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全面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和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分解落實2010年任務,2010年5月27-28日,全國工業系統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作了題為“堅定信心 扎實工作 全面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重要講話。全文如下:
一、充分認識淘汰落后產能的重要性和艱巨性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既是當前面臨的一項緊迫性工作,又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國務院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今年2月6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和工作組織作出了明確部署和要求。2月26日,張德江副總理召開了部分省市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淘汰落后工作座談會。5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上溫家寶總理強調指出,要“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確保“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我們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制造業大國,有210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工業大而不強,總體上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中央多次強調,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也在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一方面調整過度依賴舉債消費、崇尚虛擬經濟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提出“再工業化”、“低碳經濟”等新的發展理念,積極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這對我們既是啟迪,又是制約和挑戰。
落后產能過度依靠物質資源投入支撐,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是導致我國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消耗了世界上46%的鋼鐵、45%的煤炭、48%的水泥、10%的油汽,只創造世界8%的GDP。我國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居世界前列。只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才能徹底消除依賴物質資源消耗外延擴張的意識,轉而從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中尋求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應當承認,這項工作涉及許多難點問題,短期內可能還會影響到地方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推進起來難度很大。但必須認識到,這種粗放的發展模式資源環境難以承載,不可持續,除了迎難而上,背水一戰,我們別無選擇,而且行動越晚越被動,行動越遲代價越大。必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從根本上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國際競爭力。
(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是加快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201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左右。這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全國人大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指標。能否完成這一目標,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節能提高能效的貢獻率要達到85%以上。
“十一五”前四年,經過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4.38%,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十一五”的目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強度下降速度放緩,甚至由降轉升,全國1/3的省(區、市)單位GDP能耗出現反彈。工業能耗(含能源工業)占全國總能耗的70%以上,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從2005年到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76%,但要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今年一季度,工業能耗、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20.1%、27.6%,53項重點產品中有26項單位能耗指標環比上升,全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了0.38%。落后產能消耗多,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是工業能耗排放居高難下的重要因素之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噸鋼能耗高10%-15%,水泥綜合能耗高20%-25%,乘用車百公里油耗高20%-30%。要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必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三)淘汰落后產能還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面臨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近年來,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支持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淘汰煉鐵落后產能8170萬噸、焦炭8250萬噸、水泥2.4億噸、造紙600萬噸。其中,煉鋼、電石、焦炭、鐵合金、味精等5個行業已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計劃。但大量落后產能依然存在,煉鐵、煉鋼、電解鋁、焦炭、水泥、化纖等18個工業行業中,落后產能占到總產能的15%-25%。其中,煉鐵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有1.25億噸,占了煉鐵能力的20%;落后小水泥5億噸,占了水泥產能的25%。同時,淘汰落后產能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一是一些地方和企業對淘汰落后產能的認識還存在偏差,等待觀望,對有關政策措施執行不力,宣傳不夠,工作不到位。二是淘汰落后產能涉及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情況復雜,特別是落后產能的退出機制尚不完善,對淘汰落后產能存在畏難情緒。三是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職責尚未明確落實,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和監督檢查考核機制尚未形成,有些地方在機構改革中由于人員變化,業務不熟,底數不清,影響工作開展。四是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財政獎勵資金安排與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結合還不夠緊密,資金申報、安排使用等環節有待進一步完善。對這些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和主要工作
按照國務院《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提出了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國發〔2010〕12號)精神,我部與各地進行了多次溝通協調,經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部際協調小組討論通過,確定了煉鐵、煉鋼、電解鋁、銅冶煉、鋅冶煉、鉛冶煉、鐵合金、電石、焦炭、水泥、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皮革、印染、化纖等18個行業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主要行業任務如下:
——煉鐵:“十一五”淘汰任務為1億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淘汰煉鐵落后產能8170萬噸,今年計劃淘汰3000萬噸。雖能完成 “十一五”淘汰任務,但要完成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約7200萬噸產能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這是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最重、最難的一個行業。
——煉鋼:“十一五”淘汰任務為5500萬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6000萬噸,今年計劃淘汰825萬噸。
——水泥:“十一五”淘汰任務為2.5億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2.4億噸,今年計劃淘汰8983萬噸。
——玻璃:“十一五”淘汰任務為3000萬重量箱。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2700萬重量箱,今年計劃淘汰648萬重量箱。
——焦炭:“十一五”淘汰任務為8000萬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8250萬噸,今年計劃淘汰2127萬噸。
——鐵合金:“十一五”淘汰任務為400萬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519萬噸,今年計劃淘汰143萬噸。
——造紙:“十一五”淘汰任務為650萬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600萬噸,今年計劃淘汰398萬噸。
——酒精:“十一五”淘汰任務為160萬噸。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108萬噸,今年計劃淘汰69萬噸。
為確保今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完成,要扎扎實實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盡快分解落實今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
今年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已按地區分解,并經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部際協調小組研究確定,在這次會上下達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落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協助當地人民政府盡快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市、縣,落實到具體企業。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今年應淘汰的落后產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各地要在當地媒體和互聯網上公告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設備、淘汰時限及企業名單,并將名單于今年年7月底前報我部,我部也將在主流媒體和互聯網上予以公告。公布名單可以加強對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監督,有利于金融、環保、質檢、工商、價格、土地等政策措施的協調配合。
