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股份5.6億蹊蹺收購 拷問轉型真相
5月10日,西水股份宣布停牌,立即引發市場三大猜想,而10日晚間公告看似平淡,卻掩藏不住前幾日收購領銳公司股權掀起的波浪,5.6億收購背后糾葛的股權關系,再次曝光西水股份不務主業,轉戰資本市場吸金的路線。
突然停牌 引發市場三大猜想
5月8日(周六),西水股份2009年年度股東大會在烏海如期召開,重點審議2009年度公司年度報告及利潤分紅預案。
到5月10日(周一)開盤,公司卻突然發布公告稱 “因為刊登股東大會決議公告而停牌一天”,停牌公告讓股民們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隔夜前的股東大會上到底決議了什么?是有重大利好消息公布還是有利空消息放出?同是明天系旗下的明天科技被*ST的消息,多少讓西水股份的投資者有唇寒齒亡的不詳之感。
而市場猜測紛然而至,三大消息開始在股吧里迅速傳播。
第一大猜測是:中材集團將收購西水股份,這個早前的傳聞再次被翻出;第二大猜測則與西水股份4月24日收購領銳公司息息相關,市場預計西水股份入股領銳之后,將可能間接控股田安保險;第三大猜測還是與領銳有關,稱西水股份或將控股江西信托。
銀河證券建材行業資深分析師洪亮表示,停牌系公司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考慮,以避免有消息會造成股價波動。
至于市場三大猜測,洪亮表示,中材集團收購西水一事2009年即有傳聞,而至今公司也未定論,對于和天安保險、江西信托的持股關系,洪亮也表示停牌或與西水股份收購領銳公司一事有關。
蹊蹺收購 涉嫌隱瞞關聯交易
此次交易對手方都和青鳥系關系密切,而交易的標的公司領銳九位股東也和西水股份也千絲萬縷,交易完成后,西水股份持有的領銳公司權益是否具有獨立性并且能保證可獲得相應權益呢?
4月24日,西水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出資5.62億元收購惠州市榮通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惠州榮通”)和北京四海華澳貿易有限公司(下簡稱“四海華澳”)持有的領銳公司合計3.59億股,占其總股本的18.622%。
公司表示,通過收購股權的方式對該公司進行投資預計能取得較好的資本增值和投資收益,并稱,惠州榮通和四海華澳與本公司之間無關聯關系,本次交易不存在關聯交易。
然而,這次收購卻直接引發了市場懷疑,懷疑對象直指領銳公司與西水股份之前千絲萬縷的關聯關系。
據了解,領銳公司于2006年12月在天津成立,由中房中弘、北大科技實業等機構聯合成立,首期注冊資本8.5億元,后由天津泰達控股、青鳥集團、上海博投眾人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博投”)等公司增資到19.3億。
目前,領銳公司由九大股東控制,其中,上海博投持股最多,占27.461%,惠州榮通、北京元慶吉商貿有限公司、北京天浩世紀電氣系統有限公司、四海華澳4家公司分別持有10.363%;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世欣榮和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信達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明德廣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4家公司分別持有7.772%。
西水股份曾是明天系旗下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東為北京新天地互動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2008年,明天系將北京新天地90%的股權轉讓給了正元投資,而正元投資的實際控制人正是北大青鳥。
而領銳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博投的法定代表人為蒙朝暉,此人正是北大青鳥集團日語課總監,歷任北大青鳥天橋、青鳥商用有限公司系統集成事業部總理、技術總監。
此次的交易方之一四海華澳也曾多次出現在青鳥系的資本運作過程中,2006年1月24日,st華光以3.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四海華澳控股股東四海博業轉讓持有的北大高科57.69%的股權,以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四海博業轉讓持有的北大文化80%的股權。
[Page]
北京元慶吉商貿有限公司也不例外,該公司曾在2008年7月北大青鳥環宇股東青鳥軟件22%股權被轉讓事件中出現,據信披原文“元慶吉商貿擁有實益權益之股本由許振東先生、徐祗祥先生及張永利先生就青鳥集團合資格雇員之利益作為信托人以相等股份持有”。
另外,北京明德廣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目前持有西水股份第一大股東正元投資12%股份,信達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原來也是北大青鳥系下屬公司,目前西水的第一大股東正元投資持有其6.56%股權,為其第三大股東。北京天浩世紀電氣系統有限公司辦公地點則正在燕園三區青鳥辦公大樓四層。
更為蹊蹺的是,西水股份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初育國正和領銳公司法定代表人徐祗祥也同時與青鳥系存在關聯關系。
西水股份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初育國正是北大青鳥集團總裁,根據北京工商局企業信息查詢,初育國同時是北京北大高科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北大青鳥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大青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鳥被資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領銳公司法定代表人徐祗祥也正是青鳥系下北京北大青鳥計算機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北大青鳥教育有限公司、北京青鳥保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鳥思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北京青鳥天橋儀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青鳥致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天橋北大青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用信息系統分公司7家公司法定代表人。
由此可見,此次交易對手方都和青鳥系關系密切,而交易的標的公司領銳九位股東也和西水股份也千絲萬縷,交易完成后,西水股份持有的領銳公司權益是否具有獨立性并且能保證可獲得相應權益呢?
