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宋志平:積極正面地看待水泥行業的調整

中國建材集團 宋志平 · 2010-08-25 00:00 留言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 宋志平

  近年來,我國水泥行業實現了迅猛發展,并以自身的發展有力支持了國家經濟建設。在行業大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產能過剩、企業分散、過度競爭等問題仍然嚴重制約著水泥行業的發展。

  為進一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今年年初以來,針對水泥行業的現狀,各級政府緊鑼密鼓地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把對行業結構調整的各項政策不斷深化和細化。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隨后,工信部很快公布了762家水泥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這兩件事對我國水泥行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它們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中國水泥業進入一個加快淘汰落后、推進戰略重組的嶄新時代。

  雖然產能過剩已經是行業內外的共識,但一些地方想上水泥生產線的熱情仍然不減,這也是一直以來大家擔心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擔心落后產能是否還有死灰復燃機會的原因。而此次公布淘汰落后水泥產能企業的詳細名單,凸顯了政府的決心和淘汰落后的力度。我們認為這個名單的公布非常及時和必要,社會和行業對此的反映也十分積極和正面。

  低碳經濟的到來,給水泥行業的節能減排帶來空前壓力,也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現在政府出臺強有力措施,一方面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一方面用鐵手腕淘汰落后。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我們應該就水泥行業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就行業價值和今后的發展路徑進行深入系統的思考,推動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

  一、從過度競爭到適度競爭

  水泥行業是一個競爭性行業。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表明,對事關國家安全和對資源和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行業不能采取過度的市場競爭。水泥作為一個高度依賴資源和能源、對環境有一定負荷的重資產行業,應該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有序地開展適度競爭。

  近年來,隨著新型干法水泥的大發展,水泥總產量和總用量都迅速增長。然而,在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我國水泥行業實際上是越過了充分競爭而進入到了過度、無序競爭之中。這給行業發展帶來一系列困擾:水泥企業家數多、產量大,但集中度低,沒有形成有市場影響力的大企業;行業布局混亂、高度分散,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企業之間壓價競爭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沒有有效的市場協同,水泥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企業盈利難以實現,行業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我國是全球水泥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但同時也是全球水泥價格最低的國家。

  事實證明,水泥行業單純依靠市場的力量,是無法達到合理布局和市場競爭有序化的。我們應該讓適度競爭成為全行業的共識,具體來說,一是在政府指導下進行合理化布局,在現階段不要再盲目上新線,要學習借鑒土耳其、沙特等國家實施的水泥項目聽證制經驗,由政府、行業協會對整個布局進行分析、聽證,根據區域的需求統籌決定是否上新線及項目選址;二是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形成區域性大集團,主導市場格局;三是鼓勵和引導企業在競爭中實施區域市場的自律和進行市場化協同。 [Page]

  二、從縱向價值比較到橫向價值比較

  過去我們衡量水泥行業的價值,更多是從縱向進行比較,也就是從行業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來對比,而沒有放在整個國民經濟價值體系中進行比較。

  在整個價值體系中,水泥行業的利益長期受到擠壓。當價值鏈中上下游行業的價值體系形成的時候,由于企業規模小,沒有市場定價能力,水泥行業十分被動,無法很好地設計和尋求行業自身的利益和價值。與同屬于建材的鋼鐵業相比,國際上鋼鐵與水泥的價格比一般是3:1,而中國是10:1,高的時候甚至達到15:1。與水泥的重要原材料煤炭相比,10年前我國水泥價格是煤炭的兩倍左右,現在煤炭價格是水泥的兩倍。我們并沒有把煤炭漲價帶給企業成本上漲的壓力通過產業鏈進行有效傳遞。與最終產品房地產相比,水泥行業也沒有分享到房地產價格高漲帶來的應有收益。

