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抓緊節能降碳技改,兩年后貴州33條熟料生產線將面臨淘汰!
9月13日,貴州省工信廳發布《關于2023年度第一批國家工業節能監察結果的公示》。公示顯示,92家水泥企業中,關停或停產的7家,能耗未達標的36家,能耗無法核算的有9家。也就是說,刨去停產的企業不談,能耗未達標和能耗無法核算的企業的數目竟然超過了一半!
經中國水泥網統計,公示中的熟料企業(不含關停或停產)共有水泥熟料生產線80條,其中能效水平達標的生產線有47條,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生產線20條,未達標或無法核算的生產線33條,詳情如下:
2021年,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下發《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意見》對水泥行業提出節能降碳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水泥行業標桿水平在《意見》所附“冶金、建材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2025 年)”中明確,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標桿水平為100千克標準煤/噸;基準水平為117千克標準煤/噸。
現貴州熟料生產線已有20條達到或優于標桿水平,以產能計,占比28.7%。離達到目標相差不多,再只要增加一條4000噸/日生產線,就能完成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的目標。
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中再次提到,水泥熟料等25個領域,不能按期改造完畢的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此次節能監察結果中,貴州水泥熟料產能不達標率高達35.6%。如不想被淘汰,接下來的兩年中,每年要有超50000噸/日熟料產能應完成技術改造,或者說每年要有16條生產線完成技術改造任務,將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控制到117千克標準煤/噸以內。
還需引起關注的是,在工業節能監察結果中,被指存在落后機電設備(含存在大量)企業達47家,其中不乏有達標甚至標桿企業,占生產企業數52%,占比超一半。被指能源管理體系需完善或需進一步完善或指管理工作薄弱的企業有33家,占生產企業數33%,占比達1/3。
《節約能源法》明確,禁止生產、進口、銷售國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強制性能源效率標準的用能產品、設備;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設備、生產工藝。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設備或者生產工藝的,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責令停止使用,沒收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設備;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提出意見,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停業整頓或者關閉。
《節約能源法》明確,用能單位應當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則,加強節能管理,制定并實施節能計劃和節能技術措施,降低能源消耗。生產單位超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用能,情節嚴重,經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沒有達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提出意見,報請本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停業整頓或者關閉。
可見,貴州水泥行業要完成2025年時間節點節能降碳主要目標任務十分艱巨,抓緊行動刻不容緩!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