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在一個持續萎縮的市場,任何價格的下行對企業而言意味著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均萎縮。當前,企業應在市場份額相對合理的情況下實現效益最大化。
水泥企業通過降價來提升市場份額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手段?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認為這取決于行業的成長性。顯然,水泥行業應該有一個共識,就是中長期看,水泥市場需求是持續萎縮的。
本周三,在“分享匯·建材一周談”水泥網APP視頻號線上直播中,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負責人、資深分析師鄭建輝深入分析未來水泥市場需求發展趨勢,并探討此背景下對水泥企業效益的影響。
具體如下:
上周,我們對外發布了2022年中國水泥企業水泥及熟料銷量十強榜單。這次榜單,如果扣除貿易部分,十強企業的水泥及熟料總銷量是10.8億噸左右,同比下滑12%,海螺水泥、紅獅集團和亞洲水泥降幅在5%~7%,明顯低于其他七家企業,華新水泥降幅最大。
顯然紅獅集團、海螺水泥、亞洲水泥在2022年這一年均提升了市場份額,三家企業的水泥及熟料銷售單價降幅在9%以上,通過降價來獲取市場份額的動作較為明顯。
從中長期看,水泥企業通過降價來提升市場份額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手段?我們認為這取決于行業的成長性。顯然,水泥行業應該有一個共識,就是中長期看,水泥市場需求是持續萎縮的。
第一,行業需求平臺期三年后會大概率被打破
當前水泥行業之所以還處于平臺期,是因為華東、中南市場還處于需求平臺期。
實際上我們看北方以及西南地區已經破了平臺期。我們的東北地區,水泥需求較高位已經萎縮47%,我們的華北地區,水泥需求較高位已經萎縮30%,我們的西北地區已經萎縮26%,西南地區已經萎縮23%。
水泥需求長期既看城市發展的成熟度,也看人口。
華北、東北2014年達到人口峰值,西南、西北2020年迎來人口峰值,接下來華東、中南也會陸續進入人口峰值。
國家統計局預計是2025到2030年達到人口峰值,但是很可能人口峰值的來臨會提前。并且中國社科院認為,人口下降不是階段性的,而是長期趨勢。人口峰值將顯著影響房地產、地方財政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
第二,需求的透支
傳統的“鐵公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作為逆周期調節工具在過去數年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著透支,并且,在此過程中形成了非常復雜而龐大的債務。如果繼續這種傳統的方式,會導致債務進一步放大,直到破裂。
投資與收益不匹配,投資與需求不匹配,結果是不可持續。
即使今年整個建材需求受經濟刺激有一定的恢復,也不過是未來需求的一種透支。
行業享受這種透支的同時,必然也需要承擔這種透支帶來的災難。
2018年,國內已經提出新基建的概念,而新基建其實對我們水泥行業拉動非常有限。
因此,從中長期看,水泥需求萎縮下,企業以降價來提升市場份額或盲目追求市場份額最大化,我們認為不符合行業的整體利益,也不符合企業自身的利益。
在一個持續萎縮的市場,任何價格的下行對企業而言意味著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均萎縮。當前,企業應在市場份額相對合理的情況下實現效益最大化。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