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該不該打?錯峰時間該不該延長?你的答案是什么
據中國水泥網行情中心消息,2月22日起安徽沿江地區一些主要廠家第三輪通知上調熟料價格20元/噸左右,周邊江浙市場將逐步跟進。
此外,2月以來,上海、山東、安徽、江蘇、廣東等地水泥企業陸續通知上調水泥價格。全國水泥價格指數(CEMPI)顯示,近期指數持續小幅回升,從2月1日的136.63點一直最高到2月14日的137.29點,上升了0.66點。
水泥漲,熟料漲,多地水泥市場似乎一掃2022年的陰霾,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美好嗎?
從中國水泥網調研的長三角、珠三角、兩湖、河南等地區的情況來看,大家對2023年市場走勢觀點不一,另外,在房地產依舊低迷、產能依舊過剩、行業復蘇進程依舊緩慢的現狀下,各水泥企業高層看待行業發展的觀點也產生了不小分歧。孰對孰錯?也許只有時間可以來評定。
1
價格戰有必要打嗎?
觀點一:有必要打。“優勝略汰、適者生存”是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尤其是在產能嚴重過剩且需求下行的背景下,通過價格戰可以淘汰一批競爭力落后的水泥企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觀點二:沒必要打,且損人不利己。近些年隨著環保政策的進一步收緊,以及各企業對生產線的持續升級改造,能夠留存至今的生產線大多數都擁有不俗的競爭實力。惡性的價格戰只會造成兩敗俱傷,行業一蹶不振的局面。
2
錯峰生產時間應該延長嗎?
觀點三:延長錯峰生產時間有用且有必要。自2015年11月《關于在北方采暖區全面試行冬季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發布以來,經過多年發展,全國水泥錯峰生產的地域和時間逐步常態化。從近幾年的行業發展情況來看,錯峰生產不僅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矛盾。在當前行業需求下行的關鍵期,若想行業能夠保持穩增長的發展勢頭,不僅需要延長錯峰生產時間,更需要擴大范圍,做到全國一盤棋。
觀點四:錯峰生產不是萬能的,即便延長錯峰時間也無多大意義。前幾年,水泥企業的確嘗到了錯峰生產的甜頭,但需要明確的是,錯峰生產的效果實際上在逐年減弱,這主要是因為近幾年全國范圍內的生產線提產改造,生產線的日均產量能力不斷提升,一邊瘋狂提高日均產量,一邊又延長錯峰時間,這是自相矛盾。此外,錯峰生產只是改變短時的產量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在市場需求萎靡之時,行業應該找到一條更行之有效的供給側改革方法。
3
2023需求怎么看?
觀點五:2023年是三年疫情后全力以赴重振經濟的第一年,從地方兩會透露的信息也可看出,與往年相比,2023年地方投資不僅發力早,力度也大,各地紛紛將重大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重大項目的落地建設,無疑將對水泥需求產生最直接的拉動,2023年水泥需求有望同比回升。
觀點六:房地產是拉動水泥需求增長的最主要因素,目前房地產行業依然處于持續探底的階段。盡管各地重大項目不斷推進,但重大項目對水泥需求的拉動并不能彌補房地產下行帶來的需求下滑,且資金能否到位將直接制約基建投資進度,2023年水泥需求不容樂觀。
4
煤價下跌水泥企業利潤會增長嗎?
觀點七:2021年市場迎來“煤超瘋”時代,2022年煤炭價格依然整體處于高位。在煤價高漲的形勢下,以水泥為代表的工業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煤價的高企很大程度上吞噬了水泥企業的利潤空間。進入2023年,隨著煤炭等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水泥企業成本將降低,預計2023年水泥行業利潤有望優于去年。
觀點八:煤炭價格的高漲影響的是水泥生產成本,但水泥企業的利潤影響因素有很多,并非只有煤價這一項。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來看,水泥行業的利潤額多少和煤價的高低并不一定是反比關系,所以僅通過煤價的漲跌來判斷行業利潤的增長或下跌有失客觀性,關鍵還是要看需求能否支撐行情保持良好態勢。
5
水泥行業應如何面對當前困境?
觀點九:在當前形勢下,水泥行業必須要形成新的共識,保持團結、保持溝通、保持大局意識、保持客觀理智,行業才能夠實現穩定的發展和增長。
觀點十:在市場需求下滑背景下,行業應該破舊立新,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去產能機制,借助優勝劣汰規律,以及能耗、環保、降碳等硬性指標,加速產能出清,開啟行業新一輪的洗牌,進而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
如今,疫情成為過去式,我國經濟重啟,2023年成為經濟復蘇的關鍵之年。在此背景下,如何及時窺探2023年我國宏觀經濟態勢,把握2023水泥需求、行情脈搏,洞悉市場風云變幻,探討水泥高成本時代何時結束等成為縈繞業界的心頭大事!
值此之際,中國水泥網定于2023年3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舉辦“2023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會議以“強信心謀突破促發展”為主題,誠邀行業領導、專家、水泥企業、設備供應商等齊聚一堂,共商行業大計。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