前已進入第四季度,水利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精心組織實施,強化調度會商,加強質量控制,抓好安全生產,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確保完成年度水利建設各項目標任務。
問答4
媒體: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區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保障。請問今年以來水利部在灌區建設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陳明忠:
謝謝這位記者的關心。我國的氣候特點和基本水情決定了農業要豐產豐收離不開灌溉保障。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水利部不斷完善灌排工程體系,進一步發展灌溉面積,加快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與改造進程。
一是優化水資源調度,全力保障糧食灌溉用水需求。指導地方分析研判、提前蓄水和科學調度,充分發揮大中型灌區供水保障作用,今年春灌、夏灌、秋灌累計供水2900多億立方米,實現了應灌盡灌。針對西北旱情,與農業農村部建立協同工作機制,以大中型灌區為單元,按照精準范圍、精準對象、精準時段、精準措施要求,全力保障灌溉用水,為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堅實水利保障。
二是強化臺賬管理,加快推進灌區項目建設進度。今年安排投資388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13億元,支持598處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今年的投資規模比去年增加了7個百分點。我們加強項目調度,提高分析研判能力,對建設進度慢的省份進行跟蹤指導,加快建設進度。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資259億元。9月份,灌區項目進入了施工“黃金期”,第三季度灌區完成投資明顯快于前兩季度。在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鼓勵采取以工代賑等方式,促進農村群眾尤其是脫貧人口就近穩定就業,增加了收入。今年以來累計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約10萬人。
三是試點先行,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調度、典型經驗交流,推動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和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建設。建立“一對一”跟蹤指導機制,今年啟動的第一批21個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農業水價均根據新的要求進行了成本測算,有14個試點落實金融和社會資本34億元,引導18個省份組織開展省級試點建設。前不久,發布了13個數字孿生灌區模型的清單,強化對數字孿生灌區的技術支撐。
四是謀篇布局,加快編制《全國農田灌溉發展規劃》。水利部會同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等做好充分銜接,結合水網工程建設,開展水土資源平衡分析,研究提出了灌溉面積的發展規模、數量和區域布局,儲備了一批大中小型灌區項目,為農田灌溉現代化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規劃依據和翔實的項目基礎。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推進項目落實,盡快開工建設。謝謝!
問答5
媒體: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構建以數字孿生流域為核心的智慧水利體系。《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要求建設數字孿生水網。請問水利部在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有什么安排?謝謝!
成建國:
謝謝您的提問。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明確將推進智慧水利建設作為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六條實施路徑之一,系統建構數字孿生水利體系,并對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作出頂層設計,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積極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2022年,水利部啟動了56家單位的94項任務先行先試建設,總結提煉形成典型案例,示范引領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長江流域全覆蓋水監控系統,作為首個數字孿生流域項目,已于2023年4月開工建設。2023年汛前,水利部門依托先行先試取得的成果,開展防洪調度“四預”演練并在汛期投入應用,特別是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中,考慮堤防、分洪口門、安全區(臺)、閘門啟閉、自然漫溢、扒口潰口、進退洪設施等各種邊界條件,逐日推演洪水演進趨勢,準確掌握蓄滯洪區水頭演進、滯蓄水量、淹沒范圍、退洪歸槽等情況,提前3~4天準確預測東淀水頭演進過程和最大淹沒范圍,提前4天準確研判“不啟用清南分洪區”,為蓄滯洪區安全運用和堤防防守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加快推進數字孿生水網試點。廣東、浙江、山東、江西、湖北、遼寧、廣西等第一批7個省級水網先導區,安徽、寧夏、福建等第二批3個省級水網先導區以及南水北調工程啟動數字孿生水網建設,第一批7個市級和3個縣級水網先導區數字孿生水網建設加快推進。浙江省結合省級水網先導區實施,大力推進數字孿生浙東引水建設,初步建成數字孿生水網綜合信息一張圖以及安全監視、調度決策、日常管理、應急處置等4大應用模塊,有力提升浙東引水工程水網運行調度管理智能化水平。安徽省有序推進數字孿生引江濟淮建設,初步構建了全面立體感知體系與智慧調度系統,保障了引江濟淮工程安全運行與科學精準調度。
三是大力推進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加快三峽、小浪底、丹江口、岳城、尼爾基、江埡、皂市、萬家寨、南四湖二級壩、大藤峽、太浦閘等11個重點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比如,數字孿生小浪底工程,初步建成防汛調度和工程安全相結合的“四預”應用,支撐了2023年黃河調水調沙科學決策。數字孿生丹江口基本實現工程安全動態綜合評估、供水安全滾動保障及水質安全模擬,為取得2023年漢江秋汛防御與汛后蓄水的雙勝利提供了重要支撐。位山灌區通過數字孿生灌區平臺,實現渠系閘站水位、流量數據實時監控、灌區干渠系統輸配水過程動態模擬,以及配水調度預演可視化,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水平。
下一步,水利部將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加快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到2025年建成數字孿生水利體系1.0版,為水利決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安全性支持。謝謝!
