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司法意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最高人民法院17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務的意見》,意見全文分為六個部分24條,加大裁判規則和裁判標準的供給力度,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碳達峰碳中和。
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劉竹梅介紹,意見堅持生態修復優先,處理好固碳和增匯的關系,積極引導和規范侵權人購買碳匯產品折抵賠償碳匯損失、生態環境受到損害至修復完成期間服務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審理涉高耗能、高碳排放企業生態環境侵權案件,要適應用能權,鋼鐵、水泥產能等新類型生態資源權益對司法保護提出的新要求,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此外,意見依法助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審理可再生能源案件,要妥善處理好沙漠、戈壁、荒漠等生態環境保護和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等建設用地需求之間的關系,引導和推動電力企業增強促進碳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提升電力系統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推動能源高效、清潔利用。
近年來,隨著全國碳市場和試點地區碳市場履約交易的推進,涉碳交易糾紛案件呈現類型新、數量逐年增多的特點,意見提出,審理碳排放權交易案件,要依法明晰碳市場交易相關主體之間的權責,推動提高市場流動性、形成合理碳價,增強企業碳減排動力。
在依法推進完善碳市場交易機制方面,《意見》提出,審理碳排放權交易案件,要依法明晰碳市場交易相關主體之間的權責,推動提高市場流動性、形成合理碳價,增強企業碳減排動力。審理碳排放配額等擔保案件,要穩固碳市場業務創新的制度基礎,助力碳交易產品發揮融資功能,穩定市場預期。
碳排放數據是開展交易的基礎,數據質量是碳市場的生命線。《意見》提出,審理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案件,要支持行政機關依法對部分企業虛構、捏造、瞞報、漏報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助力提振市場信心,為全國碳市場有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編輯:李佳蔚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