(二)運用好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一是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檻作用。嚴格按照環保、能耗、安全、質量、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對不符合要求的落后產能堅決淘汰。切實加強對落后產能企業執行環境保護標準、產品質量標準、能耗限額標準和安全生產規定的監督檢查。
二是充分發揮價格等市場機制的作用。要繼續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成本,使落后產能無利可圖,無法生存。對落后產能執行差別電價,大幅提高差別電價加價標準。對能源消耗超過已有國家和地方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實行懲罰性價格政策。國家相關部門將對差別電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是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暫停“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的審批、核準和備案,今年內不再審批、核準、備案“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對產能過剩行業要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減量置換”或“等量置換”的原則,可以考慮實行先關閉落后產能,再研究批準改擴建項目。新建項目要嚴格執行行業準入條件,嚴格環評、土地和安全生產審批,防止一邊淘汰落后產能,一邊新增落后產能。
四是加大對未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和企業的行政處罰力度。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實行項目“區域限批”,暫停對該地區項目的環評、核準和審批。對未按規定限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要吊銷排污許可證,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和核準新的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予批準新增用地,相關管理部門不予辦理生產許可,已頒發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要依法撤回,有關部門依法停止落后產能生產的供電、供水。
(三)加大對淘汰落后產能的支持力度
一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支持作用。2007年,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給予一定獎勵。2007-2009年,中央財政采取轉移支付方式,累計安排162億元獎勵資金,對推進落后產能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初步安排40億元獎勵資金。目前,資金的安排和使用中工業部門的作用還沒有發揮到位。我們已與財政部協商,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辦法,使資金安排與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緊密結合,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排對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產生實效。財政部表示,在資金安排和使用中,加強溝通協商,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商財政部門共同用好獎勵資金。同時,地方也要按照國務院要求籌集資金,支持本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二是高度重視職工安置工作。各地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手段,促進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職工就業。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研究制訂職工安置的措施,認真落實安置政策,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妥善安置職工。
三是積極支持企業改造升級。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布局的企業,對落后產能通過技術改造提升水平或轉產。對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且完成較好的地區和企業,在安排技術改造資金、節能減排資金、投資項目核準備案、土地開發利用、融資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
三、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幾點要求
目前,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任務距“十一五”結束只有七個月時間,時間緊、任務重。要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要求,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明確目標任務、指導原則和政策措施,以拼搏進取的精神,以務實細致的作風,切實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務求取得實效。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淘汰落后產能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把淘汰落后擺在突出位置,制定和完善工作計劃和措施,主要領導要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抓實抓細,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抓好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崗位,做到事事有著落,層層抓落實,確保落到實處,務求實效。當前首先要抓好淘汰落后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地市和企業,限期于6月底公布名單。同時要落實停止對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和產能過剩行業新增項目的審批、核準。
二是要加強專項檢查,狠抓工作落實。對于布置的各項工作,要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和協調處理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我部已印發了《關于開展重點用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的通知》,近期將對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國家標準進行培訓。各地6月底前要完成對本地區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不達標企業責令立即停產改造,改造無望或經改造仍不達標的企業列入淘汰名單。7月初我們將會同國家標準委、行業協會進行抽查。同時,在已有22項重點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基礎上,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爭取年內再出臺5項標準。
三是加強監督考核,增強工作實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國務院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部際協調小組將對各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總結交流。各省區市也要加強監督檢查,定期向國家有關部門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將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完成情況報我部。對未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對瞞報謊報的,要追究該有關責任人的責任。目前,我們正在會同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研究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考核辦法,明確考核內容、考核程序、考核方式等。《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核實施方案(初稿)》已發給大家,希望大家回去后認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見,于6月中旬前返饋我部。進一步修改完善后,盡早發布實施。
四是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淘汰落后產能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必須加強各方面的溝通協作,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合力。國務院成立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發展改革委、監察部、財政部等17個部門參加的部際協調小組,統籌協調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各地也要建立政府領導負責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本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切實履行好職責。一方面要全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企業分布、落后產能情況等,做好基礎工作;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溝通信息,反映問題,協調政策,形成各部門各方面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
五是要加強宣傳交流,營造良好氛圍。要抓好國務院《通知》的學習宣傳。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將對《通知》作詳細解讀。我們也對近年來與淘汰落后產能有關的政策文件做了匯編,供大家在工作中了解把握。參加這項工作的同志更要深入研讀,結合實際細化為工作細則和措施。要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輿論引導和社會監督,通過電視臺、報紙、網站等媒體,積極宣傳淘汰落后產能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社會氛圍。要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告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落后設備和淘汰期限,加強社會監督。要加強工作交流,及時總結推廣先進地區和先進企業的有效做法和典型事跡。同時,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不力的地區和企業進行曝光。
此外,要積極做好“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的前期工作。我們將組織對落后產能進行分行業調研,進一步明確落后產能的界定標準,完善落后產能的退出機制,提出“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各地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建議。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szl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