問答6
媒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要加快完善流域特別是北方地區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請問水利部近期有哪些工作考慮?謝謝!
陳敏: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今年海河流域發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主要支流拉林河、螞蟻河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造成嚴重洪澇災害,暴露出流域防洪治理存在的薄弱環節。水利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的部署,深入細致做好今年水旱災害防御特別是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工作復盤檢視,找準短板弱項,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全局和長遠,樹牢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科學謀劃海河等北方河流流域防洪系統治理,整體提升流域洪水防御能力。
第一,加快完善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一是加快防洪控制性水庫建設。以流域暴雨洪水集中來源區、山洪災害易發區等缺乏控制性工程的河流為重點,建設一批防洪控制性水庫。二是積極開展骨干河道整治和堤防達標建設。加快海河流域和松花江、遼河流域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整治,推進堤防達標建設,加強河口綜合治理,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暢通洪水入海通道。三是加快蓄滯洪區建設。推進蓄滯洪區圍堤隔堤、進退洪控制工程和安全設施建設,實施高風險區居民遷建,優化分區運用布局,實現科學有序精準調度運用,實現蓄滯洪區“分得進、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四是加強城市防洪建設。按照“拒、繞、排”的思路,依托流域防洪體系,完善城市防洪布局,防線外推、遠拒洪水,繞開重點保護對象,暢通洪澇排水通道,確保重點城市防洪安全。同時,著力提高重要基礎設施防洪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加快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和數字孿生流域建設。一是建立“云中雨”的監測預報防線。完善水文氣象衛星服務體系,建設覆蓋流域暴雨洪水集中來源區、山洪災害易發區的測雨雷達網。二是完善“落地雨”監測預報防線。在暴雨洪水集中來源區及流域中下游平原區,加密雨量站布設。三是構建“洪水演進”監測預報防線。完善骨干河道、中小河流、蓄滯洪區水文站網,提檔升級現有水文測站,加強應急監測能力建設,延長洪水預見期、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四是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加快數字孿生海河、松花江、遼河建設,先期建成數字孿生嫩江、遼河、永定河。建設智能化洪水調度平臺,構建河道、蓄滯洪區水動力洪水演進模型,加強洪水實時演進分析,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支撐防洪調度管理決策。
第三,強化流域防洪體制機制法治管理。一方面,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加快海河、松遼等七大流域防洪規劃修編,科學確定支流建設標準,區分輕重緩急,統籌安排實施優先序,逐河流開展治理,做到治理一條、見效一條。修訂流域洪水調度方案,完善流域防洪調度指揮體系。另一方面,強化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充分發揮河湖長制作用,完善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嚴厲打擊侵占河湖岸線、水庫庫容、蓄滯洪區空間及妨礙河道行洪等違法行為。嚴格洪水影響評價類審批,加強蓄滯洪區管理。謝謝大家!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