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強度下降進展滯后 四省(市)被約談!對水泥行業有何影響?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就“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進展滯后約談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重慶市節能主管部門負責同志。
約談指出,能耗強度下降是“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約束性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的重要標志。“十四五”前兩年,扣除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后,浙江、安徽、廣東、重慶等地區能耗強度下降仍滯后于“十四五”目標進度要求。
水泥是傳統能耗大戶,能耗成本占比過半,能耗壓力大者多為水泥生產大省。據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浙江熟料年產能5204.9萬噸,安徽熟料年產能13492.44萬噸,廣東熟料年產能10622.15萬噸,重慶熟料年產能5226.6萬噸,安徽、廣東均是年產超億噸的熟料大省。
短期來看,此次約談可能促使浙江、安徽、廣東、重慶更加關注和加強水泥在內的能耗大戶行業的管控工作,采取相應措施有效控制水泥等行業供給端的能耗排放。譬如,在2021年期間,因“能耗”問題,部分地區要求水泥行業停限產,對水泥生產、水泥價格等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長期來看,市場競爭日漸“白熱化”背景下,水泥行業的長期競爭是能耗水平的競爭。對于那些能耗水平高企的水泥企業來說,將面臨極大淘汰風險。從這個角度而言,深度挖掘節能潛力,拓展光伏、儲能等技術應用,推動綠電、替代燃料替代傳統能源轉型等成為水泥企業提升綜合實力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突破點。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