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創 用3D打印建筑技術開創環保新產業
2018年9月15日,“為綠色地球重裝出發”,盈創3D打印循環產業博覽園盛大開啟。在上海香花橋新金路789號,碧水藍天掩映下,一座樣子秀美、滿眼3D打印紋的石拱橋,驚現青浦工業園區。這是一座65%用固體廢棄物為“油墨”,完全用3D打印機器打印,通過28t重力測試(是傳統建筑材料承重的5倍),可與趙州橋媲美的3D打印石拱橋。盈創3D打印循環產業博覽園率先實施循環產業可持續全球發展共同體戰略,用3D打印建筑技術開創環保新產業,讓各種固廢循環變成3D打印的“油墨”和各類塑形建筑。從此,綠色地球上有了一處重裝出發的新地標——盈創3D打印循環產業博覽園。
全球攜手宣言,為新綠色地球表決心
開園儀式上,上海青浦工業園區領導、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和來自上海青浦工業園區、圣戈班亞太區、AECOM、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寶鋼、永鋼、沙鋼、白銀有色、霍州煤電等全國鋼廠、電廠、煤化工廠、城市固廢廠等單位領導和嘉賓,來自世界各地的園區、企業領袖、專家和設計師300余人,共同為綠色地球生命共同體發起“全球3D打印循環產業共同體行動上海宣言”。
“我們決心——圍繞城市和工業廢棄資源循環再生利用、圍繞生態產業鏈部署3D打印創新技術應用鏈,攜手共同行動,用盈創3D打印建筑“油墨”技術將建筑預料廢料、工業垃圾、礦山尾礦變廢為寶,采用干法施工可避免施工粉塵和噪聲影響,達到節能環保、資源再生、綠色生產和改善環境的生命共同體目標。”
“我們決心——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環境保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勇于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面對全球氣候問題、環境問題,不等待、不觀望、不懈怠,當好循環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共同先鋒。面向新時期新目標,全力發揮好3D打印建筑新技術潛能,激活可循環資源,推進生態引領、示范、輻射、應用和帶動作用。為高質高效建設可持續循環產業開創路徑,為人類生命共同體”共同行動起來,提供綠色永續支撐。”
這是新綠色地球的宣言。3D打印建筑技術已經能夠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噴筑出施工難度大、造價高的曲線建筑和采用其他方式很難建造出來的特殊建筑,宣言人將積極利用3D打印建筑技術,為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從2018年9月15日起,盈創3D打印循環產業博覽園將掀起綠色地球之新風,成為上海青浦園科技引領全球的一道靚麗風景。
緊握綠色新技術,為中國智造贏先機
科技創新,生態鉅獻。而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與經濟發展方式息息相關,綠色技術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會上,與會嘉賓共同聚焦3D打印循環產業與可持續發展、冶金固廢循環再利用、3D打印設計大革命等話題,聆聽圣戈班帶來的“3D打印與數字轉換與建材發展”,戴德梁行帶來的“循環經濟在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模式”,見證盈創與SAINT-GOBAIN的全球戰略合作的開啟。
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圍繞“3D打印循環產業與可持續發展”發表了主題演講。馬義和表示綠色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必然。正確處理好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友好和諧發展關系,需要用綠色技術構建循環產業體系和空間格局,用綠色技術引導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實施全球3D打印循環產業共同體行動是決勝未來的重大抉擇。企業應把握新機遇,實現新跨越、邁向新征程,打造生態環境“生命共同體”,用新技術改變環境堅持環境友好,環保新產業高質量發展,構筑綠色發展的全球生態循環產業新體系,實現世界的更美麗。社會各界應充分利用3D打印建筑新技術參與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以智慧、綠色、高質、高效的可持續發展印記,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
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
