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謀成水泥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技改工程環評獲批!
9月11日,三明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關于批準福建省謀成水泥發展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技改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函。
該項目位于永安市曹遠鎮福建省謀成水泥發展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擬對現有項目進行技改,由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等量置換建設一條帶6000千瓦純低溫余熱發電的50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技改后不新增產能,規模為年產熟料155萬噸、年產水泥200萬噸(其中,普通硅酸鹽水泥140萬噸、砌筑水泥60萬噸),年發電4159萬千瓦時,年供電3889萬千瓦時。新建50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點火投產前,同步停止運行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技改項目投產一年內拆除退出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
三明市生態環境局同意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風險防范對策措施。
以下是全文:
福建省謀成水泥發展有限公司:
你公司報送的《福建省謀成水泥發展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技改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以下簡稱“報告書”)和申請審批的函收悉。我局于2023年8月1日受理該報告書的審批申請,在三明市政府門戶網站對受理情況進行公開,并將報告書及公眾參與說明信息全本公示;于2023年8月29日在三明市政府門戶網站對報告書擬作出的審批意見進行公開;上述公示、公開期間,我局未收到關于本報告書的意見。經研究,對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位于永安市曹遠鎮福建省謀成水泥發展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擬對現有項目進行技改,由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等量置換建設一條帶6000千瓦純低溫余熱發電的50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技改后不新增產能,規模為年產熟料155萬噸、年產水泥200萬噸(其中,普通硅酸鹽水泥140萬噸、砌筑水泥60萬噸),年發電4159萬千瓦時,年供電3889萬千瓦時。新建50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點火投產前,同步停止運行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技改項目投產一年內拆除退出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
根據《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福建省謀成水泥發展有限公司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建設項目的復函》(閩工信函產業〔2020〕611號)和《福建省投資項目備案證明(內資)》(閩工信備[2020]G030049號),該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和省關于水泥行業產能置換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根據報告書評價結論、三明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評估意見和三明市永安生態環境局初審意見,項目建設符合《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明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永安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10-2030)》《永安市曹遠鎮區建設規劃(2008-2030)》的要求,在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后,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可得到緩解和控制。我局同意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風險防范對策措施。
二、項目設計、建設及運營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在1號、2號石灰石預均化庫外延200米、原料堆棚外延50米包絡范圍設置環境防護區,該區域現狀無常住居民等敏感目標。按照《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關于全面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意見>的通知》(閩環規〔2023〕2號)要求,落實項目破碎、粉磨、配料、熟料煅燒、烘干,以及原料、燃料和產品儲存運輸等生產環節的大氣污染物有組織、無組織排放管控措施及相關排放指標限值。
(二)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項目設備冷卻水循環使用,化水系統排水、余熱鍋爐排水、洗車臺廢水經處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回用于廠區綠化。該項目不得建設直接向外環境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口。
(三)嚴格落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治、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的原則,防止污水滲漏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從工藝、管道、設備、污水儲存等方面采取措施,盡可能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產生;廠區按非污染防治區、一般污染防治區和重點污染防治區采取不同的地下水防滲控制;落實土壤、地下水污染監控計劃和風險防范措施,避免對土壤、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
(四)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優化廠區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聲設備,對高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隔聲、消聲等降噪措施,并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防止噪聲擾民。
(五)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收集貯存處置措施。按照有關規定,對固體廢物實施分類處理、處置,做到“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廢機油、廢催化劑等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貯存相關污染控制標準,禁止將不相容(相互反應)的危險廢物混裝。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應進行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最終處置量,不能回收利用的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妥善貯存處置,不得產生二次污染。
(六)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加強對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的管理。落實非正常工況和停工檢修期間污染防治措施。按規范完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并確保泄漏物質、消防水、污染雨水等可自流進入事故應急池。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和物資,滿足環境風險應急能力要求。制定應急預案,并與當地政府、生態環境部門及周邊企業等應急預案做好銜接。定期進行應急培訓和演練,有效防范和應對環境風險。
(七)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落實水質保護、揚塵、垃圾處置和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防止施工廢水、施工揚塵、施工噪聲和施工固體廢物造成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現有兩條2500噸/天水泥熟料生產線拆除應按規范操作,減少廢棄物料排入環境。
(八)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的要求,在開工前、施工期和建成運營期,建立與公眾信息溝通和意見反饋機制,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定期發布項目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于公眾反映的建設項目有關環境問題,給予妥善解決。
(九)強化污染源管理工作。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設置規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設立標志牌。安裝外排廢氣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排氣筒應按規范要求預留采樣口。按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開展生產運行階段污染源及對周邊環境質量影響監測。
三、你公司應及時將該項目環境防護距離設置要求告知屬地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四、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并做好與排污許可證申領的銜接。項目竣工后,按規定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五、工程規模、生產工藝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發生重大變動時,應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重新履行相關審批手續。
六、我局委托三明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和三明市永安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三同時”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三明市生態環境局
2023年9月5日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