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行]臺泥(遼寧):悄然成為區域水泥新勢力
臺泥(遼寧)常務副總王天利接受記者訪問
我們常說水泥行業“強者恒強”,指的并不僅僅是企業在產能規模、資金來源上所擁有的優勢,更重要的一點是其在發展壯大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成功經驗和由此產生的自信。我們之前拜訪了遼寧山水,感慨其對于未來企業發展、市場拓展的自信,這種自信來源于山水集團在東北大地辛勤耕耘所占據的主動,尤其是在規模上的控制力。近日,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來到臺泥(遼寧),一家游離于集團主要戰場的單兵企業,在這里,我們同樣感受到了自信,這種自信我們更相信是來源另外一種文化底蘊、另外一種不同的信念。
臺泥(遼寧)水泥有限公司原名是遼寧昌慶水泥有限公司,最初是由香港昌興礦業和當地一家水泥企業合資組建,臺泥在完成對昌興水泥業務的收購之后,遼寧昌慶改名為臺泥(遼寧)有限公司,成為臺泥旗下的一員,也是其在東北布局的惟一一家熟料生產基地。
臺泥(遼寧)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4日,公司規劃2×45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項目被列入遼寧省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同時也是遼陽市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自2008年9月8日開工建設以來,于2010年3月30日第一期一條4500t/d生產線成功點火,5月5日回轉窯順利投料,7月、8月公司兩臺水泥磨陸續投產。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到達時,臺泥(遼寧)積極進行二線4500t/d生產線項目核準申報工作,并配置建設200完噸水泥粉磨站,配套建設2條9000KW余熱發電站。建成時,將成為遼寧產能最大的幾家單體生產企業之一。
孤軍深入,管理團隊成為關鍵
在我們看來,臺泥(遼寧)水泥在東北算得上是孤軍深入,不僅僅是指它是臺泥目前惟一一家在東北的生產基地,在布局上缺乏呼應,臺泥(遼寧)的管理團隊也沒有像其他外來企業那樣本土化,還都采用原有昌興的管理團隊——而這也成為了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在我們采訪中的企業中,像在東北已有1200萬噸產能規模的山東山水集團,管理團隊中來自山東的成員屈指可數,大部分都仍然采用本地的人才,中國建材北方水泥在東北的兼并也都基本留任了原先的人員,以求更快融入到當地的社會和文化之中。而臺泥(遼寧)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團隊組建方式,但臺泥(遼寧)的這種做法恰恰也為其提供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優勢。
管理團隊本來就是臺泥(遼寧)的最大優勢,臺泥收購昌興礦業的水泥業務,除了迅速擴大自身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昌興卓越的管理團隊。這個團隊更適應于目前遼寧市場局勢,臺泥(遼寧)的團隊中有90%中層及以上的干部都有著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這些管理人員或多或少都已經經歷過了水泥市場的價格沉浮、企業的兼并重組這些過程,實戰經驗頗為豐富。而目前遼寧的市場幾乎在重復這幾年發生在華東、中部地區的過程,這對于臺泥(遼寧)團隊并不陌生。事實上,當市場開始變的不景氣時,本地的企業往往在一種慣性的推動下調低價格,使得價格戰愈演愈烈。而山水、臺泥這些經歷過類似情況的企業則會更為冷靜。臺泥(遼寧)雖然尚未完全建成,雖然才剛剛生產,但是儼然已經形成對于周邊市場和企業的影響力。
在遼寧市場競爭的亂局中,臺泥(遼寧)剛剛成立起來,周邊市場早以被瓜分,臺泥要想快速成長,不能夠泯然眾人,要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臺泥(遼寧)的這個團隊最擅長的就是成本控制,這得益于具有海螺風格的生產管理。在目前臺泥(遼寧)的生產管理中,生產計劃的制定非常嚴格和科學,會考慮到各種情況,而且日常的工作都是圍繞這個生產計劃來進行,跟很多企業每年經營目標和計劃都會“三易其稿”不同,這種生產計劃往往只需微調,全年完成率能夠達到95%。在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團隊達到時,這種管理方法已經初現威力,臺泥(遼寧)的主要經濟指標已經跟海螺不相上下,綜合噸熟料煤耗在103公斤標準煤,熟料電耗也只有56度,這在水泥工藝相對落后的東北地區無疑是巨大的優勢。
疾風驟雨中 悄然成為區域市場水泥新興勢力
臺泥(遼寧)除了管理團隊成熟高效之外,加入臺泥之后,又有了更為穩定的資金保障,加上臺泥更為高效的ERP管理系統的支持,雖然成為臺泥在遼寧僅有的一個生產基地,但基本已經成為遼寧水泥重要的新興勢力。在市場協同、企業協同中已經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市場過剩、價格走低、競爭無序是目前遼寧水泥市場的關鍵詞。
從水泥需求來看,2009年遼寧省全年水泥消耗總量約4500萬噸,2010年預計水泥消耗總量約5000萬噸左右,但是產能過剩嚴重。目前有山水、冀東、天瑞、中北(沈煤)、鐵等新型干法企業23家,熟料總產能達到4200萬噸左右,目前仍有5條50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臺泥、遼陽天瑞、阜新大鷹、昌圖宏遠等)在2010年、2011年都將陸續投產,又將新形成500萬左右產能,加上現有的落后產能(濕法窯、中控干法、立窯)約900萬,實際熟料產能達到5600萬,水泥產能將達到8000萬噸。
在這種情況下,當地企業在經歷了最初的價格競爭之后也開始逐漸走向“競合”,在競爭中謀求合作的可能,臺泥(遼寧)無論在產能規模還是效率上都在當地首屈一指,自然成為重要的商談對象,在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走訪中,遼寧多個地區的企業聯合已經都在逐漸協商中。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z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