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冷暖大佬談|喬龍德:應對水泥行業困境,現需形成四個新格局!
當前,水泥行業面臨較大的發展難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表示當前水泥行業存在發展迷茫、治理缺失、經濟效益下滑等問題,并對此提出了水泥行業現階段需要形成四個新格局
1、靠創新驅動將經濟發展轉向以新動能為主導的新格局;
2、與時俱進地推進產業政策創新更新并加大執行力度,以終結雷同技術增量、落后產能必須出局的新格局;
3、提升行業職業道德素養,強化行業自律與自治,構建生態文明的新格局;
4、創新綠色低碳技術,用數智化賦能,營造經濟新的增長新格局。
用新的思維新的舉措破解當前水泥行業發展迷茫,治理缺失,經濟效益嚴重下滑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當務之急。
但是更為重要的首先要將思想、思維方法和認識問題的立場必須從傳統的、過去使用過的,包括曾經起過積極作用的習慣做法中擺脫出來,用新思維新方法去解決新問題。時代與環境變了,經濟發展的動能和方式變了,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格局變了,由此,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方位、各產業都必須創新變革,才能找到有邏輯對應的發展與治理問題的妙招。
新時代科學技術革命成果的運用和融合,創新了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驅動力,科技創新驅動,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巨大變革,推進了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革命,極大地提速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進而提升了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境界和識別能力。隨之,推動和治理經濟社會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維、新意識匯聚在新時代,將經濟社會的進步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
新時代的主要特征是:靠人類的創新力和創造力,用高科技的創新驅動帶動經濟發展,發揮人的能動創造,用人們的智慧和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數據化賦能并融合經濟社會的發展,引出社會資源高效配置,社會勞動生產力極大提高,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體系新格局。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提出了新發展理念,科技創新驅動、綠色低碳、信息網絡經濟,智能化、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思想、新方針,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中國帶進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新時代。
新時代了,發展動源變了,發展方式和產業主體變了,經濟發展已經轉型了。因此,對經濟發展的理解,發展的主體和發展的方式,對目前行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從認識判斷的切入點,從籌劃謀事的環境條件,從各種舉措的著力點都必須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這是做好當前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違背了時代規律一切將無濟于事。
目前水泥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技術研發創新距高端的新目標與支撐關鍵;產能嚴重過剩,無序競爭,價格嚴重下跌,經濟效益嚴重下滑;環保治理、綠色低碳步履艱難,形勢逼人;行業發展與治理缺乏新的強有力的政策法規,缺乏公平有力的行業協調機制。在諸多問題面前,必須要有長遠發展與治理的系統方針,有近期有效的應對措施,并且要樹立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艱苦努力才能改變現狀的精神準備。如果只要利益,不想奮斗,只顧想得到近期利益,沒有為大局成功而奮斗的精神,只有解決問題的愿望而自身不在其中,只有善意的積極性是遠不夠的。
要生存,必須靠發展,要發展必須靠奮斗,要奮斗必須要改革創新,要改革創新必須用新理念構造新格局,形成新的賽道。本人認為在現階段要形成四個新格局:
一.靠創新驅動將經濟發展轉向以新動能為主導的新格局
