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推動能源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助力清潔能源轉型
以下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主席陳黎明的發言整理。
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新一期《全球風險報告》。《報告》預測,近兩年內,全球最緊要的十大風險中,有一半都與氣候和環境有關;而長期來看,在未來十年,全球面臨的前五大最緊要風險中,氣候和環境領域的風險占據了榜單的前四席。《報告》還特別指出了氣候、環境風險與能源安全的相互關系,再次強調了加快能源轉型,實現能源系統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性。
應對氣候領域的全球性風險,能源是繞不開的話題。在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排在十大重點任務的首位。要想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我們必須逐步建立一個有韌性、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業鏈。
清潔能源產業鏈涵蓋了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最終利用的全過程,而中國在每一個環節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超過13億千瓦,歷史性地超過了煤電,約占全國總裝機量的48.8%。
今年6月,國際能源署和國際金融公司的聯合報告指出,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每年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約為7700億美元,而中國以5110億美元的投資額,占據了總額的三分之二。此外,在今年上半年,全球五大光伏組件供應商排名中,前四席都是中國企業。
大量的數據都在傳遞著同一個信息:那就是,中國在清潔能源全產業鏈上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為能源行業曾經的從業人員,我對大家常說的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傳統能源版圖深有了解。而今天,中國的能源版圖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促進這些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就是創新和決心,從而使得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潛力得以釋放。
首先,作為全球能源格局的主導者,政府在能源政策制定和治理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加強能源政策支持,正是未來推動清潔能源轉型最關鍵一步。政府應當通過明確的政策框架,為清潔能源產業鏈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企業投資和創新提供可預測的政策信號。政策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將為企業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入提供有力的指導和保障,從而形成良性的政策環境與市場機制。
在此基礎上,政企合作是清潔能源轉型實踐與行動的核心驅動力。企業在技術創新、產業鏈資源整合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能源轉型的生力軍。因此,建立起一個政企協同的緊密合作機制,才能夠充分釋放清潔能源產業的潛力。《促進有效的能源轉型2023》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里,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中,約有一半的“能源轉型指數”得分下降,而中國卻一路挺進全球前20。這正是中國過去數年里全社會加強協作、加大投資的可喜成果。
其次,技術創新與能源產業鏈的轉型密不可分,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為能源產業鏈持續注入新的活力和發展空間。政府應當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為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更多的研發資源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企業家是技術創新過程中的中堅力量。過去數年里,敢闖敢干的企業家們帶領著中國新能源企業迅速崛起,在多項技術和產能上領先全球同行。取得這一成績,靠的正是百折不撓的企業家精神,不斷超越,實現一個又一個的突破。
增進全球合作和能力建設也是實現清潔能源結構化轉型的關鍵因素。能源問題是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各個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通力合作。加速這一進程需要跨國界的商業合作。
此外,這樣的全球合作除了跨區域、跨國界,還應當跨行業、跨部門,真正實現資源整合、經驗共享。比如,能源轉型不可能脫離工業這個消納大戶。世界經濟論壇的“產業集群向凈零轉型”這個倡議就匯集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集群,所包含的解決方案涉及可再生能源、清潔氫、CCUS、直接電氣化等等。這些來自世界各國、上下游不同環節的利益相關方,在這個平臺上討論難點痛點,分享最佳實踐,共同制定行業的發展藍圖。這樣的交流可以促進合作,提升轉型能力,助力探索更多的轉型路徑。
在未來能源供需方面,清潔能源轉型并非短期目標,而是一個需要持久努力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對于中國而言,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落實行動,才能有條不紊地推進能源結構的調整與轉型。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多種技術路徑的蓬勃發展,為清潔能源轉型不斷創造更多的選項、更優的方案。比如,綠氫在近年來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去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進一步強調了以綠氫為核心的氫能發展方向。在今年夏季達沃斯年會期間,世界經濟論壇聯合中國氫能聯盟和埃森哲共同發布了《中國綠氫產業發展路線圖》,再次強調了綠氫對加速能源轉型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想強調供應鏈脫碳對于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性。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1年發布的《凈零挑戰:供應鏈的機遇》報告,部分企業的供應鏈碳排放可高達企業碳排放總量的90%。對于能源企業來說,作為供應鏈“鏈主”,企業自身決策可以倒逼上游供應商加速減碳行動。另一方面,交通基建等領域在清潔能源供應鏈中的應用端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同技術路徑以及生產運輸方式也會刺激、甚至是決定運輸和應用環節在脫碳手段上的創新。
清潔能源轉型是一項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偉大事業,而應對氣候和環境的挑戰又離不開能源轉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是推動這一事業向前發展的關鍵。政府應營造能源轉型的商業環境,以使企業和企業家的創新、創造、創業的精神得以充分釋放。國家也應當更進一步推動全球合作和能力建設,把握未來能源供需,實現供應鏈脫碳,從而共同創造一個可持續的能源未來。
實現能源轉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的長期任務,需要統籌協調,需要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的緊密合作。
世界經濟論壇作為致力于推進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合作的國際組織,長期以來,一直與中國能源領域利益相關方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我們在產業集群低碳轉型、加速清潔氫發展、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快清潔電力應用等多個領域,同中國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部門開展務實合作,連接論壇在全世界的能源領域網絡,助力中國加速實現能源轉型,朝著雙碳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我們也期待更多的中國合作伙伴加入和利用世界經濟論壇的平臺和倡議,貢獻你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進中國和全球的能源轉型進程。
編輯:鄒舒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