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4月2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與施耐德電氣共同主辦的“2023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四季正式啟動 。
4月2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與施耐德電氣共同主辦的“2023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四季正式啟動 。
這一計劃為擁有技術專長與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聯合共創平臺,幫助企業加速突破工業場景中的關鍵痛點,孵化和落地更多聯創方案,助力工業高質量發展。自2020年發起以來,共吸引了350多家中小企業參與,見證了近40家企業的加速和成長,最終輸出覆蓋20個工業場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01 加速技術創新融合 打造綠色共贏生態圈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重要階段。加快打造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數字創新生態,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途徑。
在此過程中,大企業要帶動和引領中小企業釋放潛能,共同將新技術與新場景以及新需求相結合,不斷深化融合創新的產業化進程,以技術融合創新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勢在必行。
經過三年探索,‘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圍繞低碳與數字化轉型需求,在融合生態領先技術能力,加速突破工業場景中關鍵痛點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隨著創贏計劃步入第四季,下一步應當依托各方核心能力,合縱連橫優化產業生態,共同推動行業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
——李毅鍇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
“工業是技術創新的重要陣地。工業領域的創新模式正在從單兵作戰轉為生態體系的融合發展。施耐德電氣通過聯合產、學、研、用各方,發起‘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搭建技術創新與落地的多方合作機制,正是為了共同構建綠色智能制造創新生態圈,以技術融合創新推動產業數字化和低碳轉型,共同邁向可持續的未來工業。”
——龐邢健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
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
本年度的“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以行業需求為驅動、以技術趨勢為導向,形成“雙營”模式下“5+1+4”的全新行業場景設置,在為企業與客戶實現從“0到1”的數字化創新外,也完成了對部分優秀聯創方案從“1到N”的小規模復制,再到全面市場化的推廣。
02 從發掘引領到深化推進 全新場景發布
技術快速迭代,新場景不斷涌現,需求也在持續升級。要實現技術與創新的真正落地,首先要做好技術與場景、需求的融合,這也是施耐德電氣“雙營”模式——“加速營”與“成長營”推出的初衷。
以“加速營”為集結基地,將擁有高潛力的中小型企業聚集在一起,立足真實的工業場景應用,快速抓取終端客戶與市場需求,并為其提供方向與策略引領、技術與資源支持,從0到1聯合創新。
加速營
5大工業場景+1項綠色智慧供應鏈賽道
以“成長營”為深化陣地,從往屆PoC成果中選取被市場與客戶認可,且擁有應用前景和落地潛能的完整聯創方案,進行針對性改進和優化,推進快速落地并在全行業中復制與推廣。
成長營
四大高潛力聯創項目
工業關鍵設備虛擬檢修系統
行車調度及庫管專家
污水處理優化控制系統
水泥熟料巖相智能分析及質量控制系統
03 12個行業全生命周期覆蓋 綠色智能制造創新生態圖譜發布
啟動儀式上,施耐德電氣正式發布了《綠色智能制造創新生態圖譜2023版》,匯集3年來“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在技術創新、場景融合等緯度中的優秀成果,這一創新生態圖譜覆蓋12個細分行業,并為每個行業生產流程的全生命周期梳理出清晰的脈絡。
針對處于不同數字化轉型階段、擁有不同需求的行業用戶,創新生態圖譜可以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撐和參考借鑒。隨著開放的綠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不斷擴展,依托生態圖譜,亦將形成穩固的創新聯盟,產出越來越多的融合創新成果,為工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持續賦能。
現在,數字化時代已經向你遞出“橄欖枝”,“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四季已正式拉開帷幕。2023年4月26日至5月23日線上提交材料即可參與報名。
施耐德電氣期待更多富有創新激情、追求成長與卓越的中小企業,能夠加入到綠色智能制造創新生態圈,在數字化和低碳雙轉型大潮中,和我們一同將創新構想落地生根,共創共贏,為推進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掃描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活動詳情及報名信息
編輯:李心儀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