  多年來,水泥行業進行了大量投入,包括技術結構調整、余熱發電技術推廣等,客觀地講,確實降低了生產成本,強化了節能減排。但是,我們的水泥企業一直沿用了一種擴大自身規模、壓低生產成本的行業內部競爭思路,而忽視了整個行業價值的提升,忽視了尋求提升行業價值的思路和方法。每一次新的投入,并沒有真正轉化為企業利潤,無論是余熱發電帶來的效益,還是政府給予的循環經濟政策補貼等,最終都成為一輪輪降價的理由,成為價格競爭的工具。

  當年浙江省率先全部淘汰了落后水泥生產力,但由于上線過多,布局不合理,導致價格一落千丈,南方水泥重組后才使浙江的局面好轉起來。河南和四川的水泥價格一度很高,在大力淘汰了落后之后,由于上線過多和缺乏整合,目前處于價格低谷。這些歷史和教訓,行業里所有的人都不應該忽視和忘記。

  對長期偏低的水泥價格,很多人習以為常,似乎認為這樣的價格就是合理的,殊不知我們的水泥價格是長期在不合理的軌道上運行,我們一直用水泥產品的低價格、用水泥行業的低價值服務于房地產等高額利潤行業。這種狀況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

  水泥行業消耗大量能源和資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又是一個重投資行業,理應為社會創造更多稅收,為企業、投資人、銀行及社會相關利益群體創造高額回報。這次國家強力淘汰落后推動結構調整,成為水泥價格和行業價值合理化回歸的良機。

  隨著限制新增和淘汰落后,水泥的供需將從過剩轉向平衡,價格也會隨之回復性上漲,但這應該是行業價值的正常回歸和對過去多年超低價格的補償,不能成為新一輪新增產能的理由。水泥企業應該理性看待,千萬不能腦子一熱去“大干快上”,使來之不易的局面付之東流,那樣我們將會犯歷史性錯誤。

  我們必須抓住這個難得機遇,改變長期以來的競爭思路和對行業價值的模糊認識,通過這次調整把水泥價格合理化、把行業價值合理化,讓水泥行業創造出厚重的GDP,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國家對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

  三、從技術結構調整到組織結構調整

  近年來,我國水泥行業技術結構調整速度日益加快,以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推動的技術進步,帶動了整個水泥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一方面表現在新型干法技術得到普遍應用,到2009年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重已達76.88%;另一方面,余熱發電技術的大規模采用對水泥行業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雖然水泥行業的技術結構調整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組織結構調整并沒有得到同步推進。2009年我國前10強水泥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21%左右,這個數據雖然比10年前的4%左右有較大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差距懸殊。西方經濟學認為,行業中競爭的激烈程度和這個行業中企業的數量成正比,集中度低導致水泥產業布局不盡合理、企業過于分散、無序惡性競爭、普遍效益不佳的狀況。因此,大規模淘汰落后產能后,我國水泥結構調整的主要矛盾轉向了組織結構調整,我國水泥行業發展已經進入大規模組織結構調整的時期。

  組織結構調整的核心就是通過加快推進聯合重組,增加行業集中度,提高大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定價實力,使行業得以健康發展。過去這幾年中國建材在中聯水泥、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的重組實踐中已經充分證明了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希望在原有基礎上推動行業中更大規模的戰略性重組。

  此次政府公布762家落后產能企業淘汰名單,一些人理解為這只是一次技術結構的調整,我認為它實際上包含了三層意思:第一層,當然是淘汰落后力度的加大,名單中涉及落后產能1.07億噸,從目前仍有超過3億噸的落后產能來看,未來我國水泥工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依然艱巨,工作量依然繁重。第二層,是我國及各省的節能減排壓力非常大,加快淘汰落后能夠有效促進減排任務的完成。第三層,也是最主要的一層意思,就是這次淘汰不只是針對落后產能,更重要的是針對過剩產能。這意味著此次淘汰與以往的顯著不同就在于過去我們是用新增來淘汰落后,是“等量淘汰”,而這次是純粹的“減量淘汰”,淘汰就減少量,不會再用新增來彌補被淘汰的量。因為只有減量才能解決過剩和節能減排的問題。目前我國水泥在大部分地區已經沒有再新增、新建的理由,不應該為淘汰落后附加任何條件。因此,確切地說,這次淘汰是基于技術結構調整的組織結構調整。[Page]

