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申豐:以市場為導向 務實中不斷前行
務實、愛看書、愛吸煙、愛吃辣……這就是山東申豐水泥集團董事長陶志銘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水泥走入了山東申豐水泥集團董事長陶志銘的視線中,傳說是無意中看到中國水泥網,看到中國水泥網對水泥行業從技術到信息到論壇,都有全面的介紹和研究討論,才對水泥產生興趣的,從此展開了一段他與水泥及中國水泥網的不解之緣。如今,山東申豐水泥集團已做成國內知名的大型水泥生產企業,是國家打造的重點建材企業,09年更入選“中國水泥產能50強”。近日,中國水泥網記者走進申豐,探尋這段緣分背后的更多關于申豐如何看待區域產能過剩問題,及如何發展的經營理念。
淮海區域產能過剩,兼并重組是必然
采訪伊始,陶志銘董事長跟水泥網的老朋友分享了一組他在公司上半年總結會上的報告中的數據,說明了今年整個山東水泥市場的情況——總體比較樂觀,但存在很大問題。最主要問題是整個淮海區域新增的產能太多,據他統計,其中10000t/d的2條,5000t/d的17條,2500t/d的18條,1000t/d的14條,其余的10條,如果再加上大概6000-7000t/d產能的立窯和粉磨站,整個淮海區域的產能已經達到了1.5億噸,產能已經出現了嚴重過剩。而棗莊的銷售半徑很小,以前最遠賣到上海、南京和浙江等地,近五年來水泥半徑逐漸萎縮到300公里,甚至200公里以內,主要銷往安徽、河南東部、江蘇北部和山東南部等地區。事實上,從2008年開始,棗莊水泥產能就嚴重過剩,銷售價格也隨之下降,2008年熟料價格平均每噸下降了45.12 元,水泥下降了24.02元,2009年熟料每噸平均下降了32.43元,水泥下降了25.58元。
陶志銘表示,在這種區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特別是產能比較集中的區域,水泥企業的日子會非常難過--“雖然沒有出現像浙江這么激烈的競爭,但淮海地區已經進入局部惡性競爭的初級階段”。對于一些條件差的企業,沒有余熱發電,沒有自備煤礦,將會面臨虧損局面,有些企業進入微利時代,下一步淮海區域的部分水泥企業必將面臨兼并重組。然而,山東水泥企業背景比較復雜,有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企業類型不一樣,如果實行兼并重組,國有企業要有政府成分干預,股份制企業要有股東配合,民營企業如果自己會管理好,不會走兼并重組道路,另外本區域內行業調配力度和南方相比要慢,陶志銘覺得山東肯定會出現像浙江等地市場大規模并購的局面,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但他同時還認為有的企業重組兼并后朝好的方向發展,有的不一定,兼并重組并不是萬能的,市場不是某個大企業駕馭的,而應該是市場決定大氣候,有部分企業承受不了市場的壓力,自然而然就破產了。因此在這種區域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申豐會緊跟市場步伐,不斷調整戰略。
山東申豐水泥集團:打造艦隊 挑戰遠航
修煉內功,積極拓展國內國外市場
山東水泥市場近年來非常受水泥巨頭青睞,除了本地山水、中聯等企業之外,冀東、海螺等企業都有意在這里布局,未來山東省水泥市場內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當問到與同行相比,申豐水泥在市場競爭中的有哪些優勢時,頗具山東人爽快利落個性的陶志銘坦言:其實并不覺得自己擁有的資源優勢(包括煤炭和發電)是以后競爭的主要優勢,雖然這些優勢都是降低成本的主要辦法和手段,我們在迎接挑戰的同時還需要不斷修煉內功。
陶志銘認為主要優勢是科技,在他們的企業“十二五”規劃中把環保、水泥工藝、品牌和水泥技術列成了重點。另一個優勢是人才資源,申豐雖然是年輕企業,但兼并了過去的一些老企業,他認為憑借豐源煤電公司30年團隊管理的優勢及整個企業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十二五”中能夠穩步前行。
除了不斷修煉內功外,申豐還積極拓展業務和市場,申豐目前有部分粉磨站在外地,今后會考慮逐步發展這一塊。另外和國內各高校合作,申豐生產的助磨劑質量很好,只是目前規模比較小,主要是自給自足,今后要逐步做起來,形成規模化,向外拓展市場空間。
國內的戰略目標是向西開發,已經和山西地方政府和一些企業初步接觸過。
在國際市場上,申豐今年年初去了非洲考察,目前水泥出口到了安哥拉,是山東2009年下半年到2010上半年出口非洲為數不多的水泥企業之一。憑借著“申豐需要世界,世界需要申豐”的企業精神,申豐已經拉開了進軍國際市場的序幕,我們期待申豐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能夠越走越遠。[Page]
接受采訪的陶志銘手中也沒有離開自己的“最愛”——香煙
務實陶志銘
中國水泥網:申豐水泥從成立、發展壯大再到如今所取得的成就,在整個創業發展歷程,您有什么樣的心得和體會?
