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才缺口造就新“四川現象”
曾有四川水泥界資深人士預測,隨著區域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產能的集中釋放,2009年下半年四川水泥價格將會逐步下調。但當年下半年的實際情況卻是,在基礎設施項目大批上馬、房地產市場繁榮等因素拉動下,水泥價格一路攀升,出現了30-50元/噸的漲幅。
2009年四川省共新投產33條新型干法生產線,而且時間上多數集中于下半年,水泥價格本不應該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揚。但據調研了解,新建產線大多數并沒有達標達產,設備調試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下半年在資中周邊建成的4條新生產線一直處于設備調試運行的階段,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場供給。因此在需求旺盛、供給壓力較大的態勢下,價格的上揚也在情理之中。
追溯此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水泥行業進入門檻太低。據知情人介紹,許多原來做小立窯的企業甚至行業外人士在市場旺盛行情的驅動下,紛紛入川投資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曾有人笑言“賣麻花都已經做水泥了”,呈現普遍的外行管理內行的情形,這被稱之為“四川現象”。為搶占行業盈利“黃金時間”,在建設周期短和技術、人才斷檔的態勢下,倉促的上馬、緊湊的施工周期導致大多數新產線設備運轉的不正常,又被水泥業界資深人士戲稱為新“四川現象”。這也提醒我們,水泥行業也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業,市場導向下的一哄而上、倉促上馬引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將會給水泥行業帶來新的資源浪費!理性投資不僅僅要考慮市場、資源等客觀因素,更要考慮到自身專業技術條件等主觀因素。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c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