5.6億大手筆入股 意欲何在?
西水股份大手筆投資金融資產,但是其主業羸弱,在虧損邊緣掙扎,此次收購含有信托資產的公司是要華麗轉型成為第二個“雅戈爾”還是另有隱情呢?
那西水股份為何隱瞞本次交易呢?交易的背后究竟又有怎么樣的意圖和利益糾葛呢?
西水股份此次交易的對手方惠州榮通和四海華澳都接近資不抵債,據公開資料顯示,惠州榮通成立于2006年3月,截至2009年底,公司總資產2.01億元,凈資產卻僅為99.92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9.5%。
另外一家四海華澳也早已是資不抵債,該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由四海博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四海博業”)與兩自然人共出資1000萬設立。截至2009年底,四海華澳總資產6.22億元,凈資產卻為-1598.49 萬元。
同時,經評估的領銳公司賬面總資產為23.98億元,凈資產為19.32億元;評估后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30.3億元,增值率為56.83%,折合每股1.57 元。
西水股份稱,評估增資主要原因是領銳公司持有各種金融股權,其中持有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權,持有天安財險股份有限公司5.57%的股權。
此外,領銳公司已簽署增資協議,擬對江西國際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增資20%,在西水股份看來,領銳增資江西信托“存在巨大潛在收益”。
而公司所稱巨大潛在收益又在何處呢?網易財經查閱到,領銳公司201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僅為234.0萬元,而凈利潤虧損達523.64萬。
此外,江西信托的處境也不是那么光鮮,江西信托在2010年1季度潛入同屬明天系下另一公司*ST明科,持股247萬。不料,*ST明科2009年虧損9.6億元,創下了公司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記錄,隨即被帶上*ST的帽子,江西信托由此被深深套牢。
而目前,西水股份一季度營業虧損達300萬,截止今年一季度,西水股份賬面現金不過4.7億,而此次投資領銳公司金額便高達5.62億,西水股份的葫蘆了賣得到底是什么藥?
耗如此巨資收購這樣資質的公司,其意義何在呢?真的能為西水股份帶來巨大潛在收益?還是背后有不能說的秘密。
主業羸弱 欲轉型做金融投資?
“這種收購更多可能是為西水股份未來多元化戰略鋪路”,早之前曾去西水股份調研的山西證券建材行業分析師趙紅對網易財經表示,趙紅分析稱,西水股份主營的水泥在市場占有率有限,為此,不排除西水股份戰略轉型的可能。
西水股份地處內蒙古烏海市,其主業分布在建材行業和電子行業,是中西部地區較大的水泥供應商之一,銷售市場涵蓋烏海、包頭等地。05年西水股份將子公司持有的北京惠天訊業科技、瀟翔萬里科技等4家公司股權分別轉讓,退出電子行業、集中精力于水泥主業。
2009年全年來看,西水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83 億元,實現凈利潤3.57 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9550.6 萬元,凈利潤同比暴增12倍。
然而,趙紅在對其年報業績點評中分析稱,公司 2009 年業績增長除了水泥業務盈利好轉外,更多是由于出售持有的興業銀行股權所得。
2009年,西水股份持有興業銀行7610.67萬股,持股比例1.52%,當年公司投資收益37982.6萬元,占營業利潤的90.52%,同比增長1254%,一部分來源于出售興業銀行887.42萬股,獲取收益34510 萬元,另一部分來源于分紅所得3424.8 萬元。
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主營收入0.8億元,比上年同期微漲4.19%,但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0089元,營業利潤虧損近300萬。
但主業上的虧損似乎并不是西水股份最為操心的,趙紅也向網易財經表示,雖然她關注西水股份歷時已久,但她對其發展戰略仍不是很清楚。
那“不務主業”的西水股份又在操心何事呢?它的眼光有瞄上何處?
事實上,作為興業銀行的十大股東之一,西水股份在興業銀行2008年年報中就已盤踞在前十大股東中,以持有7610.7萬股位居興業銀行第九大股東。
“這次收購也可能是西水股份從水泥行業轉為股權型公司的又一個開始”,趙紅在最后猜測。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omin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