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中聯:迎難而上創效益 實干擔當開新篇
蚌埠中聯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貫徹新天山水泥和中聯水泥年會精神,帶領全體干部員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以積極向上態度應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經濟形勢,圍繞“安全標準化、環保綠色化、質量最優化、成本最低化、價值最大化”五化要求,以年度經營業績目標為中心,狠抓生產經營、項目發展、安全環保等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壓艙石”力量。
聚焦主業,發揮“水泥+”一體化運作優勢,實現產業鏈綜合效益最大化
作為全能基地企業,蚌埠中聯以本部為核心、以阜陽、亳州、懷遠為側翼,全力打造蚌埠中聯經濟體生態圈。根據核心市場增效益、外圍市場調平衡原則,優化市場布局,將資源向核心市場、獲利能力強的市場傾斜,實現經濟體綜合效益最大化目標。在穩住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推動行業生態建設,承辦蚌埠市建材行業產需對接會,提升中國聯合水泥品牌在皖北地區的品牌知名度。明確以窯系統高效穩定運行作為年度生產重要目標,在疫情影響產銷期間,主動調整生產節奏,開展“戰酷暑、防疫情、保運行、備檢修”活動,確保全年窯系統有效運行333天,實際產能利用率達121%。
刀刃向內,緊盯成本費用管控,實現“第二利潤源”定位
持續開展降本專項行動。一方面,通過推廣“增節降工作法”,實施小改小革、工藝優化,實現高溫風機單機節電30%、回轉窯臺時上升1t/h,熟料工序電耗下降1kWh/t,水泥、熟料生產成本長期保持低位。另一方面,以“標準偏差最小化”和“穩定的質量、一致性的質量”為目標,扎實推進質量提升行動,積極落實中國聯合水泥專家組的診斷建議,通過優化配料方案、調整生料率值指標等方式,實現熟料28天強度創建廠以來最好水平、水泥標準偏差降低0.5、出磨水泥溫度降低25℃。
源頭管控,堅持最優性價比原則,實現“第三利潤源”定位
密切關注煤炭成本,積極開展直供和降本工作。通過努力,直供價格低遠低于市場平均價,同步落實了粉煤灰、鐵質材料的直供,實現單鐵采購價格降低。在廉潔采購方面,發揮“三道防線”作用,加強紀檢監察機構、法律合規機構、財務機構對采購的全過程監督檢驗,對化驗、計量環節重點把關,委托第三方做分析對比,確保采購公開公平公正。
發揮財務管理在生產經營中的指導作用,實現“第四利潤源”定位
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打破原先粗放管理模式,通過細化預算指標,結合月度、年度指標統籌考核、逐月跟蹤、動態調整,實現工作有目標,過程有管控,結果可追溯。密切關注財稅信息和政策文件,積極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實現減稅降費。
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年內實現懷遠分公司年產135萬方環保型混凝土攪拌站項目開工、建設、投產、見效。利用廠內建筑物屋頂建設光伏發電,于當年完成并網發電。推行節能降碳行動,年內獲得了安徽省綠色工廠認證、蚌埠市節水型企業認證,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年內通過了國家級綠色礦山回頭看現場核查。
以高效穩定運行為中心,狠抓基礎管理提升
圍繞“本質安全”、“環保達標”目標,結合安全生產集中整治月、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提升年相關要求,組織學習水泥企業事故案例分析,組織全員安全培訓、全員安全考試,安全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安全標準化體系、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強化安全績效考核,將安全績效與員工切身利益掛鉤,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實現全年安全生產任務目標。
圍繞“激活組織內生動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與員工高效成長協同”戰略,持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發揮選人用人機制,以《新天山水泥干部交流暫行管理辦法》為指引,結合公司現階段生產經營特點,對管理干部進行優化調整。關注員工職業生涯,以《蚌埠中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管理辦法》為指引,面推行綜合管理提升培訓、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職業資格考試培訓、班組長培訓等各類培訓,通過閉環管理實現培訓達標見效。完善績效薪酬體系,積極為青年隊伍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通過開展崗位內部競聘、跨單位人事調動等方式,最大限度激發青年骨干的創新活力。
按照“強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壯大基層年輕黨員干部隊伍,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座談會、法律知識競賽、迎五一、國慶競賽等特色的黨工團活動,以豐富的企業文化促使廣大員工切身感受到“公司是我家、發展靠大家”,進一步鞏固了基層戰斗堡壘。
今后,蚌埠中聯將充分發揮“水泥+”一體化運作優勢,深入貫徹從嚴管理各項要求,加強對標管理、轉型升級、精益生產、創新發展、安全環保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文化軟實力建設,以優異的成績為新天山水泥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李佳蔚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