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明:發展低碳經濟是未來水泥工業主旋律
資料圖片:高長明在水泥行業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上頗具前瞻性
40年后的水泥行業會是什么模樣?未來40年的水泥行業又將面臨怎樣的變革?2009年9月,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和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促進委員會(CSI)向全球公布了一份《2050世界水泥工業發展技術路線圖》,向世界勾畫出了一個未來40年水泥行業發展方向的輪廓。這份路線圖將會對中國水泥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水泥企業在未來40年里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中國水泥網記者電話采訪了本網高級顧問高長明。
作為世界第一水泥大國,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一直緊跟世界水泥行業步伐,積極探索研究新技術新領域的本土化應用和推廣,并且,在某些中國水泥行業甚至可以說已經做得很不錯。但也有專家表示,總體而言,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還落后世界先進技術十幾年的水平,因此這份《2050世界水泥工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的發布可以說為中國水泥行業指明了大方向。
據了解,《2050世界水泥工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用圖形、表格、文字等描述世界水泥工藝技術進步的發展方向及步驟。但是,其提出可能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以及新的科研方向都離不開“低碳化”的總目標。高長明介紹,該路線圖所描述的五大發展方向--節能減排、混合水泥、協同焚燒可燃廢物、CO2捕集儲存、生物質燃料聯產,與綠色低碳經濟的大趨勢是一致的。盡管未來40年世界水泥工業的發展可能因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偏差,但是總體來說將脫離不了低碳經濟的軌道方向發展。
具體到路線圖中所含的各個方面,高長明表示,中國水泥工業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距離還參差不齊。在余熱發電方面,中國水泥行業余熱發電普及率已經走在了許多發達國家前列,但發電效率還有待提高;而在混合水泥方面,在目前中國水泥行業中,混合材添加也已經非常普遍,但相比世界發達國家不到20%的添加量,中國水泥行業還很不規范,混合材摻入量平均為30%,甚至有達40%,影響到了水泥質量;而在CO2捕集儲存、生物質燃料聯產這兩個方面,盡管在中國其他行業領域已經在研發推廣,但是在水泥行業卻還鮮有嘗試的案例。
“應該說,《2050世界水泥工業發展技術路線圖》所描繪的方向是比較科學、比較準確、比較有前瞻性的”對于中國水泥行業和企業而言,高長明認為,該路線圖的發布無疑給我們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和方向,“一旦目標成為現實,對現有水泥工業將會帶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而對于現階段中國的水泥行業和企業來說,更多的是明確未來水泥行業發展方向,“未來這些方面很可能就是企業的利潤和競爭力來源”,提前做好技術上的準備,“應該積極從行業外尋找技術合作伙伴,將先進技術應用到水泥行業里來!”
事實上,高長明早在1997年就提出過水泥行業“四零一負”的理念,即:環境零污染、電能零消耗、三廢零排放、天然化石燃料零消耗及廢料廢渣負增長,在水泥行業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上頗具前瞻性和。3月22日-28日,中國水泥網將在上海新天哈瓦那大酒店舉辦“2010國際水泥周”,將圍繞全球水泥并購高峰論壇、第六屆余熱發電國際峰會、2010中國水泥除塵技術高峰論壇、水泥窯廢棄物處理論壇(城市污泥處理)、長三角地區水泥市場峰會、第二屆物料自動計量與定量給料技術交流會、國際水泥行業粉磨技術高峰論壇等幾大會議展開,屆時高長明將在水泥周的會議上對通過引入案例、數據等資料該路線圖進行詳細、生動的講解,相信會給大家帶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啟發,敬請期待!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