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陜西落后水泥產能淘汰:開幕?落幕?
早在四月份,陜西省2010年淘汰落后生產能力計劃表已經出臺,涉及水泥企業36家,538.8萬噸的落后產能將要關停。
事實上,陜西省水泥產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據統計,2007年淘汰落后產能357.4萬噸,2008年淘汰756 萬噸 ,2009年淘汰506萬噸,三年累積共1619萬噸,超額3倍完成國家下達計劃,水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近幾年明顯加快,為水泥產業發展創造了市場空間。
在采訪中,陜西建材聯合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僅在4、5年前,陜西全省才1、2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到2009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已經發展到40條左右,區域水泥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成效顯著,就是得益于落后產能的淘汰”。
至于落后產能關停的舉措,記者從陜西省發改委獲悉,“凡是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表上的企業,陜西省將從今年7月1號開始,電價將在現有基礎上,每度上漲3毛錢,通過經濟角度來倒逼企業企業及其產品退出市場。”
同時,陜西省工信廳相關人士也表示,“當前對淘汰的落后產能,每萬噸陜西省將會有20萬元的補貼,而且管理部門也將不再換發許可證,同時,充分發揮市場調節手段促進行業發展,當某一地區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投產時,政府即開始積極的積極宣傳、引導落后的產能逐步退出市場空間。”
在談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投產,是否會波及當前火熱的水泥市場時,陜西建材聯合會負責人則表示:“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的波動。”據了解,此番的表態是建立在行業發展的基礎之上,陜西省年今年年底前將要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有10條,其中5條為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其余5條為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新增產能將逾1500萬噸。
陜西冀東水泥銷售部負責人也表示,“從陜西省落后產能淘汰的實踐來看,近三年年均淘汰量在500萬噸以上,進程均非常順利,行情也沒有呈現明顯的波動,盡管今年的需求量旺盛,但在產能投放的作用下,市場反應并不會出現激烈的局面,但要注意局部范圍、時間水泥價格的上漲。”
“政府新出臺的7號文是去年38號文的倒退,對于陜西省而言,符合7號文規定的落后產能僅有200多萬噸,538.8萬噸的產能淘汰之后,剩余的落后產能已經不多,不到500萬噸,主要集中在陜北、漢中等地區。陜北石灰石資源極為匱乏、市場容量也不太大,多數地區上馬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條件并不充分;漢中是地震災區,因此才致使落后產能的淘汰步伐滯后于全省”,上述建材聯合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陜西省水泥產業進一步的發展提升,他表示,“十二五”期間,將主要依靠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資產為紐帶,推進兼并重組,發展大型水泥產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以集中度的提高為抓手進一步促使行業結構得以改善;同時,用先進技術裝備,對原有產能進行改造,使已有水泥生產線技術裝備水平、主要經濟指標得到較大提升。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針對于水泥等產能過剩產業頻頻下發文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對于四川、山東等產能落后大省而言,淘汰落后產能的大戲剛剛拉開帷幕,而在陜西的這部大戲則高潮迭起,為我們提供了落后產能淘汰的又一種做法和思路。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