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崑:水泥工業使用替代燃料仍存在諸多問題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1-5月份全國水泥產量77141萬噸,同比增長1.9%。在當前全國房地產下行、經濟增速減緩、制造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這個增長值得注意。
日前,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執行長張振崑在與中國水泥網交流時指出,水泥企業無法主導行情的好壞,提高產量不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一味地提產只會導致“產的越多、賣的越多、虧的越多”。
“應對下行,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價格不好就要檢討成本問題。”張振崑表示,水泥企業要找到產量和成本的最佳平衡。亞洲水泥自5月份開始便實行10%的全面減產,后續會繼續提高減產比例來尋得最佳的平衡點。
煤炭和電力是水泥行業能源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水泥生產成本的主要來源?!懊禾亢碗娏δ軌蛘紦嗌a成本的55-60%?!睆堈駦嬚f道。
近年來,煤炭價格水漲船高,不少的水泥企業把目光聚焦到了替代燃料上。水泥作為節能降碳的重點領域,使用替代燃料既可以減少碳排放,又能夠降低成本壓力,仿佛是一件一舉兩得的美事,然而現實真的如此嗎?
對此,張振崑指出,中國的替代燃料產業鏈不完全、發展時間短,水泥工業使用替代燃料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首先,各類替代燃料的熱值波動太大。盡管農業生產中的秸稈、家具生產中的木屑等都可以作為替代燃料,但如何提高替代燃料的替代效率是很大的問題。并且直接加入替代燃料的過程中容易漏入空氣導致排氣溫度降低,最終仍然需要多燒煤炭,根本沒有起到降本減碳的作用。
其次,將固廢危廢作為替代燃料的經濟效益很低,并且危廢通常成分復雜、有毒成分過多,經高溫處理后的有毒成分進入生產系統循環會影響熟料的燒成、降低產量,這對水泥企業來說得不償失。
另外,許多危廢是液體型危廢,其含水量非常高,想要將其完全汽化就需要浪費大量的熱,這大大降低了固廢危廢的處理效率,同時也變相地多消耗了能源。
張振崑表示,歐洲的替代燃料生態鏈很完整,相關政策完善,垃圾分類工作到位,其中德國的替代燃料利用率可達60%,這才能夠真正地降低成本,中國在替代燃料這一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么在下行行情下,水泥企業應當如何進行生產經營才能切實地節能降耗、降低成本來應對市場的風險與挑戰呢?2023年7月6-7日,中國水泥網將在重慶舉行“2023中國水泥節能與新能源發展大會”,屆時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執行長張振崑將以《當前水泥建材行業生產經營的新思維》為主題作精彩分享。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歡迎報名參加!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