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鐵十四局超級混凝土工廠里,他們發現了什么?
鋼筋混凝土是技術更是藝術,濱海之城天津有一家致力于把鋼筋混凝土打造成藝術品的超級混凝土工廠。
日前,中鐵十四局組織49名宣傳報道員來到國內規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高鐵盾構管片預制工廠——房橋公司天津分公司沉浸式“挖寶”,并邀請中國鐵建新聞中心(中國鐵道建筑報社)政工評論處經理張晶、袁燦為大家上了一堂“有料”又有趣的宣傳課。
張晶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企業報紙及網站征稿要求、消息及通訊寫作基本要求和寫法、領導活動新聞寫作技巧,在具體實例中傳授了精做標題、善寫導語、細分層次等寫作“秘方”,強調新聞宣傳工作者應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對新聞寫作嚴肅性的認識;要豐富知識層面,提高業務技能;要在工作中培養新聞敏感性。
袁燦從媒體行業趨勢、企業發展形勢入手詮釋了新媒體的重要性,圍繞企業重要會議、重大事件、重大主題報道等傳授了新媒體新聞采寫技巧,強調新媒體時代,要堅持內容為王“不變”,扎實“腳力”、提升“眼力”、豐富“腦力”、雕琢“筆力”,挖掘大背景下的小故事;要堅持內容創作手段“在變”,做“有料”“有情”“有用”“有心”的新媒體。
黨委宣傳部就新聞挖掘、攝影攝像和融媒體創意等工作,結合品牌建設總體要求進行工作交底。
理論知識充足電,“實戰演練”比本領,21日下午,學員走進天津分公司,在這座集智能化、信息化、集約化為一體的超級混凝土工廠中,挖出不少“寶藏”……
綠色智能盾構管片生產車間內,全場景智慧管控中樞系統賦能智能建造,碩大的電子屏上,工程概況、項目信息、施工進度等一覽無余,工廠也加裝上了“智慧大腦”。
全國首次運用的“機器人聯動系統”嘆為觀止,坐在中控室便可遠程操作,清理、噴涂、抹面、運載機器人“干活”,工序銜接更加緊密。
AGV小車沿著電磁軌道緩緩駛來,輕巧托起模具,再平穩運送至蒸養工位,輻道式減震運輸系統,充分確保混凝土“零擾動”,生產更加流暢高效。
透過玻璃房可見,3D掃描儀正轉動“大腦袋”忙碌著,國內首次創新研發應用的鋼筋籠自動檢測設備,多點定位掃描對比自動生成檢測報告,創新解決鋼筋加工材料浪費、能源消耗、精度定尺不準等難題,確保鋼筋籠出場質量達100%。
“智慧”賦能傾心打造黨建品牌,紅色騎行VR機、智慧黨建沙盤……讓黨員學習更有趣味,互動交流更有新意,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掀起一波黨建“新潮流”。
電子借閱、自助購藥、理發服務……產業工人社區堪比“居民小區”,16間室內共享洗衣房、洗漱間衛生間保障便利,引入專業保潔物業、保安公司,“24小時”智能監控預警全面覆蓋,用心、耐心、細心呵護工人的家。
超級混凝土工廠“尋寶”之旅滿載而歸這場宣傳培訓“超有料”!!!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