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集團 金融危機中飛出的“金鳳凰”
今年一季度,金隅集團按照“三個北京”的戰略定位,認真研判經濟形勢,堅持科學調整布局,加快產業整合力度,集團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一季度,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3%,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1.3%,迎來了首季開門紅。與此同時,據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09年年度全年業績報告”上顯示,2009年金隅股份收入約人民幣 (下同)117.0億元,較2008年上升36.8%。毛利由2008年的約21.1億元上升54.3%至約32.6億元,成為一只名副其實的“金鳳凰”。近日,金隅股份又憑借出色的業績完成上市后首個年度非交易路演。對于金隅集團取得的一系列成績,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香港無線電視臺專門對金隅集團董事長、金隅股份董事會主席蔣衛平進行了深度采訪報道。
累累碩果譜新章
當我們驚嘆金隅集團取得的碩果時,我們也不禁為金隅人敢于突破自我并積極進行開拓創新的精神所折服。據悉,在困難重重的2009年,金隅集團一方面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另一方面,金隅集團通過戰略布局的科學實施、內外部資源的有效整合、結構調整的大力推進等措施,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09年集團在水泥業務、新型建材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以及公司的投資性物業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9年集團水泥業務收入約46.1億元,較2008年增長約39.0%。年內,公司完成水泥銷售1388萬噸,較2008年增加348萬噸;商品混凝土銷量則達290萬立方米,較上年度增加65萬立方米。年內成功中標京石、京滬、張承、京承等28條鐵路、高速公路工程及北京多條地鐵和南水北調工程。截至2009年底,公司的水泥年產能已達到1633萬噸,而石灰石天然資源儲備亦達到5.5億噸,為提升公司水泥業務未來的業績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公司在新型建材業務上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重點發展擁有市場優勢的產品,保持了業務的整體增長。2009年,新型建材業務收入達約28.8億元,較2008年上升6.6%。公司完成了大廠金隅建材工業園 1.5萬噸玻璃棉生產線和2500萬立方米礦棉吸聲板生產線的建設工程。憑借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水平,金隅股份的產品成功中標國家博物館、京包隧道、國家會議中心、北京多條地鐵站、天津津門津塔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
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2009年收入約35.7億元,較2008年大幅上升81.5%。金隅七零九零、金隅觀瀾時代、金隅可樂+、金隅萬科城、金隅時代等,這些項目推出后受到市場熱捧,并取得理想的銷售成績。此外,公司致力于北京、天津、杭州等一線城市積極吸納土地儲備,在2009年至2010年初已先后取得179.8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的土地儲備達397萬平方米。
2009年公司物業投資及管理的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1.0%,約7.0億元,毛利率為66.3%。公司的投資性物業總面積亦提升至60.1萬平方米。憑借完善的設施以及優秀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公司的優質商業寫字樓分別吸引了英特爾、日本電通、德國電信、一汽奧迪等大型國際公司入駐,品牌效應直接帶動租金水平提升及相關物業的整體出租率。
面對在危機中取得的成績,金隅集團董事長蔣衛平表示:“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經歷了自踏入新世紀以來最具挑戰的一年。然而,中國政府全面實施并不斷完善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及加強國內經濟發展,成功使國家經濟于年內復蘇并穩定向好。金隅股份積極應對形勢變化,采取了有效的業務策略,準確把握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我們在戰略布局、產業鏈、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大力拓展目標市場,加強區域資源整合,提高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保持了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快速和健康發展。同時,我們把握了資本市場的有利時機,成功實現公司H股首次公開發行和上市,進一步加強公司的實力。”
今年一季度,金隅集團水泥板塊、新型建材板塊、房地產開發板塊、物業投資與管理板塊繼續呈現出強勢發展勢頭。從增長情況分析,增長最快的是水泥板塊,同比增長45.6%。從利潤的板塊分布來看,水泥板塊克服了兩次大雪和重點工程冬季施工少等影響,較好地完成了季度計劃,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新型建材板塊,由于春節期間的節日消費高潮,給商貿企業帶來了有利商機,家具木業、耐火材料、商貿流通企業在發展中起到了主導支撐作用。房地產開發板塊上克服了一季度結轉項目少的困難,加快了遺留尾房的銷售,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物業投資與管理板塊則積極實施企業整合工作,實現了平穩增長,利潤較去年同期穩中有升。
