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海螺18500MW余熱發電機組連創佳績
荻港海螺18500MW機組汽輪機
2010年1-7月份,荻港海螺18500MW余熱發電機組運行穩定,業績優異,在海螺集團余熱發電機組中運行指標綜合排名中位于前列。
上半年,該機組總發電時間為4322.18小時,絕對運轉率高達99.5%,相對窯運轉率達99.51%;總發電量7673.30萬kWh,完成計劃發電量的100.01%,平均噸熟料發電量為42.56kWh/t,高于計劃指標2.56kWh/t;上半年最高連續運轉周期為122天。進入7月份,機組運轉保持平穩,全月總發電時間為720小時,總發電量1397.25萬kWh,完成計劃的127%,噸熟料發電量為42.76kWh/t。
重視日常的設備現場管理
作為公司節能環保事業的重要突破口,自2007年5月18500MW余熱發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以來,荻港海螺著重從設備管理、工藝管理和人才培養三方面入手,確保機組的運行質量長期穩定。
將設備管理作為日常管理重點,在做好日常設備監控機維護的同時,重點加強對設備的治理及技術改造,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充分發揮性能。在設備管理上,公司主管部門不斷優化完善點、巡檢制度,及時發現并維護損壞的振打裝置,有針對性地對鍋爐熱風管道進行檢查,防止管道內熱量的無功損耗,每周對設備進行專業點檢,排查設備隱患;加強對備用設備的維護,定期切換備用設備,力求所有設備都能隨時投入使用;利用停窯檢修時機,對隱患設備進行維修,力求徹底消除隱患;堅持做好現場“跑、冒、滴、漏”治理,保證系統風量的穩定。
將不斷優化工藝運行管理作為日常工作的核心,從加強日常操作管理入手,加強余熱發電操作員與窯、磨操作員之間的配合,在穩定窯系統運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廢氣余熱提高機組發電量。在專業管理上,每周組織召開“四操”研討會,針對窯、磨及發電機組在運行中的用風大小、擋板開度、工況參數的變化等情況進行交流研討,解決制約發電量的瓶頸問題,提高發電效率。每月召開技術例會,對機組運行過程中中控操作員與現場巡檢人員遇到的問題進行研討,制定解決方案,落實整改,確保發電系統長期處于穩定運行狀態。每周對循環水、補充水進行檢測,實現水的可循環利用,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將人才培養工作作為工作開展的基礎來抓,對工段員工培訓工作常抓不懈,本著“缺什么、學什么,少什么、補什么”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落實公司、分廠及工段的各類培訓計劃,做好培訓后的驗證、考核、再培訓、再驗證工作,不斷完善培訓管理閉環。通過日常、定期、專業、綜合等各類培訓,增強工段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員工的整體技能素質不斷提高,為機組高效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機組運行高效,廢氣入口溫度、汽包壓力、主蒸汽流量、管道溫度等各項參數指標均平穩受控。荻港海螺也將通過持續總結經驗、夯實基礎管理、培養技術人才等手段,保持并努力提高該機組的運行質量,擴大其節能環保和經濟效益。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