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不久前,烏茲別克斯坦卡爾希海螺制造分廠副廠長徐華僑回國休假,來到位于安徽蕪湖的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實地感受了智慧農業項目的魅力。他有哪些新發現?未來又有哪些新打算?讓我們跟隨鏡頭,去一探究竟。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亞是共建“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值此中國—中亞峰會召開之際,新華網推出“‘一帶一路’有我”系列微視頻報道中亞篇,聚焦中國與中亞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優質合作項目和動人故事。
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對水泥等建材產品的需求,2019年,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次企業家大會上,海螺集團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簽署協議,決定在當地投資建廠。2022年,烏茲別克斯坦卡爾希海螺項目順利投產,實現項目收益的同時,為當地提供大量直接和間接工作崗位,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不久前,烏茲別克斯坦卡爾希海螺制造分廠副廠長徐華僑回國休假,來到位于安徽蕪湖的海螺集團白馬山水泥廠,實地感受了智慧農業項目的魅力。他有哪些新發現?未來又有哪些新打算?讓我們跟隨鏡頭,去一探究竟。
截至目前,海螺集團先后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建設卡爾希、塔什干、安集延三個現代化大型水泥項目,總投資近7.5億美元,全部投產后預計將為當地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500余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2000余個,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海螺集團深植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正在努力實現從“灰色制造”到“綠色智造”的發展目標。同時,面向包括中亞地區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螺集團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合作體系,將綠色發展理念引入在海外的企業、工廠。
2022年,卡爾希海螺余熱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按計劃將于2023年年內并網發電。該項目利用水泥廠排出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并將產生的電能用于企業生產。節能環保低碳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等相關技術的海外應用也將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一股“綠色”新動能。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