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脫碳有啥建議?
近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水泥脫碳——生產消費協同發力”發布會。會上發布了三個研究報告:《中國水泥生產碳減排技術標準體系和權交易標準體系研究》《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的減碳路徑與策略研究》與《綠色建材政府采購政策建議》(簡稱《綠色采購建議》)。
在水泥脫碳方面,《綠色采購建議》提出了較多專業性建議。有了政府綠色采購的幫忙,水泥脫碳更加有保障。
水泥行業減碳任重道遠
據了解,水泥行業的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3%,僅次于電力與鋼鐵行業。并且,水泥作為膠凝材料,配以碎砂石為骨料,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攪拌成混凝土,大量和廣泛用于建筑物和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水泥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潔清表示,國家“雙碳”戰略實施以來,因總體需求降低以及錯峰生產、能效提升等政策措施的驅動,水泥行業減碳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水泥是應用范圍廣泛的大宗建筑材料,而且減排難度大,行業減碳仍然任重道遠。
因此,《綠色采購建議》提出,水泥行業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不僅需要水泥生產端提高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降低水泥熟料隱含碳和生產能耗,還需要從需求端出發,通過完善混凝土綠色采購政策來支持混凝土的低碳化,促進低碳水泥的生產及應用,從而實現水泥行業整個產業鏈的脫碳。
《綠色采購建議》在調研分析了南京、杭州、紹興、湖州等多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試點城市的實施情況后,發現在實踐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機制仍待探索。目前,綠色建材推廣工作的難點在于如何讓客戶切實認同和認可。要真正使試點項目取得良好效果,固化試點成果,提高綠色建材市場認可度,讓采購單位積極使用綠色建材,使人民群眾認可綠色建筑,促進綠色建材更大范圍推廣應用,這其中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探索。
——政策實施范圍有待擴大。根據目前政策實施效果來看,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僅限于財政直接出資的項目。為解決項目融資等需要,地方政府大量項目依托于各級政府平臺公司投資建設,財政直接出資建設的項目數量和規模出現萎縮,無法形成持續項目支撐,綠色建材推廣應用面臨一定實際困難。
——綠色建材認證費用高。較多建材企業反映認證費用高昂,一種規格型號的產品認證費用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元。對于規模大、產品品類多的建材供應商,認證費用可達幾百萬元,中小型建材供應商目前對認證工作多持觀望態度。高昂的認證價格打壓了建材供應商參與綠色建材認證工作的積極性。
——監管力度有待加強。在試點項目監督檢查過程中,對于不按試點項目要求使用綠色建材的不良行為,缺乏強有力的抓手。由于在綠色建材推廣應用領域無明確的法律法規可依,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綠色生產仍缺乏“從被動到主動”的主推力。
——缺乏使用綠色建材的激勵政策機制。綠色建材應用應充分體現“優質優價”規律。目前建材企業生產綠色建材及項目應用綠色建材均會形成一定的增量成本,短期來說對企業發展及項目承建方都會形成推動阻力。同時,在建試點項目由于前期存在未對項目方提出綠色建材應用的具體要求,從而難以將應用綠色建材的要求貫徹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容易造成項目實施過程中預算超支,需要調增預算的被動情況。
建議完善綠色建材頂層機制設計
由于存在以上問題,《綠色采購建議》提出從完善綠色建材采購相關法規、修訂制定急需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相關標準、拓寬綠色建材政府采購政策范圍等多方面完善頂層制度來提升政府采購綠色建材效果。具體建議包括:
第一,定期發布綠色建材政府采購“白名單”,建立“白名單”準入和退出機制。由于發布“白名單”是鼓勵綠色建材供應的重要舉措。“白名單”要定期更新,掛網公示,接受公眾監督,也推薦傳統房地產行業和國有企業優先采納。把“白名單”企業作為政府采購政策支持的對象,通過綠色采購,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提升。“白名單”企業優先享受差別化土地使用、稅費減免、貸款優惠等政策。綠色建材生產企業“白名單”可通過綠色建材星級等級、資源效率、環境效率、科技貢獻率、履約能力、質量保障能力等維度進行綜合考量。
第二,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標準體系。逐步構建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體系。下一步建議構建不同建設工程領域,分階段、分產品、分建筑類型研究制定綠色建材采購需求標準。按照專業基礎標準、門類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三個層次逐步進行搭建。納入政府采購標準體系的標準,將成為指導今后一定時期內有關綠色建材采購標準制定、修訂立項以及標準科學管理的基本依據。
同時,調整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建立統一的綠色建材核算標準;增加綠色建材碳排放指標評價標準。比如,在混凝土、水泥制品的綠色建材評價標準體系修訂中進一步細化碳足跡指標,將指標分級。強化材料低碳屬性,在標準制定和修訂中納入原材料獲取的能耗、生產能耗及產品碳排放指標。
第三,強化政府采購政策要求。當前綠色建材采購政策以倡導性為主,缺乏強制性要求。應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完善綠色建材相關政府采購法律法規體系。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是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政策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建議對采購的范圍、標準、技術參數、采購比重、采購人責任等細節進行明確規定。如研究制定綠色建材政府采購相關辦法,強調采購人對綠色建材采購各項工作負主體責任,主管預算單位要切實擔負起指導本部門綠色建材采購管理工作的職責,加強對所屬預算單位的督促和指導。提高采購人執行政策的自覺性,加大對采購人執行采購政策的監督力度。強化績效評價,實現物有所值,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第四,擴大綠色建材政府采購政策范圍,擴大投資主體范圍。在政府采購工程項目的基礎上,將各級政府平臺公司建設的政府投資或部分政府投資的城鎮新建民用建筑項目納入到政策實施范圍內。鼓勵國有企業參與綠色建材政府采購試點工作,如試點城市的國有平臺公司、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推廣示范區域,逐步擴大到全國,促進全社會的綠色消費。進一步擴大綠色建材采購實施范圍。目前,綠色建材采購實施范圍是建筑領域,要進一步擴大到工程領域。道路工程、橋梁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城市綜合管廊工程等,是政府投資的重要內容,市政工程具有投資規模大、數量多、增長快等特點。借鑒建設工程領域的政策經驗,在市政工程領域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和綠色建造方式,有利于進一步發揮政府采購政策作用,促進市政工程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目前,市政工程除與建筑工程通用的綠色建材外,專用建材的綠色采購要求尚屬空白,如支座、止水密封材料、透水鋪裝材料等。因此,建議適時研究制定市政工程綠色采購需求標準,在市政工程領域開展綠色建材應用推廣工作。
第五,建立完善保障機制。包括創新綠色金融扶持。持續探索綠色金融、綠色保險機制,通過對綠色建材投保,采用開創的綠色保險的方式,為建材供應商和采購單位提供信用保證或者事后的補償措施,可降低建設單位采購風險,促進雙方合作互信。強化宣傳引導,提高全社會對綠色建材的認可度。
為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2023年9月12-13日,中國水泥網將在河南鄭州舉辦“2023水泥‘雙碳’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助力水泥行業向更低碳、更節能、更綠色的高質量發展邁進。
會議同期將舉行“2023水泥行業‘雙碳’先進企業”頒獎儀式以及“雙碳”裝備展,會后還將組織參觀濟源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全球首條鋼渣捕集水泥窯煙氣CO2制備固碳輔助性膠凝材料與低碳水泥生產線”。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