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電網積極應對用電緊張局面
入冬以來,在電煤供應不足、來水偏枯、持續低溫拉動負荷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華中地區成為全國供電形勢最為緊張的地區。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安排、部署下,華中電網有限公司最大限度地組織跨區電力供應,確保華中地區生產、生活用電。
目前,華中電網通過三大通道接受的跨區電力計劃已達381萬千瓦,三大通道的日輸送電量超過9100萬千瓦時,相當于日輸送原煤4.5萬噸。這對緩解華中地區電力緊張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華北、西北送華中通道輸送能力均達極限。從長遠看,只有進一步加快特高壓工程建設,變輸煤為輸電,才能有效解決華中地區長期存在的季節性缺電問題。
2009年年末至今,華中電網限電電量達11.75億千瓦時,在歷史上首次出現多個省份冬季同時刷新負荷、電量歷史紀錄的現象。華中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領導下,充分發揮大通道輸電在全網資源調配中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計組織電力,盡最大努力保證電力有序供應。
2010年1月份,該公司配合國家電網公司將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送華中功率從150萬千瓦增加到200萬千瓦;通過靈寶直流送華中電力111萬千瓦;通過提前試運行的德寶直流工程送華中電力70萬千瓦。同時加快靈寶直流背靠背工程單元Ⅱ投運進程;加快德寶直流極Ⅰ調試工作;優化系統檢修方式,盡可能地降低設備檢修對特高壓輸電的影響。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要求,華中公司千方百計做好華中六省(市)電網間的協調互濟工作。該公司2009年年末加大了河南火電調劑力度,使鄂豫聯絡線、鄂湘聯絡線的輸送功率分別達到260萬千瓦和245萬千瓦,并積極采取臨時借電、調整區外受電分配比例等多種方式在省間互濟余缺。
華中公司還定期積極向地方政府匯報電力供需情況和特高壓建設的重要意義,懇請其加大電煤協調和支持力度,加強用電需求側管理,并通過中央媒體廣泛宣傳特高壓輸電的重要作用,呼吁全社會關注特高壓電網建設。
枯水期電煤緊張導致華中地區缺電
2009年,華中電網僅火電裝機就新增989萬千瓦,就供給角度而言,電力供應能力較為充裕。
那么,華中地區季節性缺電的突出問題為何長期存在?專家分析,對于水電裝機容量所占比例達到40%的華中電網而言,枯水期電煤供應是影響電網供用電平衡的關鍵因素。
數據顯示,2009年8月以來,華中電網電煤庫存持續下降。2009年12月,華中電網電煤庫存從月初的1137萬噸降至月末的868萬噸。雖然2009年全網新增989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但電煤庫存卻同比下降831萬噸。至2010年1月7日,華中電網電煤庫存僅為787萬噸,存煤天數為8天,河南、江西存煤天數僅為5天和7天,且呈持續快速下降趨勢。
據預測,1月底,華中全網電煤庫存將下降至600萬噸以下,屆時將有更多火電機組因缺煤而停機。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