  四、從增量發展到減量發展

  過去的10年是我國水泥大發展的10年,水泥總產量從2000年的不到6億噸增長到2009年的超過16億噸,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2%。在這種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水泥行業的發展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大量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由2000年的135條增加到2009年的1113條,僅2009年一年新建成投產的大型新型干法生產線就有176條;二是大量企業進入水泥行業,水泥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雖然近兩年隨著聯合重組規模的加大,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在目前也仍有4000家以上。

  從水泥消費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在經濟社會發展初期到大規模建設階段,水泥消費量會逐年增長,增速加快;當增長接近峰值時,水泥消費量增速趨緩;越過峰值后,水泥消費量將會逐年降低。現在行業內比較普遍的看法是,中國水泥年消費量峰值為20億~22億噸左右,而預計今年的水泥總量就會突破18億噸。這一方面說明我國水泥行業總量已經處于過剩之中,另外也表明消費量的峰值即將到達。加上我國政府把單位GDP二氧化碳下降值作為低碳化的重要指標,而水泥是一個二氧化碳的重排放行業,國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有效阻止了水泥產能的繼續擴張。在這樣的情況下,水泥行業的發展不能再追求過去的那種大規模建設新線和大規模企業進入的方式,而是要走一條減量化發展的道路。

  減量化發展,首先要把水泥量的增幅從高速增長的兩位數降下來。其次,要從低碳化、延伸產業鏈和增加附加值方面來考慮行業未來的發展,具體來說,要走一條“四化”之路。

  一是“高標號化”,提高水泥產品性能。我國現在水泥產品以32.5水泥為主,混凝土等級以C30為主,這與經濟發展和建筑質量的要求很不匹配,更重要的是與國家的節能減排要求不匹配。發達國家大都是42.5、52.5水泥和C50混凝土,這大大提高了水泥的附加值,減少了水泥的用量。所以我們的水泥企業應該以高標號化來迎接低碳經濟。二是“特種化”,實現產品品種多樣化。政策限制導致企業不能擴大產量之后,企業應該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大力開發特種水泥,細分市場,使產品向多樣化發展,增加產品附加值。三是“商混化”,推行粉磨站和攪拌站一體化。延伸產業鏈,使水泥廠大規模進入商品混凝土領域。在淘汰完小水泥之后,行業還要大力推動水泥和商混企業大規模整合重組。四是“制品化”,推動水泥與建筑的結合。水泥制品化是水泥企業延伸產業鏈的方向,水泥產品大型構件化、集成化、模式化,可以極大地提高水泥產品的附加值。

  由此可以看出,在水泥行業進入減量化發展軌道后,有更多事情等待我們的水泥企業去做。去年日本水泥總量已從20年前經濟高峰時代的1.2億噸降到了4500萬噸,但日本企業大力發展特種水泥和水泥制品,提高水泥價格,集約化程度非常高,企業效益也非常好。

  我們堅信,政府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和加快推動聯合重組的舉措,將有力助推中國水泥行業的發展。我們要吸取過去的教訓,推動行業理性成長,迎接行業健康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建材將充分發揮央企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抓住政策機遇,加快淘汰落后,實施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跨區域、跨所有制的戰略性重組,為我國水泥工業真正實現由大變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songwb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1 14:48: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蕉岭县| 上犹县| 万安县| 拉孜县| 同心县| 砀山县| 惠来县| 清新县| 观塘区| 穆棱市| 黄冈市| 大方县| 禄丰县| 开阳县| 崇左市| 康平县| 阳曲县| 灵宝市| 临海市| 榆社县| 泾阳县| 慈利县| 云和县| 营山县| 胶南市| 定襄县| 潞西市| 齐河县| 古交市| 长岛县| 漾濞| 宜良县| 惠水县| 济阳县| 西青区| 福贡县| 滦平县| 务川| 灵山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