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從建成投產僅3年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停產說開去!
近日,某水泥大省經信廳公示了“2022年度該省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清單中有一條日產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處在停產狀態。在備注欄中說明了停產的原因是,無自備礦山、原料缺乏。清單中顯示,該生產線建成投產日期為2020年5月。
一條水泥生產線建成投產才3年,即以“無自備礦山、原料缺乏”而停產,對投資者而言,無疑是投資打了“水漂”。
建在西部地區的日產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投資項目從規模上看也不算小了。項目也應是經過了可行性研究的。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對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也有專門的要求。編制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依據是,國家和地方有關支持性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企業戰略、標準規范、專題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依據。
日產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投資項目屬《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允許類。行業準入條件依據的是《水泥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工信部公告2015年第5號)。
《規范條件》明確,水泥建設項目應符合本規范條件。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督促本地區水泥企業執行本規范條件。
《規范條件》第二部分生產工藝與技術裝備中第(三)點明確要求,水泥熟料項目應有設計開采年限不低于30年的石灰巖資源保障。
從保障意義上,自備礦山是石灰巖資源最為可靠的保障。從該項目停產原因上看,無自備礦山,也反映出項目沒能從其他方面實現石灰巖資源保障,以至原料缺乏,被迫停產。
水泥投資建設項目屬實行備案管理的項目。該項目明顯不符合行業規范條件要求,對于這樣的企業在備案時告知的信息不齊全的,備案機關應當指導企業補正。如果當時備案機關能及時要求企業補做原料保障工作,也不至于現今發生建成僅3年的水泥項目不得不停產的后果。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及說明的通知》,《通知》指出,可行性研究是投資決策的核心環節,加強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是提升投資決策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文件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適用于我國境內各行業各類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投資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其中,《企業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參考大綱》主要是在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基礎上,引導企業重視項目可行性研究,加強投資項目內部決策管理,促進依法合規生產經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要重視水泥投資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做好決策。重在項目到底可行還是不可行,而不是將重點放在項目如何可“通過”備案!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