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渣變成水泥生產的新型原料
“以往工業廢渣堆成山,沒人要還污染環境,如今卻成了生產水泥的新型原料。 ”5月4日,在遼寧交通水泥有限公司廠區,利用工業廢渣生產水泥原料——微細粉的機器運轉不停,公司負責人說:“公司每年能利用各種工業廢渣60多萬噸,節約標準煤21萬噸、實物煤30萬噸,并在減少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工業粉塵的同時實現廢水零排放,以往的‘燙手山芋’成了‘香餑餑’。 ”
這家公司位于本溪市溪湖區火連寨,該地是沈陽經濟區規劃的新市鎮之一。火連寨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灰石儲量5億噸、鐵礦2億噸。2009年,該地資源加工型企業貢獻率占工業經濟比重的62.7%,這意味著經濟主要依靠大量消耗礦產資源和原材料來支撐。而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局限,讓火連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準不高,集約化利用能力有限。在消耗資源的同時,產生的1億多噸煤矸石和7000余萬噸鐵尾礦等固體廢棄物不僅影響了生態環境,也嚴重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突破資源瓶頸、加快經濟轉型成了火連寨經濟發展需要面對的問題。去年,他們開始積極尋找“高參”,多次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實地考察,對該地豐富的鐵尾礦、煤矸石等礦山“二次資源”利用進行可行性分析,并通過規劃論證,確定了利用尾礦、煤矸石等資源實行規模開發、發展新型材料、拉伸產業鏈條的發展思路,并于今年把火連寨規劃為15平方公里的新型建材產業園區,以此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既能發展經濟,也要青山綠水”的新市鎮。溪湖區區長孟廣華說:“按照規劃,我們要在與沈陽經濟區相融合、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相融合、與產業定位相融合的基礎上,用3至5年時間把火連寨建成100億元產值規模的、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特色的新型建材產業園區和東北最大的新型建材產業基地。 ”
隨著新市鎮建設的開始,園區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目前,園區內遼寧交通水泥有限公司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本溪山水集團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和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投資2億元的遼寧礦渣微粉有限公司的年產120萬噸礦渣微粉生產線已經開工,投資3億元的本溪礦業集團年產30萬噸海綿鐵生產線正在建設,投資1.3億元的本溪之源球團項目正在辦理相關手續,本溪融基礦業公司與天津浩瑞集團投資1億元的礦山開發項目正在洽談中。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hn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