3D打印建筑技術的出現,實現了傳統建筑和制造業無法達成的設計,并大大降低了制造復雜物品的成本。西安培華學院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易介中就3D打印技術引發的設計大革命進行了相關解讀。易介中認為,傳統制造業的整個制造流程,通常需要經過開模、鑄造、切割、組裝等過程,而3D打印則能實現一次成型,免去了復雜的加工過程。即使是各種異形建筑,用盈創的3D打印技術也是可以一次成型。3D打印裝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為各種復雜設計提供實現的可能。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高級董事Adam Rush和圣戈班亞太區總裁 Javier Gimeno也從“循環經濟在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模式”和3D打印與數字轉換與建材發展等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對3D打印新技術及循環產業、建筑3D打印產業與建筑發展做了相關的主題演講。
盈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真正實現3D打印建筑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近200項3D打印建筑技術相關專利,當前已經具備3D打印建筑的噴筑設備、打印材料、施工工藝和實際打印建筑物應用案例等國際領先的關鍵環節技術和內容,在全球具有領袖影響。在中國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在全球科技大發展和產業大變革歷史性關鍵時刻,盈創3D打印循環產業博覽園以“低碳、節能、環保”為使命,以綠色生態創新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攜手國內外、業內外綠色地球支持者和踐行者,用3D打印建筑技術為綠色建筑生產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率先實施循環產業可持續全球發展共同體戰略,開創環保新產業,為中國綠色智造贏得先機。
先行先試先應用,為低碳踐行喝彩
在盈創3D打印循環產業博覽園現場,與會嘉賓把一座座美麗的魅力的綠色建筑包圍。現場有來自盈創沙鋼的3D打印共享房屋、來自盈創寶鋼的3D打印公交站臺、來自盈創永鋼的3D打印智能生態公廁、來自盈創甘肅白銀有色集團的3D打印天天向上房屋、來自盈創霍州煤電的3D打印會議室等。眾所周知,冶金固廢目前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其毒性大濃度高,處理起來也十分棘手。為此盈創3D打印建筑采用循環產業“4+1”的模型,“4”是鋼廠固廢、電廠固廢、煤化工固廢和城市固廢,“1”是沙漠沙。3D打印建筑新技術的出現不僅可以充分解決固廢難題,還可以變廢為寶,開啟環保新時期,令人欣喜。這些集聚視覺沖擊的盈創3D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建筑應用案例,勢必會為與會者帶來新一輪的頭腦風暴。
與此同時,記得2015年,張江青浦園最先擁抱3D打印創新技術,讓盈創處女作——全球首批10幢3D打印建筑落戶在張江青浦園,作為一個工程項目部用房,用作工程辦公室和工人宿舍;還記得,迪拜政府把3D打印建筑技術列為高端綠色制造技術,全球首座盈創3D打印辦公室漂洋過海從中國運輸落戶迪拜;還記得,浙江佳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在中國率先應用3D打印建筑技術,在其公司房地產項目英倫都市上,開啟房地產行業綠色智能制造新時期;在上海金山,全球首批3D打印公交車站投入鄉村使用,為美麗鄉村增添一抹科技綠色新風景……
而這些應用證明,3D打印建筑技術已經能夠方便、快捷和低成本地噴筑出施工難度大、造價高的曲線建筑和采用其他方式很難建造出來的特殊建筑。也證明,3D打印建筑技術能夠幫助人類快速實現低碳生活。目前,我國建筑固體廢棄物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固體廢棄物總量的30%-40%。絕大部分建筑固廢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清運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沙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3D打印建筑技術充分利用這些固廢,將其變成美麗風景,例如綠化墻,為環境污染減壓。
綠色環保是如今時代發展的新趨勢,為了讓鄉村振興、惠民工程、海綿城市建設因生態變得更美麗,讓海岸線、河岸線、交通和電力設施建設因科技變得更動人,盈創3D打印建筑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掀起史上最大規模的“生命共同體”保衛戰。
生態環保的偉大新事業迫在眉睫,實施全球3D打印循環產業共同體行動是決勝未來的重大抉擇。企業應把握新機遇,打造生態環境“生命共同體”;實現新跨越,用新技術改變環境堅持環境友好;邁向新征程,構筑綠色發展的全球生態循環產業體系實現世界更美麗。同時,社會各界充分利用3D打印建筑新技術參與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以智慧、綠色、高質、高效的可持續發展印記,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
編輯:易海悅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