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紛呈!“2023水泥‘雙碳’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隆重召開!
9月12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23水泥‘雙碳’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在河南鄭州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以“綠能驅動 資源再生 碳尋未來”為主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濟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笑非;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王愛貞;新疆建材行業協會會長呂志堅;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宗虎;中國水泥網理事會理事長、天瑞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基峰;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設計院高級教工巴太斌;中國水泥網理事會理事長、蘇州仕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仕宏;中國水泥網理事會理事長、天津朝陽環??萍技瘓F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沛森;洛陽理工學院教授李海濤;南京工業大學教授莫立武;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等水泥企業負責人、行業協會領導、技術專家、設備商代表參會,共同探討水泥行業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作《用新時代的新思維營造發展與治理的新格局》報告。他針對目前水泥行業存在的困境,提出了水泥行業現階段需要形成的四個新格局:靠創新驅動將經濟發展轉向以新動能為主導的新格局;與時俱進地推進產業政策創新更新并加大執行力度,以終結雷同技術增量、落后產能必須出局的新格局;提升行業職業道德素養,強化行業自律與自治,構建生態文明的新格局;創新綠色低碳技術,用數智化賦能,營造經濟新的增長新格局。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王愛貞作致辭。她表示,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一項重要舉措。綠色、低碳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水泥行業應該怎么走?王愛貞作出解答,在“雙碳”目標下,我們要充分把握“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緊緊把握行業低碳智能發展的趨勢,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術轉型,進一步提升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促進綠色低碳轉型邁上新臺階!同時,水泥行業也應該團結一致,積極應對當前行業態勢,堅持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為行業發展創造條件,共同推進水泥行業走上更高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宗虎作致辭。他表示,無論是水泥企業的綠色轉型,還是節能技術改造,都離不開資金、人力、管理的種種投入。在水泥需求下行、供需矛盾加劇的當下,我們更應該加強行業自律、推動錯峰生產、化解過剩產能,助力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為水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高長明作《“雙碳”背景下水泥工業的重大歷史責任和義務》報告。他表示,水泥工業必須通過排碳數量、減碳角色這兩大轉型齊頭并進完成重大歷史責任與義務。他還提出了水泥工業減碳的5條有效路徑,分別是:水泥的工藝碳排放、水泥的燃燒碳排放、水泥的電耗碳排放、計入水泥構筑物和水泥制品的碳匯功能、采用包圓兜底的辦法,他表示我國水泥工業在這5條減碳技術路徑都具有較堅實的基礎,只要科學部署得當,水泥工業2050年實現碳中和是大概率事件。他還建議,恢復被無端取消的 PO 32.5、 PC 32.5和PC 32.5 R三個品種水泥的合法地位, 重新列入國家水泥標準系列。
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作致辭。他表示,在這個本是收獲的季節,水泥行業卻是“寒意重重”。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9.53億噸,全口徑同比下滑2.4%,利潤總額16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0%,企業虧損面接近50%,行業整體面臨高庫存、高成本、產能嚴重過剩等壓力,水泥企業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節能降本、提質增效是“保命之舉”,更是“續命”之措。