運籌帷幄求發展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英明的領導者以及優秀的企業理念和文化做后盾。2009年,面對金融風暴的襲擊,在波濤洶涌的“商海”中,有些“船只”因經受不起大浪的打擊而折戟沉沙。但“是金子總會發光”,遙望驚濤駭浪中,一艘戰船卻始終在舵手的駕駛下披荊斬棘并順利繞過“暗礁”,始終站立在風口浪尖上,爭當一個“弄潮兒”,她就是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9年,金隅集團決策者睿智果敢、審視研判,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克時艱,激情奉獻,不僅取得金隅股份在香港主板成功整體上市發行,實現了由傳統國企向國際化公眾公司的新跨越,而且進一步明確了金隅發展的“三個更加”主題。2009年,金隅集團營業收入、實現利潤、現金流入量、城鎮在冊職工年人均收入同比分別增長 45.6%、134%、32.1%和15.4%,在同行業和市屬國有企業中名列前茅。
科學發展,引領企業前進方向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衛平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指出:“共克時艱,關鍵在黨。在世界金融危機下如何化‘危’為機,保持集團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對集團各級領導班子的現實考驗。應對危機,化解風險,渡過難關,確保發展是全集團上下最大的科學發展實踐。”
根據指示,集團黨委通過開展大規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的調查研究活動,編輯出版了《金隅職工形勢任務教育讀本》、《應對金融危機措施及體會》等122篇有理論深度的調研報告和讀本,并形成了“三個共識”,即必須把全力踐行“結構更加優化、效益更加顯著、發展更加和諧”的活動主題落實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各項工作部署中;必須用“六個堅定不移”和正確處理“十二個關系”來強化走金隅特色科學發展之路;必須把“打造一流國際化公眾公司”作為引領集團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從而為集團堅持科學發展、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指明了方向。在此精神指導下,隨著多項改革舉措的相繼推出,各項重點工作也有序推進,集團上下團結一心,拼搏進取,展開了一場應對金融危機的攻堅戰。
整合重組,提升規模經濟效應按照“結構更加優化”的發展要求,為實現規模經濟效應,集團公司加大了企業并購、資產重組、業務整合的力度。
2009年年底,四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是集團水泥板塊積極推進京津冀“大十字”戰略布局,穩步實施環渤海區域產業整合,成功收購天津振興水泥公司、宣化黃羊山水泥公司后,金隅水泥挺進東北地區的又一成功舉措。在大區域化競爭中實現了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的大幅提升,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2%,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42.5%和108.9%。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省管理費用,增強客戶的忠誠度,金隅水泥搶抓戰略性資源,積極推行統一聯動營銷機制,建立統一供應管理體系,及時掌控物資供應,大幅降低采購成本,廣泛應用節能減排技術等舉措,有效緩解了區域競爭更加激烈、原燃材料日益緊張、環保政策更趨嚴格等多重壓力,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天津金隅混凝土公司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迅速發展成為年產能達300萬立方米的天津地區最大的混凝土生產企業;琉璃河水泥公司垃圾焚燒飛灰水洗中試線成功運行,填補了國內飛灰處置領域的空白。天津振興水泥公司2009年7月加入金隅后,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公司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31%,被授予天津市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稱號……調整結構,優化企業資本布局2009年集團大幅度對新型建材制造業、休閑服務業企業進行了整合,采取合并、整合等方式,推進國有資產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進一步培育新興產業,全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完成了美涂三旗、納美、金之鼎3家涂料企業整合工作,成立金隅涂料公司,搭建了防火、防水、建筑涂料和模板漆等高附加值涂料系列產品發展平臺,產銷量同比增長27%。北加氣公司和現代加氣公司整合為金隅加氣混凝土公司,同時具備生產砂加氣和粉煤灰加氣產品能力,產銷量同比增長25%……集團對房地產出租、小區物業和休閑度假企業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整合,涉及企業40余戶。整合后,形成以鳳山度假村、建機資產經營公司、正泰恒安公司和金海燕物業公司等企業為主導,專業化、規模化、區域化管理的新模式,為休閑度假、房地產出租和小區物業經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集團直接管理的企業已由81個調整為71個,管理面逐步縮小,管理深度和管理成效逐步增強。與此同時,集團健全完善了集團總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總部機構調整也順利實施到位,由原來的37個部門調整為22個,交流和調整人員115人次,總部員工比調整前減少62人,為實現總部的“四個中心”,即戰略決策中心、資產監管中心、資本運營中心、人力資源配置中心,實現金隅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調整和交流,進一步優化了企業領導班子結構,增強了領導班子合力,為爭創“四強黨組織”、“四好班子”創造了條件。
