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冷暖大佬談|李黎:市場競爭不可避免 行業最終走向兼并重組
近年來,國內水泥需求持續下滑,2023年初至今,國內水泥價格下行壓力極大,多地爆發價格戰,即便是華東等熱門地區,水泥價格也跌至歷史低谷。鑒于房地產行業態勢,業內對水泥未來需求并不樂觀,對市場態勢走向充滿迷茫。
與國內水泥整體價格行情態勢一樣,今年廣東市場在經歷了年初的短暫上行之后,快速下行。近日,中國水泥網與廣東省水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黎就當前水泥市場態勢,未來如何應對等問題展開了詳細交流。
廣東省水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黎
今年態勢比去年更為嚴峻
“今年廣東水泥行業市場態勢或比去年更加嚴峻”,在談及今年廣東水泥市場態勢時,李黎會長表示。
據了解,廣東房地產行業的水泥需求超過5000萬噸,占廣東水泥總需求的40%以上。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發展態勢下滑,市場需求萎縮,對廣東水泥市場造成較大沖擊。
廣東省統計局7月18日公布上半年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0.70萬億元,同比下降7.4%。其中,商品住宅投資下降5.9%。分區域看,珠三角核心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6.6%,粵東西北地區下降11.7%。上半年,廣東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0.2%。
在房地產需求下滑背景下,業內將更多的關注目光投向了大基建領域,不過上李黎卻認為,大基建的推進難以改變水泥行業下行態勢。
一方面,基建對水泥的拉動有限,且具有較為明顯的區域限制;另一方面,大基建同樣面臨資金難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資金問題,大基建落地難度也較大。此外,大基建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來的水泥需求,長期來看,并不能改變行業困局。
李黎還表示,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水泥行業發展的周期性決定了,在經歷了需求高峰之后,必然會走向回落,這是客觀規律,很難人為改變。在此背景下,未來水泥行業必須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淘汰部分落后產能,才能實現平穩發展。
談及后市廣東水泥市場態勢,李黎認為,房地產行業仍然是關鍵,不過從當前的經濟態勢來看,房地產難以恢復,后期在基建的拉動下,水泥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是整體壓力依舊較大。去年廣東水泥行業停窯60天,今年可能不止。
“能耗雙控”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在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水泥行業如何應對?李黎認為短期來看,“能耗雙控”是水泥行業應對市場挑戰的有效方式。既能一定程度上化解產能過剩,也有利于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具體操作上,李黎建議根據水泥企業設計產能分配用能總量,同時對規定時間內未完成節能改造,能耗水平高的企業增加額外的限制措施,甚至通過政策關停生產線,為先進企業發展創造空間。
長遠來看,李黎認為水泥行業發展的周期性決定了,市場競爭不可避免。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國內水泥行業會經歷一波淘汰和兼并重組,最終形成由數個大型水泥企業掌控區域水泥市場的基本格局。
以日本為例,在上個世紀日本水泥需求曾經一度達到9000萬噸左右,但隨著經濟態勢的變化,水泥需求迅速下滑,最終“腰斬”,形成由幾個水泥企業掌控市場的基本格局。李黎認為,國內水泥市場最終也會走向這一模式。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