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明:當前水泥市場形勢與展望
2023年以來,受房地產投資下行等客觀因素影響,水泥需求下滑,市場競爭加劇,水泥行業面臨較大的生存和發展難題。
今日,針對水泥市場當前態勢以及未來走勢,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李坤明進行了詳細分析。
一、當前水泥市場形勢
李坤明認為,建國以來,水泥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77年是水泥的計劃經濟時期,水泥生產總量低,累計消費5億噸;人均低,60公斤以下。
第二階段:1978-2000年是水泥的快速發展時期,水泥生產總量快速提升,共消耗63億噸;人均接近500公斤,達到全球平均水平。
第三階段:2001-2014年是高速發展的13年。加入WTO后,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水泥生產總量211億噸;人均1800公斤,達到峰值。
第四階段:2015-至今為高位平臺期。水泥生產總量維持在20億噸以上;人均消費趨于穩定。
數據表明,2023年1-7月水泥需求整體呈現延續下滑態勢。
統計局可比口徑顯示,2023年1-7月水泥需求增長0.6%,全口徑同比下降3.4%。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投資降幅8.5%,地產持續磨底;第二,資金問題、新開項目較少,部分地區缺錢嚴重;第三,基建驅動不夠明顯,具體表現為道路運輸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速低位。
他表示水泥需求的變化源于水泥需求結構的改變。數據表明,基建領域需求提升難以抵消房建領域損失。2022年后,水泥產量對比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有大幅度提升。
數據顯示,水泥產能利用率創新低,當前過剩問題更趨嚴重,產生此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產能置換激活部分僵尸產能。
2、企業通過技改實際產能增加,超產時有發生。
3、協同處置豁免錯峰天數,生產時間延長。
4、2023上半年錯峰力度加大,產能利用率進一步走低。
我國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在短期內錯峰生產能夠從供給側去產能,讓水泥企業回歸有序競爭,使水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2023上半年水泥錯峰生產力度再次加大。
回顧錯峰時間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發現:2014年11月開始,東北率先錯峰生產,2015年1月,泛華北錯峰生產,2016年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下,北方十五省市錯峰生產,2017-2021年南方省份的陸續加入錯峰生產,北方普遍選擇夏季錯峰,2022年普遍延長錯峰生產時間,其中21個省份錯峰生產時間超過100天。
2023年對比2022上半年,錯峰時間增長的地區14個,錯峰時間不變的地區8個,錯峰時間減少的地區4個。
鑒于當前水泥行業狀況并不樂觀,水泥行業生態受到破壞,水泥價格創2018年以來新低,李坤明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客觀原因:
(1)水泥需求弱、庫存高。
(2)水泥行業錯峰效用遞減。
2、主觀原因:
(1)新投產能釋放超1100萬噸,導致過剩問題更加嚴重。
(2)企業協同差,導致多地價格的無序競爭。
從全國水泥價格指數走勢分析看,華東、中南地區跌幅較深,低于100點;從2023年上半年部分上市公司營業表現來看,多數上市公司營收、利潤雙雙降低,行業利潤降幅近60%,部分出現虧損,多數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海螺水泥、天山股份、華潤水泥等凈利潤均同比下降。塔牌集團則不降反增,凈利潤同比增長178.03%。數據分析表明,水泥價格跌幅較是行業利潤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對于水泥企業近年來發展熟料業務的情況,李坤明表示,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但是區域間仍然存在差異。
前十熟料企業產能總量排位變化較小,合計占比60%左右,競爭格局較為穩定,集中度有待提升;區域間存在差異,華東、東北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
二、水泥行業市場展望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建筑行業以及基建行業的建設都將影響水泥行業的發展,2025年需求或將打破平臺期,進而進入漫長的下行周期。短期內看,2023-2025年,需求降幅每年在2%-3%之間,2025年或將下破20億噸,打破平臺期;中期后,2026-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水泥消費總量、人均消費量繼續回落;長期來看,2036-2060年,水泥消費谷底出現,人均700公斤左右。
面對下行壓力,李坤明還介紹,下半年基建對水泥需求有提升,房建拖累減弱。數據分析表明,2016-2023年至今,下半年水泥需求量比照上半年均有提升。面對當今事態,預估分析:
1、地產方面。保交樓、保交付、保民生;拿地、新開工等前端低迷,預計地產投資下半年企穩;
2、基建方面。高基數、資金接棒乏力,專項債發行進度超75%,基建增速或將繼續放緩;基建投向轉變,傳統基建日漸式微;鐵公基越修越難,單位水泥用量下降。
他分析,計劃新點火產能或不及預期,供應壓力仍大。計劃點火產線27條、合計產能超4000萬噸產線投產,南方(75%)、北方(25%),或不及預期。湖南、云貴、廣西有2-3條產線投產,產能過剩加劇,市場運行壓力加大。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和變化,水泥行業未來將呈現怎樣的新變化?研究院認為,水泥行業將出現的價格回升以及利潤降幅縮窄的趨勢。具體來看:
行情:一、二季度跌幅較大,三、四季度逐步收窄,全年均價下移。
成本:煤炭價格有望回落、替代原/燃進一步使用,成本壓力減輕。
效益:下半年好于上半年,同比仍有下行壓力,全年降幅仍大。
隨著我國制造業及生產行業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深入與加強,我國水泥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如何把握發展的機遇,延長國內水泥上下游產業,積極應對挑戰將成為我國水泥行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
編輯:鄒舒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