上市成功,實現國有資本市場化金隅集團經過十余年的改革發展,實現了由建材工業局向產業集團、國有獨資向股份制的兩次成功轉型。特別是金隅股份成立后的3年間,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資產總量和凈資產復合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和凈資產收益復合增長率均實現了高速增長。
要想打造千億元大型產業集團就必須進一步加快企業改制上市的步伐。2009年,面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奮發有為的金隅人并沒有停下籌備上市的步伐。7月29日,金隅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實現整體上市,圓了幾代金隅人的夢想。歷時22個月的艱苦奮戰,終于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的H股上市公司,完成了從產品經營向資本運營的歷史性跨越,并創下了香港資本市場“九個第一”。融資總額68.46億港元,成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為集團新一輪中期發展規劃和“三個翻番帶動一個翻番”目標的早日實現,搭建了良好的資本市場平臺和持續融資平臺,揭開了集團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有機結合、實現集團做強做大的嶄新歷史篇章。
自主創新,支撐集團發展后勁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創新成為每個企業發展的主題。金隅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措施,促進了產品的升級換代,提升了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成為集團發展的持續推動力。集團還出臺了完善集團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了專業研發中心建設完善實施計劃。科技投入機制逐步完善,制訂了年度企業科技投入計劃,全年科技資金投入達1.6億元,為創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
集團采取淘汰老舊設備和落后工藝,改造供電、供熱和空調系統等措施,萬元產值能耗、水耗同比分別降低 4.8%和21.3%,粉塵、煙塵、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同比分別降低6.8%、2%、19%和2.1%,全面實現穩定達標排放。14家企業通過市發改委資源綜合利用重新認定;27家實施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利廢量達1311.5萬噸;琉璃河、新北水余熱發電減排量轉讓國際交易獲得成功,成為北京市首個利用余熱與境外交易成功的減排量轉讓項目;琉璃河被評為“北京市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今年1月12日,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等市領導來到金隅科研總院調研,對近年來集團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發展模式給予高度肯定,希望金隅集團緊抓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良好機遇,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快成果產業化進程,為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做出更大貢獻。
黨建創新,夯實和諧發展基石2009年3月,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蔣衛平強調,“要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用科學發展觀審視集團改革發展的歷程,總結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化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的堅強意識,謀劃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本領,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部署”。
自2009年3月開始,集團黨委本著在學習認識上當好表率、在工作思路上當好標兵、在貫徹落實上當好榜樣的要求,按照“站位要高、結合要緊、眼光要遠、措施要新、落實要快”的原則,做到了“五個相結合”;突出了“六個注重”的特點,實現了“六個主要成效”,取得了豐碩成果,極大地促進了集團整體經濟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在學習實踐活動“回頭看”工作中,集團及所屬單位新出臺制度918項,修改完善制度1900項,廢止制度467項,出臺“三保”措施211項,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410件。集團層面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及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等方面的突出問題10項。同時,集團將近3年來開展凝聚力系統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編輯出版了《北京金隅集團思想文化創新專刊》,在集團和社會各界產生了強烈反響。同時,集團報《北京金隅報》、金隅黨建網站在引導職工、教育職工、激勵職工、團結職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宣傳促進作用。
展望未來輝煌路
