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股份09年水泥收入增39%
業績發布會現場
日前,中國最大的建筑材料生產商之一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公布2009年年度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金隅股份收入約人民幣(下同)117.0億元,較2008年約85.5億元上升36.8%。毛利由2008年約21.1億元上升54.3%至約32.6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4億元,較上年度約13.2億元增長54.1%;除投資物業公平值的稅后凈收益,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5.36億元,較2008年約6.38億元增長140.9%,歸屬于公司擁有人的凈利潤率則由2008年的7.5%增加5.6個百分點至13.1%。
金隅集團董事長、金隅股份董事會主席蔣衛平表示:“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自踏入新世紀以來經歷了最具挑戰的一年。然而,中國政府全面實施并不斷完善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及加強國內經濟發展,成功使國家經濟于年內復蘇并穩定向好。金隅股份積極應對形勢變化,采取了有效的業務策略、準確把握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我們在戰略布局、產業鏈、管理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大力拓展目標市場,加強區域資源整合,提高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保持了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快速和健康發展。同時,我們把握了資本市場的有利時機,成功實現公司H股首次公開發行和上市,進一步加強公司的實力。”
作為金隅股份的水泥業務,2009年發展態勢強勁,水泥業務收入約46.1億元,較2008年增長約39.0%。年內,公司完成水泥銷售1,388萬噸,較2008年增加348萬噸;商品混凝土銷量則達290萬立方米,較上年度增加65萬立方米。年內成功中標京石、京滬、張承、京承等28條鐵路、高速公路工程及北京多條地鐵和南水北調工程。截至2009年底,公司的水泥年產能已達到1,633萬噸,而石灰石天然資源儲備亦達到5.5億噸,為提升公司水泥業務未來的業績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公司旗下新型建材業務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重點發展擁有市場優勢的產品,保持了業務的整體增長。2009年,新型建材業務收入達約28.8億元,較2008年上升6.6%。公司完成了大廠金隅建材工業園1.5萬噸玻璃棉生產線和2,500萬立方米礦棉吸聲板生產線的建設工程。憑借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水平,金隅股份的產品成功中標國家博物館、京包隧道、國家會議中心、北京多條地鐵站、天津津門津塔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
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取得理想的銷售業績。2009年收入約35.7億元,較2008年大幅上升81.5%。金隅七零九零、金隅觀瀾時代、金隅可樂+、金隅萬科城、金隅時代等,這些項目推出后受到市場熱捧,并取得理想的銷售成績。此外,公司致力于北京、天津、杭州等一線城市積極吸納土地儲備,在2009年至2010年初已先后取得179.8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公司的土地儲備達397萬平方米。
2009年公司的投資性物業保持了較高的出租率水平。物業投資及管理的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1.0%至約7.0億元。毛利率為66.3%。公司的投資性物業總面積亦提升至60.1萬平方米。憑借完善的設施,以及優秀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公司的優質商業寫字樓分別吸引了英特爾、日本電通、德國電信、一汽奧迪等大型國際公司入駐,品牌效應直接帶動租金水平提升及相關物業的整體出租率。
面對2010年經濟發展形勢,蔣衛平董事長表示:“市場預期全球經濟將于2010年穩步回升,而中國經濟亦將維持高速增長。我們將繼續緊握市場機遇,抓住國家出臺的‘拉動內需、建材下鄉和鼓勵行業重組’等有利政策,進一步擴大金隅股份公司的戰略布局,實施開拓北京和其它市場。如河北省、天津及重慶等地區之業務,并優化內部管理,在快速擴大規模的同時,注重業務發展的效率,以及經營和生產方面的穩步發展及創新。此外,我們將繼續監控及分析多變的市場情況,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以實現拓展經營規模、發揮業務協同效益、增強抵御經濟波動的實力,以及提升行業競爭力等目標,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標。”
據悉,金隅股份將加快推進水泥產業兼并重組的步伐,以提高其于區域市場的占有率和掌控力。除擴建自有產能外,公司將繼續通過跨行業的戰略合作拓展公司水泥業務,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強戰略性布局。公司亦將進一步拓展以“低炭經濟和循環經濟”為主的新型水泥產業模式,利用余熱發電等技術降低運營成本,并提升運營質量。同時,將把握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機遇,以合理穩健和規避周期式的經營策略于北京、天津、杭州及重慶等一線城市擴充土地儲備,截至2010年3月31日,該公司擁有土地儲備約559萬平方米。公司在加快項目施工的同時,進一步加快項目銷售速度,實現資金快速回籠,讓房地產開發業務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songwb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