武漢理工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沈衛國作《鋼渣分相熟料專利技術工程轉化》報告。他表示,我國2022年鋼渣排放量超過1.6億噸,目前的綜合利用率不足22%。沈衛國從突破瓶頸、燒成機理、工程轉化、合作模式四個方面展開講述了鋼渣分相熟料專利技術的研究歷程。最后沈衛國對鋼渣分相熟料技術的未來進行展望,他希望未來窯臺時產量提高10%;單位熟料煤耗降低10%左右;降低碳排放10%以上;降低NOx排放20-60%以上;明顯降低SOx排放。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莫立武作《鋼渣捕集水泥窯煙氣CO2制備固碳輔助性膠凝材料及低碳水泥的關鍵技術》報告。他表示,水泥工業是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重點行業,碳酸鹽原料煅燒分解產生的過程排放是水泥碳減排的難點。莫立武提出鋼渣固碳技術,并表示目前我國已經累積堆存10億噸鋼渣,而鋼渣具有較高的碳化反應活性,具有巨大的固碳潛力,拓展捕碳鋼渣的利用途徑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高玉宗作《協同處置+生物質替代技術》報告。高玉宗主要介紹了協同處置技術;生物質替代燃料技術;危廢、固廢替代燃料技術;精準除氯技術;干法處置飛灰技術五項技術。并分別闡述了這五項技術的原理與概念、優勢與挑戰、項目的應用等內容。他表示協同處置技術應用于垃圾處理、危廢處理、飛灰處理、大氣污染治理等領域,為水泥行業節能環保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教授級高工吳瑤瑤作《水泥粉磨系統節能降耗&綠色低碳》報告。吳瑤瑤重點對做功系統、選粉系統、風機系統、工藝測點與智能化、水泥粉磨系統能耗、熟料對水泥粉磨系統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吳瑤瑤還指出工藝測點是智能化的基礎。智能化可以減少人為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響,提升工況的穩定性,降低系統能耗。吳瑤瑤還強調,球磨機圈流、開流裝機功率比為1.2;輥壓機、球磨機裝機功率比為1-1.5,風機裝機功率占比大概在13-20%。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戰略與研發中心業務主管羅捷煬作《水泥行業應對碳市場的挑戰與機遇》報告。他表示,水泥行業占全國總碳排放的比例約13%,僅次于電力和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的減排對實現中國碳中和至關重要。他從國內碳市場對水泥行業碳排放的核算標準、碳市場水泥行業的配額分配方式、全球碳市場配額價格等方面闡述了碳市場對于水泥行業的要求。那么水泥企業碳資產管理應該怎么做?他提出了5點建議:選擇合適的碳資產管理模式;從制度和組織上提供保障;建立企業自身的碳排放數據庫;靈活利用碳金融工具降低履約成本及風險;加強碳資產管理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鋼渣綜合利用專家陸壽江作《鋼渣捕碳技術在水泥行業的應用及優勢分享》報告。他表示,目前我國鋼渣排放量超1億噸,而每生產1噸粗鋼就將排放1.85噸CO2。目前我國已經累積堆存10億噸鋼渣,主要應用于路基填料、混凝土粗細骨料、混凝土摻合料、水泥原材料,但是利用率不足30%。鋼渣捕碳技術利用冶金固廢鋼渣,捕集工業尾氣(水泥窯等)中的CO2,通過特殊的工藝和特種催化劑進行處理,并將處理后的鋼渣用作混合材生產低碳水泥。為實現水泥工業碳達峰碳中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技術途徑。
凱盛玻璃控股高級工程師玄志歌作《發電玻璃為建筑賦能》報告。他介紹,發電玻璃是利用生長在玻璃上的半導體薄膜的光生伏特效應實現發電的玻璃新材料。它具有理論轉化率高,發展潛力大;物理性能優異,安全性高;技術密集,有較高技術壁壘;產業鏈短,碳足跡低;產業化成熟,市場接受度高的主要特點。他表示,BIPV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佳選擇之一,目前世界各國均重視BIPV(光伏與建筑一體化)發展,并且未來將成為太陽能新的市場藍海。
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畢貴先作《東方測控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助力水泥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他從在線、智能、融合三個方面介紹了水泥智能工廠建設理念。在線是在線協同管理、信息實時感知;智能是智能控制、無人操作、智慧決策;融合是業務融合系統、數據融合應用。水泥智能工廠有不少優點,它可以提高礦產資源使用率,延長礦山使用年限;可視化與信息化同步推進,實現精細化管理;節能降耗減排,為企業減少碳排放壓力;提升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綠色工廠;實現水泥生產全流程質量把控;實現生產過程無人化和少人化,精簡生產崗位;生產效率、設備投運率顯著提升。