面對2010年經濟發展形勢,蔣衛平表示:“市場預期全球經濟將于2010年穩步回升,而中國經濟亦將維持高速增長。我們將繼續緊握市場機遇,抓住國家出臺的‘拉動內需、建材下鄉和鼓勵行業重組’等有利政策,進一步擴大金隅股份公司的戰略布局,實施開拓北京和其它市場。如河北省、天津及重慶等地區業務,并優化內部管理,在快速擴大規模的同時,注重業務發展的效率以及經營和生產方面的穩步發展及創新。此外,我們將繼續監控及分析多變的市場情況,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以實現拓展經營規模、發揮業務協同效益、增強抵御經濟波動的實力以及提升行業競爭力等目標,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標。”
作為環渤海地區最大的水泥及建材的生產和供應商,對于國家大力支持的“建材下鄉”金隅集團當然義不容辭。蔣衛平表示:“建材下鄉”政策對金隅水泥、新型建材業務的未來可持續發展,無疑是重大利好。一是“建材下鄉”政策和新農村建設為水泥等基礎建材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金隅水泥業務主要布局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京津冀和環渤海區域。截至目前,金隅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其他區域市場中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已分別達到772萬噸、180萬噸、2581萬噸和325萬噸,共計3858萬噸;二是金隅所處產業區域和目標市場機遇良好。北京作為首善之區,正在加快近郊及遠郊區縣的城鎮化步伐。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的快速推進將大幅提升天津市城鎮化水平。河北是“建材下鄉”的重要區域,當地政府將通過“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的實施加快實現城鎮化目標。城鎮化無疑會大規模地增加惠及民生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拉動水泥市場需求;三是“建材下鄉”是綠色、節能、環保的產品下鄉,金隅水泥及新型建材均是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的綠色優質產品,金隅集團下一步將會在不斷受益于“建材下鄉”政策的情況下,從而進一步拓寬產品服務領域。
隨著國家啟動調控水泥產能的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加快淘汰了一部分產能落后企業,有利于調控水泥企業的總體產能、提高水泥產業集中度、提升水泥產業效率和競爭力。金隅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12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將充分利用這一政策契機,加快區域市場水泥產業的重組整合,進一步提升在區域市場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第一,金隅將立足環渤海區域,不斷強化和完善“大十字”戰略布局,并在環渤海經濟圈及周邊區域市場逐步形成地震波式的業務拓展;第二,公司將利用在太行山、燕山等山脈周邊區域掌控的近十億噸的優質石灰石資源儲備,確保水泥業務長期穩健可持續發展。在政府對新上水泥項目實施嚴格限制政策的情況下,公司將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加快戰略布局,并通過與昊華化工集團、大唐國際發電集團等央企強化戰略合作,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第三,集團將不斷強化金隅在水泥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先發優勢和充分發揮“城市凈化器”的作用,創新水泥行業贏利模式。在確保水泥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對城市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棄物、污水處理廠污泥、垃圾焚燒飛灰等廢棄物實施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及綜合利用,將工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和低碳經濟進行有機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據悉,金隅股份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水泥產業兼并重組的步伐,以提高其區域市場的占有率和掌控力。
在房地產行業,蔣衛平表示,下一步金隅首先要根據市場形勢,擇機加快自有土地儲備開發和商品房項目開發并快速推向市場,同時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其次在房地產市場形勢并不十分明朗的情況下,金隅不會以超出市場預期的價格在土地市場上爭搶資源,而是充分利用自有開發用地和通過市場科學儲備新的開發用地,以保證土地儲備、項目開發、資金供應的良性循環;第三是目前國家審時度勢地出臺相關政策,主要是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并不會長期影響消費者對居住環境改善的剛性需求。金隅房地產儲備用地大部分位于北京等3個直轄市和主要二線城市,且交易成本較低。北京等具有獨特區位優勢的城市,改善性住房的剛性需求尤其旺盛。因此,對金隅未來房地產業務的發展充滿信心。
據悉,金隅集團將按照自身的“十二五”戰略發展規劃,順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發揮好自身產業鏈的獨特優勢,審慎研判,科學決策,強力實施,繼續提升金隅股份市場核心競爭能力。展望未來,金隅集團正以“三個翻番帶動一個翻番”,從而為廣大股東創造新的更大價值!用優異的業績向股東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如今發展的大好春天里,在現在發展的康莊大道上,金隅必將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為祖國事業的繁榮昌盛和帶動自身企業更快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