陶志銘:申豐需要學習,對水泥的了解還是從水泥網上了解的,企業的進步,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進步,進步,再進步。
中國水泥網:面對如今的成績,回望過去,您覺得自己的心態經歷著怎么樣的變化?在創業過程中,有沒有什么事是覺得遺憾或者可以更好的?
陶志銘: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會盡心盡職的做好每件事。但在現實中有時做事需要帶著激情,但是激情同時會有盲目性。
我很感謝創業初期為企業做出貢獻的那批人,我經常說為了有這樣一批敢干能干的隊伍,為了有這樣的員工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干什么事需要激情,但是要不斷糾正,不斷自我學習。
中國水泥網:對成功和成功人士的定義是什么?您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嗎?
陶志銘:我不認為自己成功,我認為對成功的概念,沒有人能夠做到真正完全的成功,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成功只是一個理想,只能說在一個階段成功,短時間內成功了,但從另一角度看,或者另一個階段看并不一定是成功的,成功只是個目標。
中國水泥網:陶總曾經說過,跟中國水泥網有著不解之緣,如何看待緣分或者命運?(注:陶志銘之所以想到進入水泥行業,就是無意中看到水泥網,看到對水泥行業從技術到信息到論壇,都有全面的介紹和研究討論,才對水泥產生興趣的。其二,申豐公司在京杭大運河邊上,而中國水泥網原來的總部也是在大運河邊上,“君住河之頭,我住河之尾”大家可以說是一河相存的朋友了)。
陶志銘:中國水泥網CEO邵俊對我影響比較大,我覺得邵總是個很有文化,很有修養的一個CEO,和中國水泥網有很深的感情,網站辦得很好,比較貼近企業,比較深入,有生產技術,產品銷售,對內、對外的信息,內容豐富多彩。我們企業員工經常從你們網站淘一瓢水,了解新鮮的東西。希望中國水泥網走得更遠,做得更好、更大、更強。
中國水泥網:您從做煤礦開始,之后又深入水泥行業,如何評價自己已經走過的職業生涯?未來10年、20年有什么規劃?未來您個人工作或者生活上有什么目標嗎?
陶志銘:在工作方面,我認為做好幾處工作就可以。豐源煤電公司剛踏入水泥行業得時候,在初期主要是做好資源和能源合理利用的優勢,隨著逐步發展后,我們造了艘小船,期望還要造大點的船,但也不能船造好了,沒人開,因此申豐還需要不斷地打基礎,我們要蓄勢待發。
在生活上面,平常工作忙,覺得對家人虧欠很多,希望有空的時候帶家人出去旅游,可以開拓他們視野,自己也可以放松下。
中國水泥網:一直知道陶總是個非常爽朗的人,沒有什么架子,請問這對您“樹立董事長威信”是否有影響?
陶志銘:這塊沒多想,工人對我很好,我對工人也很好。我認為做什么事也不要什么架子,我追求團結、務實、求真。
中國水泥網:您最喜歡怎樣的員工?對現在剛剛進你們公司工作不久的年輕人,有怎樣的忠告?
陶志銘:團結務實的員工。年輕人還是要務實一點,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生,先不要考慮你的職位和報酬,在本職崗位上多學習。我經常和年輕人說,假如有一天要離開申豐,那也要在申豐打好基礎了,到外面有一席之地的時候離開。企業的人才流動很正常,我希望從申豐走出大批高層管理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如果你覺得在申豐干的很好在走出去,希望以后你說你是申豐出去的,如果干的不好,希望不要提申豐。
中國水泥網:平時陶總都有哪些愛好?
陶志銘:抽煙,運動,旅游,喜歡吃香菜、辣椒。
中國水泥網:在眾多著名的企業家、名人中,您覺得自己最欣賞的人是誰,為什么?
陶志銘:太多了,像阿里巴巴的馬云,格力集團的董明珠,因為他們比較務實。
中國水泥網:在眾多的書籍當中,對您帶來影響最深的書是哪本,為什么?
陶志銘:《聊齋》,《三國》和《毛澤東文選》等。
我喜歡看些歷史的,哲學的書籍。《毛澤東文選》局部章節看了好幾遍,毛澤東很偉大,一些思維方式很值得后人學習,具體理解到企業中我覺得思路清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執行力強
中國水泥網:最難忘、最寶貴的一段經歷。
陶志銘:參加工作28年來,2003年進入水泥行業,于是開始進行市場調研,一年多跑了198000公里,調研了百來個企業,經常是披星戴月,夜里趕路,有時候趕路到凌晨三四點,就在服務站那邊打個盹,大冬天的12點前沒睡過覺,那個時候雖然很累,但心情舒暢。我記得又一次參觀海螺時,我很振奮,那個時候就決定我要建條比他更先進的生產線。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也非常感謝那個時候和我一起調研的同事。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