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愁成本?看現貨交易如何助力水泥企業降本增效!
2022年水泥行業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成本居高不下,供需矛盾激化,行情持續低迷,水泥產量創下近11年新低,同比下滑10.5%,多年努力構建的行業競合關系出現裂痕,行業利潤總額或下滑60%左右。面對當前的行業局勢,水泥企業都在謀求降本增效、創新發展之路。
“企業可以從新的交易、倉儲、物流倉儲等模式中獲得降本增效的實惠。”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董峰在與中國水泥網交流時說到。
2020年9月,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線水泥交易品種,并增加水泥經營范圍。董峰表示作為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近年來現貨交易的出現為水泥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改變。
緩解水泥供需矛盾。在我國,水泥需求的季節性波動往往會引起水泥行業的季節性供需矛盾。但在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之際,行業需求尚可、利潤較佳時這一矛盾暫時得到一定緩解,如今行業景氣度下移,需求陡然下滑,產能嚴重過剩問題不得不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
對此,董峰表示可以通過水泥交割倉庫的認證和網絡化布局,水泥成品的社會庫存從無到有,這為緩解水泥的季節性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方案。
低成本資金進入水泥的生產和流通環節。最近兩年,能源價格上漲、環保治理投入增加,加之技術升級投入、并購重組等因素的影響,水泥成本呈現上升態勢,如何緩解流動資金壓力,成為不少水泥攪拌站和經銷商關注的重點。
董峰表示物聯網、區塊鏈、智能識別等科技手段在認證倉庫的應用,可以為銀行低成本資金進入水泥的生產和流通環節提供新路徑,產融結合程度也能因此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董峰還提到競價交易等新模式的運用,為購銷雙方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公開且便捷高效的平臺,幫助水泥企業的購銷行為兼顧陽光合規及利益最大化。
水泥現貨交易模式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面對當前嚴峻的行業形勢,又將為水泥行業帶來哪些改變?2023年3月15-16日,中國水泥網誠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董峰參加“2023中國水泥產業峰會”,屆時他將深入探討依托現貨交易所構建統一大市場,助力水泥行業數字化轉型相關話題,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