要能動地用科技創新的驅動力,構筑以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發展主導的新格局,以全方位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作為解決行業發展與治理的突破口和落腳點。因為,所有主要的問題的存在,都與科技創新不足息息相關,其根源是科技創新滯后。產能嚴重過剩的深層次原因是由于新的應用領域開發不足和發展進入的門檻太低;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環保治理始終處于被外部推動而被動被逼的狀態,其根源也是科技創新滯后于時代發展;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賦能生產力發展也僅處于起步階段,真正的勞動生產力的提升和資源配置的效能尚受制約,包括用能源的方式和能源的來源結構仍很單一。所以,在上游原料、燃料價格上升時顯得難以承受,經濟效益常常起伏不穩,表現為經濟和經營問題,但根源都與科技創新滯后密切相關。只有科技創新提升了,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為此要有明確的科技創新的新目標,形成超前的、有高端技術支撐的科技研發與開發體系,作為新格局的關鍵突破口。
二.與時俱進地推進產業政策創新更新并加大執行力度,以終結雷同技術增量、落后產能必須出局的新格局
要能動創新、更新產業政策,把政策制定的針對性,執行的時效性、有效性作為從根本上解決產能嚴重過剩,遏制無序競爭,有效治理行業的剎手锏。目前產能嚴重過制,無序競爭,相互跌價,給行業帶來巨大創傷,除了行業、企業自身自律不足外,還有一個很大因素
是產業政策缺乏新的發展與治理的規則,既有的政策執行不到位,政策拓展和覆蓋面不足,產業政策創新更新滯后,致使落后產能和劣質產品至今未出局,環保不達標的也能尋機生存,擾亂市場的也缺乏嚴格處罰。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制定一套強有力的現階段產能限制與供需平衡的政策規則,制定公平合理限產的運營規則,淘汰落后產能和嚴格置換產能的新規則,使新時代的發展的新起點建立在政策、標準牽引的軌道上。
三.提升行業職業道德素養,強化行業自律與自治,構建生態文明的新格局
堅持正確的行業發展方向,把企業的發展必須置于國家、行業發展的大局之中,只有利于社會發展進步為宗旨,單純為企業自身利益的發展是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所以無論是講發展,還是講行業協調都必須以新時代的新發展理念為宗旨。要樹立社會進步觀、大局觀、價值觀和行業發展觀,把樹立與弘揚行業文化、倡導與推進行業文明、提升行業職業道德素養、培養與推進行業自律與行業自治作為行業發展進步的前提和基礎,作為企業發展中必須首先遵循的原則。要建立起一套公開透明的,得到行業,尤其是得到社會認可的行業自律與行業自治的機制,既作為遏制行業時起時伏的惡性競爭,又作為迷途知返的法寶。自律的行業是有活力的行業,自治的行業才是有前途的行業。只有把發展和競爭建立在社會進步觀上,行業才能發展興旺。
四.創新綠色低碳技術,用數智化賦能,營造經濟新的增長新格局
要從根本上實現綠色低碳,也必須從解決能源結構和能源來源,能源的使用方式以及能源替代和造能過程、使用過程,運用創新提升了的新技術去推進與實施,既有改變能源結構,從而從根本上減少排放的戰略意義;又有節省資源、降低成本的現實意義,是時代賦予的使命必須緊跟不能掉隊。
將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新型的發展經濟的動能能動地賦予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各個環節的融合和協同,將是產業轉型之后新的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必須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在實踐中應用,以提高效能、效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為此,要提升認識,提升其功能和有效性作為當前企業進步的動力來源。
總之,鑒于行業一定會振興,一定會有一個嶄新的時代出現,但這是一個中長期的目標任務,對于眾多的水泥企業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要做的事:第一、要樹立并堅持長期艱苦努力與不斷創新才能改變與擺脫被動局面的精神準備,因為轉型也好,新的經濟格局形成也好,高科技帶動產業新發展也好,都是需要時間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替能和碳排放限制這是誰也不能逾越的,必須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做出采用什么技術途徑,是自己解決,還是合作解決,或是拿來主義要做出有目標有時間的選擇;第三、去產能,錯峰生產,淘汰落后產能,區域協調必須毫不動搖的堅持,通過共同努力把經濟穩住,只有穩住了長遠才有希望;第四、服務水泥企業的中介服務也要有新的目標新的定位,提供的技術和各種設施裝備必須符合提升與綠色環保的要求。尤其當前水泥企業經濟效益不好,致使一些企業拖延改造和更新設備,因此,服務商必須以效率、效益提升作為提升自己競爭力的主攻目標,使自己在碳排放即將限制的背景下使自己有作為的同時,推進水泥行業進步。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