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猛藥沖擊地產衍生鏈 水泥業受到大沖擊
房地產虛熱病癥有望在政策猛藥之下得到緩解,但其關聯產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而這,也正是房地產調控的顧慮所在。
截至5月18日收盤,華凌鋼鐵、安陽鋼鐵、河北鋼鐵已跌破其每股凈資產,馬鋼股份、新鋼股份的股價也在破凈邊緣。從4月中旬起,大智慧鋼鐵板塊指數跌幅已超過23%。
不僅僅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甚至包括相關消費品例如家電股等房地產關聯產業的股票、期貨都在下跌。
樓市猛藥治重疾
4月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商品房成交量應聲下跌,市場再次進入觀望期。雖然開發商仍然在扛價,但對于未來房市的走向,不敢再盲目樂觀,這可以反映在拿地熱情的下降。
數據統計顯示,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持續降溫,5月10日至16日,當周無一宗住宅用地成交。該周一線城市推出住宅用地8宗,較上上周減少33宗,環比下滑80%;推出面積6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77%。
其實,新政推出當月影響就已經顯現。據有關方面4月對全國12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的土地監測情況,當月總體成交面積約1108公頃,為2010年以來最低點。同時,4月各地土地拍賣的流標率也呈上升態勢,流標地塊大為增加。累計到4月,除廣州和深圳由于宅地供應分別僅2幅和1幅未出現流標外,其他城市流標率均在25%左右。
“目前房地產新政對于住宅開工的影響還沒有顯現出來,但從拿地環節看,積極性已經大大降低了。”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部研究總監張大偉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
股市期貨首當其沖
牽一發動全身,給房地產業治病,副作用卻顯現在兄弟產業身上。而原因就在于,從產業特性看,房地產業的產業鏈長,波及面廣,國民經濟中絕大部分產業都與房地產業有關聯關系,在投入產出表的40個部門中,有38個部門與房地產業存在后向直接關聯或前向直接關聯關系,但不同產業與房地產業的關聯度有所不同,房地產業對金融保險業、商業、建筑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工業、社會服務業等產業的關聯影響比較突出。
由于直接受心理預期的影響,目前,這種反應已經很明顯地在股票期貨市場顯現出來。
房地產業是電解鋁的下游需求大戶,從最近三年的需求量來看,房地產市場所消耗的電解鋁占電解鋁總量的30%~35%。4月中旬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陸續出臺,滬鋁價格隨之大跌,鋁價從17000元/噸以上跌至16000元/噸附近。中金公司進一步預測指出,后期電解鋁的走勢將振蕩向下,三個月滬鋁在15600—15000元/噸區間行情或會有所反復,向下第一目標看至15000元/噸。
“住宅用水泥大概占水泥銷售的30%,因此對水泥產業影響肯定很大。”業內人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
國都證券發布的水泥行業研究報告指出,超預期的地產調控政策對水泥等水泥行業股票的心理影響非常之大,加上即將可能出現的房地產成交量的調整以及市場的觀望期的到來會加重這種心理影響,水泥股的估值在短期內還將受到壓制。
在港股市場,5月18日,家電股繼續急挫,海爾1169.HK及創維0751.HK 分別急挫7.2%和4.1 %。凱基證券分析指出,這是由于投資者憂慮內地房產地產市場放緩,將打擊相關消費品例如家電的需求。
實體經濟不容樂觀
與股票、期貨市場不同,房地產調整真正影響到相關產業的實體經濟還需要一段時間。
“房地產對于鋼材的消耗非常大,對于鋼材市場的影響短期內就會顯現。”全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副秘書長、原冶金部鋼鐵司司長劉勇昌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
沙鋼集團沈文榮也表示,如果房地產新政持續下去,明后年對鋼鐵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沙鋼主要生產建筑鋼材,此輪房地產調整對其沖擊最大。
“房地產調整對于水泥行業的真正影響會在2011年顯現。”業內人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今年水泥行業問題還不大,因為房地產企業已經開工的住宅建設會繼續,但是企業在放慢拿地速度之后,后期對水泥企業會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影響會比較明顯。
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則估計,房地產需求量可能會下降5%~10%,而這需要3~5個月時間之后才能顯現出來。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必太過悲觀。劉勇昌向記者指出,雖然影響不可避免,但從長遠看影響不會太大,因為投機性的需求畢竟是少數,住房需求不會出現大的改變,同時,以后幾年保障房的建設會增加,這都會減輕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szl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