天津朝陽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沛森作《減碳法超低排放與煙氣治理案例分享》報告。他表示,水泥行業NOx排放是繼火電、鋼鐵之后的第三排放大戶,約占總量的10%,水泥工業的治理效果直接影響到大氣環境的改善程度。水泥工業NOx40-80%來源于熱氮NOx、20-50%來源于燃燒氮NOx、5%左右來源于瞬時氮-快速型NOx。他在氨的制備過程中了解到:每生產1kg氨,用碳量為0.3529kg。他還發現,碳與NO反應比碳與O2反應的放熱量多17.3%,熱碳催化還原反應會降低碳排放15%。
鄭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沅錦作《綠色、節能耐材在水泥行業的應用》報告。他分別介紹了三種耐火材料在綠色節能方面的應用:低導熱多層復合鎂鐵鋁尖晶石磚應用于回轉窯燒成帶;低導熱多層復合莫來石磚應用于回轉窯非燒成帶;節能復合結構件應用于窯外系統。
鄭州利孚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趙毅作《鈦鋁陶瓷、微晶陶瓷材料在水泥窯關鍵部位的應用》報告。他分別介紹了鈦鋁陶瓷材料、微晶陶瓷材料的實際應用:鈦鋁陶瓷復合材料安裝在前、后窯口,代替窯口護鐵及窯口澆注料,具有高強度、高抗侵蝕性、抗拉強度高的特點;微晶陶瓷材料應用于下料管道、降室管道、排灰管道、轉運管道,有耐沖刷、耐高溫、耐酸堿、耐急冷急熱、耐侵蝕、耐結皮的特點。
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建材行業營銷總監施文國作《磁懸浮動力技術助力水泥行業節能減排》報告。他表示,中國83%的碳排放量來自工業,工業用電量的50%來自旋轉機械裝備。磁懸浮動力技術的“軸向磁懸浮”應用于水泥行業,有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磁懸浮低溫余熱發電機等機械,為我國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福建遠致環??萍加邢薰炯夹g總監陳文瑞作《水泥行業超低排放 高溫低塵SCR塵硝一體化解決方案》報告。他表示,SCR脫硝工藝問題,從技術層面來說,目前高溫SCR脫硝工藝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但對水泥生產工藝來說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高粉塵濃度、催化劑中毒、余熱鍋爐的影響、運行成本。他還提出了水泥窯的脫硝問題,關鍵是解決粉塵問題的觀點。
北京中投潤天環??萍加邢薰緢绦卸露旱t作《水泥窯替代燃料技術與階梯預燃爐項目分享》報告。她分別介紹了破碎混合泵送、污泥倉儲泵送、階梯預燃爐、除氯灰水洗提鉀、水泥窯旁路除氯、生物質碳氣聯產六項主要產品技術。
鄭州瑞特高溫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琴作《一種鱗片石墨高溫防腐涂料在窯尾廢棄設備的應用》報告。她表示水泥熟料窯尾廢氣在生料磨運行中的溫度為90℃左右,在生料系統停車中溫度為180℃左右。由于溫度的頻繁變化,鋼制煙囪剛性差,擺動幅度大,常規的防腐涂料很容易失效。而高溫鱗片石墨防腐涂層則具有以下特點:卓越的柔韌性和延展性;超強的防腐性能;可長期在300℃環境中交替使用;耐強堿弱酸環境;抗熱振性能良好;優越的抗滲性和粘附力。
鄭州真金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總付鴻正作《國產“真金牌”鎂鐵尖晶石磚在日產萬噸大窯上的應用》報告。他表示,國內已建成和在建10000t/d以上生產線的數量已經30余條。但是國內普通堿性耐火磚不能滿足萬噸以上水泥回轉窯的工況條件。萬噸大窯對耐火材料具有較高的要求:優異的抗堿硫滲透和抗侵蝕性能、良好的窯皮粘掛性能、優異的抗機械應力、熱應力性能。
浙江中錦材水泥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鄭益琪作《一種新的窯外分解系統發明專利及其應用實踐》報告。鄭益琪主要從預熱器及分解爐技改、窯頭燃燒器改造、篦冷機改造三個技術點講解了新的窯外分解系統,為水泥行業在節能降耗、增產增效方面提供了技術支持。
寧波鮑斯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鼓風機解決方案部主管沈文威作《”一鼓作氣“助力水泥行業節能降耗》報告。他表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的提出,世界各國對碳排放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水泥行業作為碳排放的重點行業,其碳減排進程必將加速推進。時代在發展,水泥行業發展也進入了關鍵節點,節能降碳、轉型升級的號角已然吹響。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2023水泥“雙碳”先進企業頒獎儀式、年捕集利用3.2萬噸CO2綜合減碳50萬噸協同處置60萬噸鋼渣制備120萬噸高效礦物摻合料項目簽約儀式以及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聘任儀式。
2023水泥“雙碳”先進企業頒獎儀式
年捕集利用3.2萬噸CO2綜合減碳50萬噸協同處置60萬噸鋼渣制備120萬噸高效礦物摻合料項目簽約儀式
中國水泥網聘任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設計院教授級高工巴太斌為高級顧問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