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水泥” 這條綠色廊道令人“碳”為觀止!
近日,“醬香拿鐵”刷爆朋友圈,“合作聯名”打開銷售新思路。
9月6日,江蘇常州溧陽,正式投運了一條“電+水泥”的綠色廊道——金峰全電機器人智能控制原材料輸送廊道。
它將電力技術融入水泥產業減少運輸污染、提供綠色電能,達到了令人“碳”為觀止的效果。
先橫屏感受下,它有多大規模:
金峰全電機器人智能控制原材料輸送廊道項目由江蘇金峰水泥集團出資建設,總投資33億元,總長度43.9公里,將水泥原料就地粉碎后,通過廊道輸送至廠區,年輸送能力達5000萬噸,是目前國內整體規模、運輸量最大的智能輸送廊道之一。
它與電聯名效果如何?
效果1 “智慧電”CARRY帶飛
一直以來,水泥原材料運輸走的都是公路運輸“老路子”,由一輛輛重型卡車長距離日夜往返。
這種運輸方式不僅效率低、運費高,還擠占公路資源,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揚起的灰塵也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金峰廊道采用長皮帶全封閉輸送方式,降低運輸成本,解決了車輛運輸中粉塵排放、噪音污染等問題。
此外,廊道還采用了全電智能控制系統及巡檢機器人技術,通過“智能電”實現廊道設備運行實時數據反饋、輸送全過程畫面監控、智能機器人自動巡檢等功能。
從而替代了原本的500余輛運輸重卡,每年可減少當地公路330萬運次的通過量,減少柴油消耗4392噸,實現碳減排1.35萬噸。
效果2 “綠色電”BUFF加持
結合國內其他廊道的建設經驗,在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的建議和推動下,金峰集團還充分利用廊道主體和廠區內的建筑屋頂鋪設光伏,引入“綠電”加持,項目主廊道頂部以及兩個跨度100米的弧形堆棚棚頂安裝了60340塊太陽能光伏組件,構建出了一座30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
電站每年可提供3500萬千瓦時“綠色電”,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萬噸,實現碳減排2.6萬噸。同時,廊道光伏發電量可實現100%就地消納,降低企業生產能源成本,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雙贏。
效果3 “特快電”HOLD住全場
2022年3月,在接到金峰集團關于智能廊道項目2臺63兆伏安主變新裝用電申請后,當地供電公司專門建立重大項目服務專班,從前期咨詢、報裝受理、圖紙設計、竣工投運等環節全過程密切對接推進。
110千伏廠區變電站
由于離用戶最近的220千伏木崗變電站裕量不足,國網溧陽市供電公司立即組織多部門開展現場查勘,制訂多套通電解決方案。
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主變資源,加強與用戶、物資廠家、施工單位溝通協調,僅用四個多月時間就將一臺180兆伏安主變增容到位,有力保障金峰集團110千伏礦山變電站和110千伏廠區變電站按期建成,用“特快電”服務護航廊道項目順利投運。
為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2023年9月12-13日,中國水泥網將在河南鄭州舉辦“2023水泥‘雙碳’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助力水泥行業向更低碳、更節能、更綠色的高質量發展邁進。
會議同期將舉行“2023水泥行業‘雙碳’先進企業”頒獎儀式以及“雙碳”裝備展,會后還將組織參觀濟源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全球首條鋼渣捕集水泥窯煙氣CO2制備固碳輔助性膠凝材料與低碳水泥生產線”。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